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土地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土地利用政策决定着城市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同时该政策的制定又受到社会发展阶段、经济水平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中国深圳特区和香港两个国际化大都市在不同的发展历程下城市土地利用政策的变化。对于其他城市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文章对两座城市所经历的土地利用政策进行深刻剖析.结果发现香港占总面积24%的建成区(住宅区占总面积的7%)容纳了700多万的居住人口,并且人均生产总值30041.43美元。其郊野面积及非建筑占总面积的76%。这样高密度、高效率同时又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留大量的有待开发的土地资源,其城市土地利用政策,值得世界其他城市借鉴。而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城市发展的成功典范,到2009年,其建设土地占特区总面积的32.8%,容纳了超过331万居住人口.其人均生产总值19760.80美元。说明深圳特区的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远远达不到香港水平,城市建筑面积在短时间内的大肆扩张。也说明深圳经济的增长是以大量的土地投入作支撑。土地的空间利用效益不高,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土地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土地资源总面积为144亿亩,具有如下主要特点:其一,山地(含丘陵)多(占土地总面积的2/3),平地少(占1/3);其二,较难利用的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和冰川以及永久积雪地的面积较广,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8%;其三,在可供农用的土地中,草地比重最大(占土地面积的41.58%,约60亿亩),林地次之(占17.95%,约26亿亩),耕地最少(仅占14.21%,约20亿亩);其四,耕地质量不高(高产田不到1/3),退化严重,且可耕地的后备资源少。近20~30年来,由于人口大量增长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土地资源的退化状况日趋严重。土地资源退化是指…  相似文献   

3.
香港是个弹丸之地,土地总面积1075平方公里,人口约630万,约占中国土地总面积和总人口的万分之一和两百分之一。但它之所以被誉为“东方之珠”,是因为它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1995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GDP)为11055亿港元,相当于中国大陆GDP的1/5;人均GDP为2.3万美元,以消费力计排世界第6位,是中国大陆的40倍;1995年在国际竞争力评比中排世界第三位,仅决于美国和新加坡,超过日本。1995年香港外贸进出口总额3665亿美元,居世界第8位,比中国大陆(2800亿  相似文献   

4.
一、土地需求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土地需求的影响 土地需求的本质.是人口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城市化使人口向城市集聚,引起城市土地需求扩大.这种扩大首先是外延扩大。  相似文献   

5.
强化土地整理确保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开发 《发展研究》1999,(10):36-37
漳浦县是漳州市第一人口大县和重要的开放县,总人口 80万,土地总面积21万多公顷,其中耕地面积近4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74亩,人多地少,是主要县情之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土地需求日益增加,吃饭与建设矛盾日益突出,土地问题日益显现。新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一基本国策?漳浦县政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做法是: 一、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政策宣传到位。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宣传土地整理。县长每年“6.25”土地日都发表电视讲…  相似文献   

