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新会计准则体系公允价值观及其纳税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公允价值及其引入背景财政部于2006年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体系,是我国会计准则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建立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对于完善我国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和加速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准则体系引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将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应用、财务信息披露和资本市场监管产生巨大影响。《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相似文献   

2.
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准备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会计准则概述1.新会计准则内容概述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着统驭的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定、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会计准则”,又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  相似文献   

3.
《小企业会计准则》特点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有利于改善小企业的税收和金融环境,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标准体系的完善。相较于《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呈现了简化的特点,减少了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浅谈新会计准则实施廷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体系,是我国会计准则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建立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企业会计准则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对提高我国财务报告质量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下面将立足新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准则的对比,阐述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明确了或有事项的定义、确认、计量及披露.对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又迈进了一步,它包含了对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的修正和改进,是会计改革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新旧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范围、定义、确认、计量、摊销、披露等方面的对比,说明新准则中顺应经济环境、会计环境的变化所作的一些改进,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7.
不应出现的会计记录错误近年来,大家都在关注会计准则的建设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深切感受到会计的进步和发展。但各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会计准则规范的都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列报、披露),我国也仅是在《企业会计准  相似文献   

8.
浅析存货新准则的主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靳 《会计之友》2009,(2):94-95
为满足建立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进一步规范存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等方面的迫切要求,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下称新准则)。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有哪些变化?笔者谈谈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9.
李亚 《河北企业》2009,(2):15-16
《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主要内容 长期以来.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一直是国际会计准则中比较复杂的内容.如何有效地对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和计量、完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体系,是各国会计准则制定部门的重要工作、《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汁量》准则(以下简称(22号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范了企业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该准则在部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做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企业具体会计准则在内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新准则”)对20010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旧准则”)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本文主要就新或有事项会计准则和旧或有事项会计准则关于或有事项的概念、确认与计量、披露等方面进行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财政部2000年1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不仅对会计核算作出了总体规定,还就有关会计要素和一些特殊会计领域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作出了具体规定。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财政部此次发布的会计准则大多是针对《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处理的问题所作出的具体规范,  相似文献   

13.
分部报告是以企业集团内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各个分部为单位报告财务信息的文件。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全面规范企业的分部报告实务.财政部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CAS35)。从总体上看,CAS35主要是一个披露准则,对会计确认、计量涉及很少,由于它细化了分部信息的披露规则,理解和执行难度相对其他准则要容易一些,因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但从实践来看,CAS35仍然存在一些应用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规范了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等重要会计事项,披露要求更为严格具体,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对银行业的财务核算、损益数据、管理方式、披露结果必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财务与会计》2008,(12):5-5
证监会11月9日发布《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报告(2007)》,以加强对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财务信息披露的指导,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监管报告》认为,从会计准则执行总体情况看,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能够严格执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在会计政策选择上遵循谨慎性原则,按照财务信息披露规范的要求披露财务报告。但由于新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很多新概念、新方法,触及了许多原会计准则未涉及的领域,因此从执行情况看,还存在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衔接问题及可转换债券、利率掉期合约等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问题、资产转让收益的确认标准问题、资产减值问题等。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举行中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也使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本文拟陆续将我国所发布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分别与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S/IFRS)进行比较,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企业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与旧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新企业会计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做了较大的改动.填补了不少会计规范的空白。由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四项准则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新增的内容.与原有的相关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相比变化非常大.因而对于银行会计核算的影响尤其明显。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除了对各类企业会计核算的共同影响外.对银行会计核算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洁慧 《财会通讯》2007,(11):42-43
一、商誉的确认及会计处理在关于商誉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公认会计准则中,世界各国一般都只确认外购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确认的自创商誉仅限于在企业购并交易中形成的购并商誉。我国关于商誉的最新会计处理规范主要体现在2006年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尤其自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我国会计信息规范和会计职业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出台了一系列的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会计职业进一步规范,但就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而言,离规范的信息披露还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自此,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所架构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需要由规范来滋润的会计人心坎上,悬挂在需要让规矩来管制的会计业天空上。1+38的故事值得关注,其中的新思想,需要去感悟、需要去解读:其中的新规范,值得去遵循、值得去执行。资产、负债、权益,那么神圣而不可侵犯;收益、费用、利润,多么需要呵护而不受操纵;确认、计量、披露,一点一滴总是情系相关利益者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