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往往竭尽所能为子女提供最好的教育,期望在他们长大后能轻松立足社会。据友邦"中国主要城市居民保险需求及消费调查"结果表明,每个家庭用于子女教育的平均费用超过17万  相似文献   

2.
保险消费心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着相应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把握保险消费心理,探求商业保险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对有效地开展保险营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2年的北京保险圈里,流传着时任友邦老总徐水俊的一句话:“在北京保险界,不存在竞争。”  相似文献   

4.
保险消费纠纷的特点决定了调解等诉讼外解决机制应当在保险消费纠纷解决中发挥更大作用。当前,我国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工作的开展。发源于英国的金融申诉专员模式具有中立公正高效、注重消费者保护、辅助监管等诸多优点。应综合借鉴英国、中国台湾、日本等地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的优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保险消费纠纷独立第三方解决机构。目前,建立第三方解决机构的路径可考虑“双轨制”,即在中央和省级独立设置保险消费者保护中心,在地级市及以下由行业协会建设基层保险消费者保护中心,监管机构对符合标准的机构予以认证。  相似文献   

5.
《上海保险》2009,(2):60-60
曹丹群曾经是一位人民教师。1994年,她勇于挑战,成为友邦保险公司的一位营销员。 友邦的文化,友邦的理念以及保险这个特殊的行业,深深地吸引着她。随着对保险行业的深入了解,她更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保险营销伴随她走过了14个春夏。  相似文献   

6.
江虹 《中国保险》2006,(3):26-31
自1992年美国友邦将保险营销带进中国并获得成功,春去春又回,花谢花又开,转眼13年过去了,在历尽坎坷后,保险营销正在寻找着符合国情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保险消费需求迅速增加。在保险消费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由于保险消费者的保险知识欠缺,存在了很多非理性的消费,本次问卷调查以湖州地区的城镇居民为例,通过问卷调研,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研究促进该地区保险市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6月7日,美国友邦保险公司的新店开进北京城.这将使诸多翘首"洋"保险已久的国人不日将能实现他们的"洋"保险梦--友邦公司预计今年下半年就会推出新产品.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在收入分布视角下构建居民保险消费的理论模型,预见了保险消费的非线性特征及其对保险市场的潜在影响。并采用2011年CHFS数据分别建立城乡居民保险消费的门限回归模型,识别出了这种非线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可支配收入的提升虽能促进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保险消费,但对其高收入群体的作用有限;对农村低收入群体保险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且会使高收入群体削减保险支出。该特征在收入分布变迁背景下将会导致居民总体保险消费的增长出现瓶颈。由此,在“供给侧”充分发挥商业保险机构的创新主导作用来激发高收入群体的保险消费活力,并在“需求侧”促使收入分配政策合理向低收入群体适度倾斜,将可能成为扭转当前局面的有效途径。此外,社保收入对保险消费的引导和调节作用还有待开发和加强。  相似文献   

10.
小额消费争议现有解决机制包括小额诉讼程序和其他仲裁调解形式,其中小额诉讼程序受案范围窄,其他仲裁调解程序则主要适用于一般的民商事纠纷。为此,我国需要制定《消费争议调解仲裁法》,建立独立的小额消费争议仲裁制度。在制定该法后,小额消费争议仲裁解决机制的完善需要从仲裁原则、仲裁协议、仲裁机构和仲裁程序四方面入手,确立简易、便捷和低廉的仲裁原则;弱化仲裁协议的作用;设立消费仲裁委员会;完善小额消费仲裁程序。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现代金融》2014,(12):45-47
金融消费非诉解决机制又称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是金融消费司法诉讼的重要补充。本文阐述了目前金融消费纠纷诉讼中存在的困境,分析了我国非诉机制现状及各自利弊,并对构建专业非诉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中国的消费低迷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预防性储蓄倾向强烈是消费低迷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分析了保险促进消费的作用机制,考察了中国保险业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贡献度,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保险影响消费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我们发现保险对消费的长期促进作用大于短期的抑制作用,它保障了个人及家庭长期消费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中国保监会厦门监管局近期开展的保险消费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厦门市保险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营造良好的保险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保险监管服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中国保监会厦门监管局近期开展的保险消费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厦门市保险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营造良好的保险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保险监管服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保险是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与损失分摊机制,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消费意愿决定了农业保险的认可程度。本文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在河北省实地调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设计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主要因素,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消费情况进行分析,以求对农业保险的消费现状进行深入了解,为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提供实证依据,并针对调研情况,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投资》2008,(4):8-8
日前友邦保险推出了一款名为“友邦金世无忧年金保险(分红型)”的新型产品,在年金给付期间,养老年金将按月给付。  相似文献   

17.
基于预防性储蓄等理论,运用双重差分法,依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四期面板数据,考量长期照护保险政策对农村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长期照护保险使得农村家庭消费水平总体提高了5.2%,这种消费促进效应突出地体现在食品消费、日用品消费、通信消费中,对文化娱乐消费和衣着消费影响不明显。异质性分析显示,非独生子女、收入高以及过去一年内有住院经历的农村家庭受长期照护保险政策的影响程度更大。机制分析表明,预防性储蓄、居民健康和代际经济支持是长期照护保险影响农村家庭消费的重要途径。鉴于此,应通过扩大城乡试点范围、建立多元筹资渠道、构建服务供给体系等方式,推动长期照护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  相似文献   

18.
易敏 《中国保险》2001,(3):56-57
一年前,投资连结型保险、分红保险、万能人寿保险离我们还很遥远。而今,这些国际保险市场上流行的保险产品都有了相应的中国版本,如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推出的“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友邦保险公司推出的“年年红”和“节节高”分红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推出的“太平盛世·长发两全保险(万能型)”等。  相似文献   

19.
李玲 《福建金融》2014,(2):52-57
文章借助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探索保险需求文化层次,梳理保险需求文化与消费保障文化的关系,揭示保险消费保障文化内核的特征、要素与作用,论证保险消费保障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消费保障,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提供补偿、安全、稳定、满足和幸福的保障需求,倡导回归保险保障属性,以推进保险业理性、合规、科学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外资公司的进入,寿险代理人制度逐渐为国人认识和接受。尽管人们的看法还不尽一致,但“友邦效应”已成为上海保险同仁们经常议论的话题,并正在成为许多人的共识。“友邦效应”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保险代理人制度的推行。认真探讨友邦在代理人的培训上所做的工作和实际操作的经验,并就整个寿险代理人的培训和提高问题进行研讨,确实是很有意义和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