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论电力产业自然垄断的不完全与有效竞争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电力是公共产品,电力产业是具有自然垄断性经济特征的公共产业和网络性产业,应该高度管制和实行垄断经营。中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一直实行高度垄断的管制政策。本文分析了电力产业自然垄断的不完全和多业领域的范围经济性,认为电力产业管制体制改革的目标虽通过市场化改革、适度管制和发挥自由竞争的作用,维持动态的“有效竞争”状态。并且提出了实现有效竞争的若干思路和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曹翊 《经济论坛》2007,(9):70-71
一、相关理论综述 自20世纪60年代初海默(Hymer)首创当代跨国公司理论以来,出现了种种理论模型.其中主要有:①垄断优势理论,由海默提出.它以"不完全竞争市场"假说为基本前提,指出当一国或国际市场上存在不完全竞争时,势必导致不同国家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市场容量、供求关系、价格水平等方面出现差异,从而为厂商FDI提供前提条件.同时,把垄断优势,即厂商所具有的某种独占性的生产要素优势作为FDI的根本原因.②内部化理论,由巴克莱和卡森、拉格曼共同提出.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对外战略性投资:博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浩  韩松 《技术经济》2002,21(1):57-59
迄今为止,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垄断优势、区位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上,而没有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即为什么具有这些优势的公司采取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其他方式来实现这些优势。具有优势最多只是 对外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我们认为企业之所以对外投资形成跨国公司完全是企业-企业博弈的结果,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各企业战略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结构再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产业组织理论中,对垄断结构存在合理性的分析完全不适用于中国银行业,即出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相悖,产业组织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解释中国银行业的现实。分析可见,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银行业垄断形成的机制所致。由历史因素和行政手段所形成的垄断结构不具有市场机制所形成的垄断结构的一些优势并且弊病丛生,为此需要再造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结构,形成适当的垄断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聚的机制与效应分析——以河南省数据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改进了Ellision和Glaeser定义的地理集中度指数,建立了产业集中度指数并对河南省2003-2009年20个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我们的结论是,河南省20个产业在2003-2006年间总体集聚程度提高,在2006-2009年间集聚程度大幅下降;河南省产业集聚程度变动的机制与各产业拥有的垄断优势强弱呈正相关关系;这种垄断优势不一定是大企业所特有的,中小企业如果在技术、管理和品牌方面拥有垄断优势也会加强产业的集聚程度,相反大企业仅仅生产规模大而没有其他的垄断优势,则产业的集聚程度会减弱。Porterd和Krugman的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并不适合所有的产业;产业集聚如果要促进产业和经济的增长,关键是要培育产业在全国范围内技术、资本、管理和品牌方面的垄断优势;河南省总体的垄断优势在全国有弱化的趋势,因此加紧培育产业的垄断优势就成为河南省乃至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农业生物技术垄断、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对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实力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跨国基因巨头的农业生物技术及市场垄断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文章首先概述了农业生物技术跨国企业的发展及世界主要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其次,从农业生物技术专利权的垄断和转基因种子市场集中度两个方面对跨国公司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垄断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表明,垄断造成对市场价格的操纵,使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收益减少,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产生威胁。  相似文献   

