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水淡化是当今最具有潜在发展能力和市场的水处理工艺,在中东地区巴林五星级酒店所运用的海水淡化处理核心工艺为反渗透,预处理方面则包括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连续超滤等.这次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的走出国门,为今后反渗透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存海水淡化方法将浓海水排入大海,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缺点,结合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和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对海水淡化系统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不仅能够实现海水淡化的浓盐水得到全部利用,而且对海水淡化的产品进行了就地消化与延生,提高了海水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缓解我国淡水缺乏的现状,将海水进行淡化成了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针对传统海水淡化方法属高耗能产业,并且使用常规能源,对环境易造成二次污染的缺陷,介绍了基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的海水淡化系统。该系统基于非并网风电原理,利用风、光、潮汐等绿色能源对海水淡化系统供电,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了加强对新能源海水淡化水的利用,参考二氧化碳排放交易市场,探讨了新能源海水淡化水的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淡化是有效缓解我国淡水资源紧缺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循环经济的原理,通过探索海水淡化产业化模式来寻求降低海水淡化成本,鼓励发电厂等有条件企业充分利用能量、余液等延展海水淡化产业链条.同时加快海水淡化高技术与设备产业簇群的建立,形成规模效益,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正>据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海水淡化技术与相关产业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前世界上大约有150多个国家在不同程度地实施海水淡化技术,将海水淡化后当作饮用水或工农业用水。在很多国家,尤其是一些淡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已将海水淡化技术与产业作为水资源发展的重要战略。海水淡化技术与产业发展在国际社会日趋成熟,从整体上看,海水淡化技术与产业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但在发展中也有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国外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国外海水淡化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在欧  相似文献   

6.
海水淡化是指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过程,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成熟,海水淡化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正蓬勃发展。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海水淡化产业,海水淡化已经成为日本、美国、以色列、新加坡、西班牙、加勒比海各岛国等国家和地区水资源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专利技术是衡量一个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指标。利用专利地图的理论和方法,绘制专利年度趋势图、区域分布图、权利人分布图、技术结构分布图,对国内外海水淡化产业技术路线进行详尽梳理和比较分析,找出浙江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发展的空间和前景,在此基础之上从时间、空间、类型角度对浙江海水淡化产业知识产权布局进行设计,并提出助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绿色商情     
淡化海水20公斤装10元一桶天津一公司海水淡化生产的纯净水已进入市场。据悉,将海水淡化为饮用水并大规模投放市场在我国还是首次。据介绍,从1997年开始我国逐步采用海水淡化技术来满足居民用水。该公司目前使用的是两台每天可出淡水3000吨的海水淡化装置。海水淡化纯净水每桶20公斤装、10元一桶;零售的550毫升装淡化水每瓶1元左右。加油站环保设施和技术上海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有关专家指导下,开发和生产了一些设备和技术,引进和代理了美国、台湾的先进品牌设备和技术,能够提供符合环保要求的设备、设施和技术:密…  相似文献   

9.
作为海洋新兴产业的海水利用业,由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主要是将海水作为冷却用水)两部分组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海水淡化和海水冷却起着不同的作用,也给企业和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同的效益,但由于这两种海水利用方式的特殊性,使得它们在进行产值核算时遇到了价格替代、虚拟生产过程等问题。如何统计核算处理才合理,是当前理论与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分析了海水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特点、市场格局与演变趋势,并对比我国产业实践,提出海水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路径,认为我国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应聚焦于核心用户、社区和利益相关者,以海水淡化为主轴;大型化或全品类与资源循环利用型淡化装备设计能力是关键;可在工业用水领域先行示范;借助国内市场积攒行业与工程经验,培育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企业。  相似文献   

11.
经过较长时间的试运转,德国乃至欧洲第一座风力海水淡化装置于3月22日在德国北部吕根岛上正式投入使用。德国新闻媒介对此给予了广泛的报道,甚至称其为海水淡化的曙光,认为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将取之不尽且无污染的风力引入了海水淡化,开辟了德国技术输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海水源热泵与传统空调系统制冷工况下能耗计算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对两者能耗进行对比分析,体现了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13.
杨益 《经济》2011,(5):88-89
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海水淡化在水量、水质、成本、能耗、环保等方面都有其局限性从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引渤入疆"开始,海水淡化引起了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不少人认为海水取  相似文献   

14.
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福建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快海洋开发的必然选择.福建应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游艇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福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既面临着一定机遇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针对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丛丽 《经济研究导刊》2012,(16):128-130
用矛盾分析法,研究辽宁海洋经济和传统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认为二者在资源、技术领域存在较强互补。提出引调渤海水入辽宁近海废弃露天矿,通过内陆湖吸附和沉淀的"自净化"治理辽东湾;大规模海水淡化为矿区提供水资源。由露天矿与海水形成的亚静态内陆海湖,为海洋高科技提供优越试验环境。内陆海洋是海岸带陆向延伸的特殊功能区,对推动海陆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导刊》2012,(10):60
备受民众关注的PM2.5已纳入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成为各地监测、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指标。在9月26日举办的"中国空气污染治理与防护意见领袖论坛"上,康纶纤维发布了目前国内惟一能够室外防护PM2.5的绿盾微滤技术,为室外健康呼吸带来希望。绿盾微滤技术由上海兴诺康纶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经美国尼尔森实验室检测,绿盾PM2.5微滤滤片能够有效过  相似文献   

17.
海水淡化被公认为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已得到广泛应用。淡化厂运行过程中的取、排水环节涉及与周边水体的交互作用,为了避免潜在的环境影响,需制定相关环境管理条例对淡化厂的建设、运营进行规定。美国的淡化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淡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淡化产业环境管理方面已形成了联邦、州和地方三个层面较为完备的管理体系,囊括淡化项目的立项、实施、环境影响以及淡化水的安全饮用等各个方面。文章就美国淡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环境管理政策体系进行了介绍和梳理,以期对我国刚刚起步的淡化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世界淡水资源的可获取量大大超过需求量和使用量,但水资源分布不均。有些地区的水奇缺,有些地方的居民则早已受到水供应不足的困扰。海水成了实际上取之不尽的淡水资源,如果淡化海水,就能有助于缓解任何临海地区日益增加的供水问题。像任何工业过程一样,海水淡化也需要能源。然而,化石能源的资源有限,而且这类能源的加剧使用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有关的研究和资料显示利用核能,可以有多种组合和选择用于向海洋索取淡水。1991年,为满足5个北非国家提出的援助请求,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设立了一项区域性的有关核能淡化海…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不少国家都在进行海水淡化实验,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逆浸透膜式,即利用海水和淡水浓度差,向海水施压并通过浸透膜变成淡水。但这种方法成本过高,需要经常清洗浸透膜,维护庞大的装置难度也非常高,而且海水利用程度也只有30%。日本辛德莱拉依特公司最近开发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海水淡化新装置。其外表是一个不锈钢制多孔圆筒,里面装有一个由1000枚外径156毫米、内径136毫米不锈钢片摞成的管。这支管经缓慢拧曲,内外会因不锈钢片位移而形成凸凹不平的层次,层次间出现纳米级空隙。使用时,首先将海水放入结晶装置中,再施加高频电…  相似文献   

20.
海洋高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社会经济、海洋科学基础等需求与可能入手 ,探讨 2 1世纪初期海洋高技术的发展前景。作者在分析海洋高技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以及近年来国际海洋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五个重点领域 :1 .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 ;2 .海洋农牧化和海洋生物技术 ;3.海洋环境观测技术 ;4 .深海采矿技术 ;5 .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