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对澳门回归的评估(一)行政机关的组建.澳门特区行政机构的组建工作可分为3个部分,首先是进行部门的精简工作.有鉴于澳门现行的行政部门重叠性高,造成架构臃肿的现象,行政长官办公室对特区行政架构的设置和划分分别从3方面进行:一是根据“筹委会”在今年3月通过的关于澳门特区机构和主要官员职位设置的意见,该办公室将原有的经济暨财政政务司、工务暨运输政务司、司法事务政务司、卫生暨社会事务政务司、行政教育暨青年事务政务司、传播旅游及文化事务司以及保安事务政务司等7个司  相似文献   

2.
庆祝澳门社会科学学会成立10周年,第九届澳门社会科学年会暨第八届粤澳关系研讨会于9月16日至17日在澳门东方基金会礼堂举行,与会者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澳门等地专家学者共70多人,提交论文40多篇。澳门总督代表,财政暨经济政务司贝锡安博士及行政、教育暨青年事务政务代表、澳门基金  相似文献   

3.
澳门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珠江口西岸,与香港、广州呈三足鼎立之势。最近40多年澳门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拟对澳门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内地与澳门的经济合作近况和今后合作的方向作浅略的探讨。一、世人瞩目的经济发展1.快速的经济增长,人均GDP在亚洲名列前茅据《澳门总览》,1963年以后的近30年间,澳门经济年均增长近9%。另据澳门政府统计司的统计,1982年至1997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从145.57亿澳门元(以不变价格计算,以下同),增加至347.10亿澳门元,15年间增长1.38倍。从1982年…  相似文献   

4.
澳门回归后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新纪元.澳门经济将如何再创繁荣,在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的发展路向,将再度成为澳门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一、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澳门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其实从1990年澳葡政府委托著名的美国麦健士公司就澳门中期经济发展规划所做的研究报告《澳门未来十年发展前景》就已经开始.该份研究报告开宗明义指出:“澳门己处于其发展的转折点,一直采取的随波逐流式的发展模式迄今已走到尽头,己能看到一些重大的、结构性的不利情况影响澳门经济.”报告认为澳门应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澳门的经济已在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但目前,澳门整体经济仍处于低谷徘徊状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澳门人力资源奇缺。澳门当前人口约45万,不过居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全澳65%的劳动人口只有相当于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占二成,科技人才极为缺乏。而且,这些劳动力对接受再培训的兴趣不大。九九回归在即,澳门政权的顺利交接和继续发展,都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为更好地开发本地人力资源,澳门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使澳门的人力资源开发呈现新的特征。中文官语化过去葡语是澳葡政府的官方…  相似文献   

6.
赌在澳门     
历史的沧桑给澳门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多少年来,人们心目中的澳门就是一座赌城,有的干脆就称其为“东方的蒙地卡罗”。赌博业在澳门被高雅地称为“博彩业”。博彩业在澳门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相当显赫,博彩旅游业与出口加工业、建筑地产业、金融业一起,并称为澳门的四大支柱产业。1992年、1993年,博彩业上缴政府的利税分别为36亿和42亿澳元,近年略有上下,但始终约占整个政府收入的1/3左右。澳门的博彩业已有近200年历史。1847年,澳门己有赌博合法化的法令;1937年,开始实行赌博专营制度,即开赌场须经政府批准,不允…  相似文献   

7.
澳门社团组织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原因。在澳门4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社团充当了葡人政府与华人交流的桥梁,澳门回归后,社团进一步繁荣,充当特区政府与市民交流的桥梁。目前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立足未来筹划澳门的社团政治发展,加强社团立法。  相似文献   

8.
郑天祥  张莞 《新经济》1995,(1):15-19
在现有的基础上,在中葡政府及各方努力下,澳门经济将继续发展,经济结构将趋于优化,投资环境将不断改判,它在中国对外开放总格局中将扮演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澳门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9.
一、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愿景与现实(一)经济适度多元化源起。回顾澳门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澳门经济发展方向的探讨与政策,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对于澳门的意义。特区政府历年施政报告是社会各界讨论的集中反映,下文我们以此为蓝本简要总结关于澳门经济发展方向的探讨历程。1.2000~2005年,明确应以经济适度多元化作为发展的方向。澳门特区政府很早就注意到博彩业"一业独大"存在的风险。在2000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第一个财年施政报告里,就明确提出要"促进高素质的服务和旅  相似文献   

10.
珠海和澳门由于地缘、人缘、史缘关系,经济来往密切,在经济合作的主流内难免出现矛盾和冲突.在澳门回归的新形势下,本文总结过去经济合作得失,吸收一些成功区域合作经验,提出“互利为基,政府为导”的珠澳经济合作新模式和实现该模式的一些建议.一、珠海经济发展中的合作与冲突珠海和澳门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关系渊源久远,历史上本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地缘、人缘、史缘关系,经济来往十分密切,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两地合作已从贸易向投资、旅游、房地产、运输、教育、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领域拓展.澳门同胞对珠海的开发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澳门的存在使珠  相似文献   