7.
行政权力、纵向约束与管制困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行政性垄断"是我国垄断或寡头垄断产业与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最为显著的区别,本文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表明,在缺乏有效规制和监管的条件下,"行政性垄断"与市场势力相结合,严重地阻碍了这些产业的市场化进程,突出表现就是垄断企业依托行政性权力,通过市场进入、产权安排、价格制定、技术标准和市场划分等诸多手段来限制有效竞争的形成,即通过市场圈定将潜在的进入者从市场中排斥出去,以创造和维持非经济意义上的垄断势力.基于行政权力的纵向约束也是管制低效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指出强化管制者的独立性和权威是管制重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垄断、竞争与管制、中国铁路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产烽组织理论中的SCP基本框架对中国铁路行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济进行证分析有很有效。中国铁路行业相当高的行业集中度、规模经济性以及进入退出障碍表明中国铁路行业是一个高度垄断的产业;其政企合一、运输质量低下,运价不合理等为弊端亟待解决,从主要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来看,中国铁路改革空间很大,兼顾竞争与管制,从政企分离,非自然垄断与自垄断业务相分离的原则出发,网络分离是中国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白让让  施中华 《当代财经》2004,(6):87-90,107
进入和价格管制曾经是实现我国轿车工业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主要工具,本文通过对双重管制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利用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模型,指出管制低效的原因在于管制权的双层配置、产业的初始结构以及产品结构所导致的边缘化进入,正是这种进入提升了中国轿车工业的整体规模和市场结构。在跨国公司已经全面介入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未来的产业政策应以可竞争性为目标,并对国内企业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垄断产业的理论在不断变化,自然垄断产业也在不断的改革。从自然垄断理论产生与发展的理论角度讲,自然垄断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引入竞争机制和放松政府管制,使其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早提出创新理论的熊彼特认为,垄断企业和大企业有创新优势,卡曼,施瓦茨二人认为,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笔者认为在住处产业发达和知识经济时代,小企业具有创新优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方法,对电信业市场结构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认为垄断竞争市场结构是电信业进一步改革的目标。结合电信业市场结构制度不均衡的现状,指出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建立关键在于制度的创新,电信管制的完善,并提出了制度创新等若干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市场进入壁垒、进入管制与中国产业的行政垄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世英 《财经科学》2005,(2):111-117
本文在对中国产业行政垄断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对该问题给予了较全面的论述.其基本逻辑过程是:如果不存在市场的进入壁垒,那么,没有外力干预的市场竞争机制将导致最优的社会福利结果.如果存在市场进入壁垒,则可能是技术进入壁垒、企业战略性进入壁垒和政府进入管制,如果这些进入壁垒的效应有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发挥及社会福利,那么政府对此就无需进行干预;反之,就应存在着政府干预,而且这种干预的程序和方法都应该具有有效性和公平性.如果我们将这种干预称作政府管制的话,就不应该存在所谓政府对产业的行政垄断.本文从上述分析逻辑给出行政垄断的定义,并对在我国建立完善有效的产业政府管制以及消除产业的行政垄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的对策思路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1.坚定不移地实施自然垄断产业纵向分割,即把产业链条中自然垄断业务领域和竞争性业务领域相分离。分离出来的自然垄断业务领域应当具有网络意义上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由在政府严格、有效监管下的垄断企业经营,提供具有准公共品性质的服务,原则上不宜实施企业横向分拆;在分离后的竞争性业务领域,一方面对原有垄断企业进行有利于形成规模竞争机制的分拆,一方面放松进入管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竞争。2.竞争性业务领域应构造适度集中型的市场结构,以有利于形成较高程度市场集中度的…  相似文献   

15.
转换成本与银行卡市场联网通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产业组织和企业行为的视角,运用双边市场理论,探讨了以吸收存款为目的引入银行卡的特定背景下,中国银行卡产业联网通用难以实现的问题。对中国银行卡产业联网通用难以实现的诱因提出了一个解释:即使银行业放松管制,由于持卡消费者较高的转换成本以及大银行特约商户初始优势的存在,中国银行卡产业仍然将维持高垄断的特征,以致银行卡产业联网通用难以实现。推动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发展是促进银行卡市场竞争,实现中国银行卡产业联网通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家》2004,(6):F003-F003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了民营化改革,把原有单一的国有企业改造成为股份制民营企业,并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放松进人管制政策,允许民营企业进人自然垄断产业,形成了多家企业竞争性经营的格局。其结果提高了自然垄断产业的经济效率。但即使在经济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及改革后如何对市场进人、价格、质量等方面实行有效管制,不仅存在理论上的分歧,而  相似文献   

17.
战略贸易政策总是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相联系,且该产业应具有超额垄断利润和外部规模经济.绝大多数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模型都建立在双寡头的Cournot模型的基础上.从产业组织理论和贸易类型两个角度看,目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不适宜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而应考虑到国外同一产业的市场结构和本国的产业绩效,针对价值增值不同的产业环节,结合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实行保护程度不同的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8.
汪群 《生产力研究》2006,(5):261-263
文章从不完全市场理论出发,类比于以市场有效性假设为前提的国内企业财务管理,探讨跨国公司融资、投资和内部资金管理的优势所在。指出正是由于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为跨国公司理财带来更大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多种多样的选择机会和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对当前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技术优势与跨国公司的产业控制——北京吉普案例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正> 跨国公司产业控制的理论源于海默(S·Hymer)有关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理论,他认为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不同,证券投资只涉及到资金的转移,而直接投资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等一揽子资源的转移,它涉及到这些相关资源的控制。该理论提出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充分利用“独占性的生产要素”优势,控制国外经营,籍以控制东道国的市场。可以说跨国公司从事的直接投资其突出特征是产业控制,通过技术、管理等产业链条将国外投资的公司牢  相似文献   

20.
刘莹 《时代经贸》2012,(24):164-164,166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产业集中度的评价标准,日化行业在中国尽管存在近千家企业,但市场结构明显呈现寡头垄断格局。本文以洗护产品为例,分析宝洁和联合利华作为双寡头垄断企业在广告竞争中影响因素和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