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煤矿采空区自燃发火的原因,阐述了注氮技术的工作原理,有效地对采空区自燃发火进行了控制,保证了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是防范采空区自燃的重要基础。在进行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划分时,应当综合考虑影响煤炭自然发火的主要影响因素,氧气浓度的指标和浮煤厚度分布的情况,还要把采空区三维空间氧气浓度场与浮煤厚度分布范围相叠加起来,才可划分出综放采空区的空间自燃三带。本文就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划分问题,通过对采空区遗煤的空间分布的分析,对自燃三带作出了解释,最后以煤氧复合理论为依据,对采空区自燃三带作出了划分,即“散热带”、“氧化升温带”、“窒息带”。  相似文献   

3.
李立新  翟文 《价值工程》2021,40(33):104-106
煤层自燃是煤矿生产期间面临的重大灾害之一,某煤矿2#煤层属极易自燃煤层,存在自燃发火的危险,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制约了煤炭资源的开发.本文运用节能环保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覆盖灌浆注胶防灭火工艺方法,以煤化工基地附属产品粉煤灰替代黄土,采用"埋管+高位钻孔+地表钻孔"灌浆工艺,实现了采空区多方位立体灌浆,提高了煤层自燃发火防治的有效性,消除了煤层自燃发火的危险性,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宋祥生 《价值工程》2012,31(19):293-294
通过对清镇煤矿工作面采空区煤样的氧化热解模拟实验,绘制了各氧化热解气体二氧化碳、氧气、丙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浓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分析找出该矿煤炭自燃的标志性气体指标,为掌握工作面采空区煤炭自燃的规律和制定有效合理的煤炭自燃发火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极近距离采空区下煤层开采的端面冒顶,工作面片帮、漏顶、上层采空区的积水及煤体自燃发火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综放工作面煤炭回收率低,不仅是对煤炭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一系列不利因素。如:加剧矿井采掘接续紧张的矛盾;采空区残留煤体会产生应力集中,不利于顶板管理;采空区内残留煤体较多,容易引起煤体的自燃发火等。因此,提高综放工作面煤炭资源回采率对增加工作面产量、降低煤炭自燃发火条件、保护煤炭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Y型通风多源抽采是一种高效的瓦斯治理措施。高瓦斯采煤工作面既存在提高瓦斯安全性的同时也必将使自燃发火安全性降低;反之,降低自燃发火危险性同时又不能满足安全排放瓦斯的要求,容易导致两种安全隐患的顾此失彼的平衡。基于复合灾害相关联且相影响,必须加强Y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8.
任光斌 《价值工程》2014,(17):103-104
本文对煤层容易自燃的矿井,通过对小窑火区的黄泥灌浆,火区下采煤工作面采用均压通风和喷洒氯化镁阻化剂,采煤工作面两端头后部构筑粉煤灰和胶凝剂墙体,防止小窑火区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向采煤工作面涌出,也防止本工作面采空区遗煤的自燃发火。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单介绍了灌注泥浆隔离带的工艺、特点和适用范围,着重介绍了由于前进式开采造成大巷采空区自燃发火及小窑火入侵,应用灌注泥浆隔离带防治火的经验及应用,指出了老矿井火灾治理中的难点和适用办法。  相似文献   

10.
李在阁 《价值工程》2015,(15):41-43
为加强综放工作面自然发火隐患防治,丰富田陈煤矿综合防灭火预测预报手段,在全国率先使用综放工作面光纤综合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光纤分布式测温技术以及激光多种气体监测技术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敷设、预埋光纤测温线缆,对临近采空区、回风巷的温度及气体浓度进行监测,便于及时发现温度异常,将煤的自燃抑制在早期阶段,对控制预防采空区(工作面)自然发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传统评价方法在处理某些指标时不能同时反映其模糊性和随机性及在数据融合时无法兼顾数据之间冲突关系的缺陷,提出基于云的定性与定量互换模型和D-S证据理论的冲突证据合成方法的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考虑煤的自燃倾向性、持续漏风供氧条件和聚热散热条件,建立采空区自然发火评价指标体系,对梁家煤矿4110采空区煤炭自然发火危险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云模型和D-S理论的煤炭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方法是可行的,而且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宋汉宾 《价值工程》2015,(20):101-104
矿井火灾防治是新集一矿"一通三防"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考虑抽采与防火的关系,新集一矿主要开采煤层为13煤、11煤、9煤、8煤、6煤均有自燃倾向性,自然发火等级Ⅱ级,自燃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自1993年投产以来共发生自然火灾16次,发生自然火灾的煤层主要为13煤层,8煤层仅在巷道过断层处发生1次。为保证13煤层的安全回采,开展了煤层"三带"研究,确定防火措施。本文介绍了131303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自燃标志性气体的确定,并对采空区自燃"三带"进行测定,并针对性的采取综合防灭火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针对自燃发火火源点位置难以确定的问题,利用热学相关理论,推导出了一种新的测定自燃发火火源位置的计算思路.介绍该方法的计算原理,建立了铅锤正方形计算模型,使用简单,投资少,对有效防治自燃发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20多年开采历史上没有发生煤层自燃发火的原因,提出了因开采位置、深度不同,煤层发火的条件有可能发生变化,煤层自燃亦有可能发生,指出采取可靠、灵活的现代化防灭火技术措施,防止煤层自燃发火的预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煤矿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企业之一,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能源。目前,随着煤层自燃发火事故的不断发生,不仅给企业效益带来了影响,而且对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因此,如何控制煤层自燃发火已经成为了企业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煤层自燃发火的规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煤层自燃发火的因素,探讨相关的防治措施,以此来将煤层自燃发火给企业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促辩煤矿企业的可持续痔展.  相似文献   

16.
综采放顶法采煤法因其高产高效、资源回收速度快,适应集约化矿井的建设而备受大型、特大型矿井青睐。但是在易自燃煤层生产实践中,工作面安全回采工作严重受到燃发火威胁。尤其在工作面停止推进时更为突出。通过分析停产时综放面采空区内自燃发火特性,试验性采取惰性气体注氮为主的防火技术措施,使得煤矿综放面实现安全生产。通过数值计算和物理模拟分析了煤岩运动非稳态演化特征及力学性态,对大倾角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的开采寻找提高采出率的技术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7.
陈立  郭鑫禾  丁慧哲 《价值工程》2010,29(21):221-222
通过对峰峰集团小屯矿综采轻放面采空区气体成分变化和温度变化规律的测定,并结合采空区煤炭自燃理论,确定综采轻放面采空区煤炭自燃"三带"的范围,为合理选择采空区煤炭自燃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孤岛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危害性,通过建立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模型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指标权值的递阶层次结构示意图。再通过确定评判指标权重,构造出了层次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和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度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对孤岛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性进行评估。得出了某煤矿1302工作面孤岛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隶属度和自然发火危险度,对该煤矿的防灭火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小林  王小飞 《价值工程》2015,(10):142-143
煤矿自燃发火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在开采易自燃煤层时,对煤层自燃发火进行综合防治,对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来说意义重大。本文重点介绍河西采区11171综采工作面采用综合防灭火措施开展自燃防灭火情况。  相似文献   

20.
系统地论述了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因瓦斯超限而实施抽放,因对工作面持续抽放而给采空区防治自燃带来了不利因素,正确处理好防火与抽放之间的关系是防治自然发火的前提,也是目前在放顶煤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一通三防"工作中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