11.
澳门的社会福利事业虽然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民间慈善团体所举办的慈善救济活动,但澳门社会福利问题真正受到政府的重视则是始于本世纪60年代后期。进入80年代以后,特别是澳门进入过渡时期以来,澳葡政府逐步发展了以政府部门为主、民间社团机构为辅的社会福利制度。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30条之规定,澳门回归后,澳门特区政府将“在原有社会福利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经济条件和社会需要自行制定有关社会福利的发展和改进的政策”。因此,研究澳门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对于未来澳门特区政府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汕港澳经济关系的发展 过程 长期以来,由于地缘、人缘、历 史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汕头与香港和澳门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公元1535年,明朝政府在澳门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外国商船和往来贸易,标志着澳门的对外开放和正式开埠。1841年英国人占领了香港,并宣布香港为自由贸易港。与自由港有关的商务活动,例如港口、船坞、仓储等得到了发展。1861年汕头被辟为通商口岸,对外经济活动开始活跃,促进了与香港和澳门的经济联系。若以1861年汕头开埠为标志,汕港澳经济关系的发展过程可分为3个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3.
记者采访澳门理工学院院长李向玉的这天,正值由澳门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世界旅游经济论坛·澳门2014”闭幕.近年来,澳门作为一个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发挥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积淀优势,逐步发展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会议展览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旅游城市.与此同时,澳门文化学术界的学者也紧密与内地进行合作,构建了一个开放自由积极进取的学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4.
王卫平 《经济世界》2002,(10):74-77
澳门回归祖国三周年的日子正在走近,那时人们将有充实的理由来举杯欢庆。因为,正如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最近作出的预测,今年澳门国内生产总值有望增长5%以上,不仅将彻底摆脱回归之前经济连续四年负增长的阴影,而且也是回归之后最高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5.
陈章喜  王江 《经济前沿》2012,3(2):73-81
澳门会展业是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带动澳门经济战略转型的现代服务产业。会展业在澳门经济运行中所呈现的经济带动效能,充分展示了澳门会展业发展的良好前景。基于此,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利用澳门2000—2009年的相关数据,对澳门会展业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澳门会展业不仅对投资、就业以及经济增长产生了带动效应,同时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刺激效应,促进了澳门产业结构的优化。为推动澳门会展业的发展,应加强粤澳会展业的合作。  相似文献   

16.
陈恩  黄桂良 《产经评论》2012,(1):95-103
推动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发展,是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施政的重点方略,也是引起粤澳学术界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澳门产业结构特点,论述了适度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性,阐释了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的内涵,并从控制博彩业的发展规模、发展以博彩为龙头的综合旅游业、适度发展其他新兴产业等角度,分析了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的路径。最后提出了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发展的配套政策与措施,包括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加强对博彩业的监督管理、塑造文化旅游新形象、打造区域商贸平台、深化与内地的经济合作等。  相似文献   

17.
地产建筑业是澳门经济的4大产业支柱之一,素称澳门经济的“寒暑表”。90年代初期,在政府大量批地、外来资金大规模流入以及投机炒风炽热的背景下,澳门的地价、楼价飞涨,地产建筑业呈现一派虚假的繁荣景象,盲目乐观发展,大量新楼盘动工兴建,新口岸在短短数年间就矗立起约20栋商住大厦。这种情况已远远脱离了市场需求和实际购买力可能承受的水平。从1993年下半年起,随着大批新楼盘的落成、市场供过于求、以及部分外资撤退,澳门的地产市道从高峰急跌,楼宇空置率迅速上升,资金大量积压。在短短时期内,地产建筑业就从极度的…  相似文献   

18.
张敏 《经济论坛》2000,(15):18-18
一、澳门经济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澳门实行的是自由港和自由经济政策,为海岛型经济。在香港开埠之前,澳门曾经是东方最大的贸易转运地之一,也是欧洲前往中国及日本经商的必经之地。香港开埠之后,澳门的贸易转运地位逐渐下降,并发展成为以博彩、旅游业为主的消费型城市。本世纪 60年代,澳门经济开始起飞。 70年代,澳门依靠工资低、地价廉、享有欧美市场纺织品配额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尤其是香港工业资本前来投资,促使经济高速增长。进入 90年代以来,澳门遇到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内部结构调整等困难和问题,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私人…  相似文献   

19.
回归前后,澳门经济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并不理想:原有的结构性矛盾和制度性问题尚未解决,又遭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加大了澳门经济走出困境、重新复兴的难度。到1998年,澳门经济已连续3年出现负增长。民心思归、人心思变,成为澳门社会的现实心态和强烈愿望。澳门的回归,正好为澳门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契机。澳门可以摆脱过去主权分割造成的人为障碍,在“一国两制”和“澳人治澳”的基本框架下,长远地思考和探索澳门经济发展道路,根据澳门自身发展要求来改革澳门社会体制中种种陈旧落后以及与现代澳门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澳门…  相似文献   

20.
澳门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外来资本和本地资本投入澳门的规模、速度以及澳门经济增长动力的强弱,是当前澳门经济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