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临新一轮转型的历史性转折香港回归后,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为契机,开始了经济结构的新一轮转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暴露出香港经济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很容易受国际经济和金融波动的冲击。进入21世纪初期,香港发展将面临几个方面的巨大挑战:第一,从国际国内分工关系来看,新加坡、台湾等周边经济体都与香港形成了较强的竞争态势,内地经济的崛起以及上海等大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日益增大,将在对外贸易、航运物流、国际金融和商业等香港传统优势领域与香港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第二,从产业发展来看,香港原有的劳动密…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被喻为中国的第二次对外开放,也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开始。作为内地经济与世界联系的桥梁与窗口,中国的这一历史性发展对香港意味着什么?香港各界普遍认为,对于正处在转型期的香港经济来说,中国入世将为香港经济的突破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它将为香港优势产业如贸易、投资、金融服务业等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为香港转变成为全球性的商业中心创造条件。 历史性的机遇 去年增长幅度高达10%的香港经济,今年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对外出口大幅下降,上半年除2月份以外,香港已有5个月对外出口为负增长:此外…  相似文献   

3.
徐舸 《新经济》1997,(8):31-33
1842年香港开埠以来,经历了三次经济高速增长期。第一次是19世纪下半叶,香港航运业迅速成长,由一个主要从事手工加工和渔业生产的小型市镇,逐步发展为以转口贸易为经济支柱的商业都市,确立了作为华南地区重要港口城市的形象;第二次是20世纪中叶,香港制造业突飞猛进。  相似文献   

4.
香港以资源奇缺、人口密度极高的弹丸之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成为亚洲地区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信息中心。江苏经济发展条件的某些方面与香港有相似之处。在饱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之际,进行苏港经济的比较分析,对于借鉴香港发展的体制和管理经验,加强两地间的经贸合作和交流,进一步促进江苏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苏港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经过从转口贸易转为出口导向的经济起飞和现代工业成熟的阶段后,80年代后香港逐步完成了由以轻工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的转变。香港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从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关系看香港经济的明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凡茹 《时代经贸》2008,6(7):100-101
近年来,香港正经历看备受关注的第三次经济结构转型,香港的贸易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香港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究竞这次经济转型的前景如何?香港经济的明天路在何方?本文立足于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发展与现状,从两地经贸关系近年呈现出的新趋势出发,分析了在香港经济转型过程中与内地经贸关系的新特点,定位了香港未来在亚太经济圈中的功能,并指明了香港经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发挥香港服务业优势 促进两地经济共同繁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EPA是内地与香港签署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性质的安排,实质是通过加大两地市场开放,特别是内地市场对香港“同等优先”开放,使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香港服务业与全球成长最快的内地制造业资源充分有效整合,从而实现两地优势互补,提升各自的市场竞争优势,促进两地经济共同繁荣。并提高两地经济在国际上的地位。2004年1月1日CEPA正式实施以来,CEPA的效果已逐步得到显现。作为CEPA重要实施内容的服务业,既是香港经济的优势所在,也是内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点。本文主要以香港服务业优势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1995,(4):8-11
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的前身是香港经济研究会,成立于1984年4月,是以广东成员为主体的一个全国性的学术团体。1988年3月在深圳罗湖年会上,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改名为全国港澳经济研究会和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 ,粤港澳经济紧密合作 ,共同发展。在香港、澳门回归后 ,中国又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这对粤港澳经济将会产生重大影响。面临新的形势,有必要深入研究粤港澳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对策 ,以推动该地区经济向纵深发展。对香港经济的影响中国加入WTO ,将给香港带来极大的市场新机遇 ,并能长远地对香港经济增长给予有利的支持。另一方面 ,香港经济面临的挑战也将不可避免地增加。一、正面影响1.有助于香港加快经济复苏及改善失业状况。1998年香港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由于香港经济发展是以大陆为腹地 ,中国即将加入WTO…  相似文献   

9.
张厌祝 《新经济》1995,(11):54-55
80年代,香港制造业大规模北移,促成了香港经济转型的第一次浪潮,即由依赖制造业向以经贸和服务业为主体的转变。最近,一股香港服务业北移的热潮正悄然掀起,揭开了香港经济转型第二次浪潮的序幕。其发展趋势正日益受到香港内外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粤港经贸关系是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的核心环节,也构成了近十多年来香港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托。粤港两地产业结构转型和以香港为中心的华南区域经济合作提供的新  相似文献   