6.
土地,属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如何解决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合理的进行城市、农村规划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但进行城市或农村的规划需要确切的土地调查数据作为决策的依据,本文主要通过对农村土地调查技术方案进行探讨,进一步分析如何准确而全面的完成农村土地调查。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中国跨世纪的战略选择。土地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主要生产要素。我国人均土地面积还不及世界平均数的14%。人均耕地1.4亩,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3,仅相当于澳大利亚的1/34,加拿大的1/20,美国的1/8。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土地的需求量也会不断增长。所以,加强土地管理,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8.
张小蕾 《新经济》1995,(2):50-52
香港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土地和楼宇物业产生巨大需求,房地产业随之兴盛繁荣,成为支撑香港经济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9.
正香港土地基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管理制度的产物,经过长期实践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经过长期的有效运作,香港土地基金积累逾千亿美元,为特区政府提供了重要财政基础,对稳定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推动香港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香港土地基金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从中寻找城市土地资产经营管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周旭  李梅 《经济研究导刊》2014,(26):176-177
近年来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强,土地财政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通过学习香港和美国的土地财政的发展过程,加深了对我国土地财政的看法:土地财政利大于弊,只是目前发展不成熟。并且借鉴香港和美国土地财政发展经验,对我国土地财政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建春  彭补拙 《经济地理》2001,21(5):600-604
利用马鞍山市1983、1996、2010年的土地详查、土地现状和土地规划数据,分析了马鞍山市1983—1996年以及1997-2010规划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变化及其土地变化的驱动因子。通过相关分析揭示出:马鞍山市1983年以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的增加,耕地减少的主要驱动因子是人口增加、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规划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因子是土地管理、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土地管理法的严格施行,将使今后我国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不同程度的向着有利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资源型区域由于长期的资源开发和支柱产业的逐渐衰退,会出现包括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下岗失业人员多、经济全面萎缩、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1.资源性区域的传统发展模式。所谓资源型区域,是指因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的开采而兴起、发展和壮大,且资源性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区域。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区域涉及土地总面积9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0%,人口1.54亿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1.91%。资源型区域粗放式、单一开发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们不断认识到把农业政策与人口政策联系起来的必要性。大多数的农业发展目标,如提高土地生产率、构建安全的耕作权利以及重新分配土地等被认为受到人口统计学条件的影响。同样,人口统计学的行为和人口统计学的趋势因农村环境的影响而形成,这些环境包括土地(产权安排)和相关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一、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的不可持续。 我国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在仅有的土地资源中,其中尚有大部分是没有办法开发的地域,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更加稀缺。而且存在资源的浪费与流失。据统计,由于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自然灾害损毁,至2005年10月底,中国耕地面积已减少为十八点三一亿亩,人均耕地下降为一点四亩。近10年,失地农民达到四千多万。近些年,尤其是城市房地产的开发实际已经占用了大部分的市郊耕地,土地的可利用空间越来越狭窄。  相似文献   

15.
经济新常态下“土地财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土地财政问题成为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之一.一些研究认为:土地财政导致耕地大量减少、农民利益受损、土地快于人口城市化、房价快速上涨、土地腐败与违法等诸多负效应.但正是土地财政,使得中国采取了适当的发展战略,成功地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缩小了与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差距.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未来十几年内我国将有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现行的土地财政模式还有一定运行空间.但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土地财政的现有优势,规避诸多负效应,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仍需进一步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关于制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政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当前我国人口和土地资源比例极不平常,下个世纪土地资源将是影响我国经济持续长久发展的实际问题。为此现在我们就应该制定:动态保持耕地总量;培养耕地有机含量;开发林、牧、鱼、微业等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保护生态平衡.而且还要合法地利用海外土地资源。使我国的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早日达到预定的经济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张光宇 《经济论坛》2001,(16):21-22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2亿多人口,不可不谓之“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然而,让“地大物博”由“人口众多”来分享,我们再也无法自豪,留下的只是巨大的资源压力和沉重的人口包袱。我国正承受着土地资源与人口数量反向发展势态难以逆转的现实,面临着土地生态系统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曾把黄河的水土流失喻为“中华民族的大动脉出血”,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向世人敲响了“谁来养活中国”的警钟!面对严酷的现实,其原因只能归咎于人类的无知和贪婪。无知蒙蔽了人类的眼睛,使人看不到伴随着近期…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土地人口承载能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廖金风 《经济地理》1998,18(1):75-79
土地与人日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随着人口的骤增、土地资源与人口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是不同时段一个国或地区利用其自身的土地资源所能持续稳定供养的人口数量。联合国粮农组织对117个发展中国家土地资源人口承载能力的研究指出、到本世纪末.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全部可垦土地将只能勉强养活预期人口、其中无法靠本国土地资源供养预期人口的国家将不少于64个、这一结论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纷纷呼吁人类社会尽快采取必要的对策。我国…  相似文献   

19.
李连生 《发展研究》1994,(11):21-24
石狮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全市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27万多人,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晋江县的一个农村集镇直接升格为省辖县级市,是福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建市以来,石狮把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作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本市的实际出发,改传统的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为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积累了大量财富。特别是从1991年开始的土地成片开发,已经形成“以地生财、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经过探  相似文献   

20.
香港的土地面积为1068平方公里,人口约550万,人口密度为5072人/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密度为28479人/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由于香港是一个世界性的金融贸易中心,又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旅游城市,流动人口远远多于一般城市,因而使香港的内部运输系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与其它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香港私人拥有的小汽车的比率是较低的,多数市民要依赖公共交通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