11.
银团贷款若干问题探讨张中行,钟建朋银团贷款是7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始流行的一种融资方式,在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被用来作为筹措资金、开发项目及发展经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发展规模不断地扩大。以香港为例,从70年代中期,香港开始参与国际间银团贷款,或在...  相似文献   

12.
施汉荣 《新经济》1995,(5):30-32
香港学研究是80年代以来学术界一个引人瞩目的研究热点,近年我国各地出版了多种有关香港问题的书。从学术性、科学性、资料性等多角度综合审视,当以曹淳亮为主编、刘泽生为常务副主编的《香港大辞典》(经济卷)最好,堪称同类辞书中的精品。它以经济为重点,涵盖香港社会多个主要方面,视野开阔,内容丰富,集中反映了近年海内外学术界的有关研究成果,学术性、科学性、资料性三者兼而有之。它是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香港。  相似文献   

13.
香港一向以自己是亚洲的商业中心和旅游胜地为豪。可想而知,对这样一个城市而言,给人什么样的第一印象是何等重要。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大多数游客和居民来香港之前都认为香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应是一派生机盎然、繁忙煦攘的景象,但他们初到香港时所感受到的则更多是繁荣兴旺的副产品——污染。毋庸置疑,香港是亚洲经济腾飞最成功的例子之一。本世纪60年代,香港政府的不干预政策和香港的企业家精神就促成了香港迄今仍持久不衰的经济繁荣,香港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繁荣的典范。然而,人们现在已经普遍认识到,香港经济的高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了香港针对一些特殊行业实施管制措拖的发展过程,联系当代西方经济管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分析香港现行经济管制面对的挑战,充分肯定了过去20年香港对公用事业行业实施管制措施的效果,包括推动了香港发展世界级的运输系统,并在经济管制与经济自由方面取得了较好平衡,文章亦指出了现行经济管制存在的问题,还联系当前社会所关注的电力行业的续约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研究香港辐射作用的思考吕飞前(本所顾问)60年代以来,香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从一个以商业和转口贸易为主的国际港口,一跃而成为新兴工业化地区,成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它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引起许多人的重视。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曾经出现过一股建设香港式...  相似文献   

16.
王敏刚,美国加州大学机械工程学士(船舶设计专业)。香港著名实业家、社会活动家、连续三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刚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敏刚先生积极支持国内的改革开放,长期致力于内地和香港的文化、经济交流工作,为推动内地的经贸发展,促进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王敏刚先生以弘扬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7.
张忆 《新经济》1995,(9):36-38
房地产业与建筑业是紧密联系的两大经济部门。房地产业的发展,对建筑业起着带动作用;建筑业的兴旺,也是对房地产业的直接推动,建筑业的盛衰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香港的房地产建筑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香港社会整个经济的发展基本上同步,取得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孙烨 《经济前沿》2001,(8):22-24
香港制造业的发展与困境香港曾以其发达的制造业带动了对外贸易迅猛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二战后,它从以转口贸易为支柱产业转向以发展制造业为主;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制造业已成为香港经济的支柱。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是香港制造业变迁的重要时期。经过数十年的迅猛发展,日益突出的劳动力短缺、地价暴涨等问题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内部因素,来自亚太其它新兴国家和地区日益强大的竞争威胁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外部因素。此时的香港制造业虽已发展至顶峰,但前景甚忧。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为香港制造业注入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19.
引言本文试图在理论上探讨城市经济与城市规划关系,并以香港为例如以阐明。香港,这个被誉为“东方之珠”的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在七十年代,经济突飞猛进,一跃成为第三世界发展国家中较发达的大城市。香港作为一个金融中心、商业都市,吸引了大量外贸以维护其经济功能的运转。香港能顺利发展的秘诀是什么呢?它对中国目前的特  相似文献   

20.
从制造业的演变看香港经济发展□高群服香港经济主要表现为都市经济,反映出消费城市的特点,工业(一般称为制造业)不占主要地位。自从50年代以来的30多年的时间里,香港奇迹般地从一个几乎完全依赖转口贸易的港口城市,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贸易中心、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