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选择了2007—2009年中国A股医药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中国医药上市企业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为优化中国医药企业股权结构,遏制过度盈余管理提供现实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医药上市企业股权性质与盈余管理不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与盈余管理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盈余管理是企业在有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自由时,在合法的前提下选择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是企业作为追求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经济主体。只有对盈余管理理性对待与恰当运用,才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实现效益最大化。随着证券市场在我国的发展,盈余管理的方法也在不断升级。本文分析了企业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并提出了解决盈余管理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是指当有选择会计政策的自由时,企业管理当局选择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正因为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也不同于超出制度许可范围的盈余操纵,盈余管理问题已成为西方国家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试图对盈余管理存在的客观务件及动机作出解释,接着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并提出了有效规制盈余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蒋冰丛 《时代经贸》2013,(20):14-14
盈余管理是企业在有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自由时,在合法的前提下选择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是企业作为追求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经济主体。只有对盈余管理理性对待与恰当运用,才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实现效益最大化。随着证券市场在我国的发展,盈余管理的方法也在不断升级。本文分析了企业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并提出了解决盈余管理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盈余管理成为许多上市公司关心的热点.本文从三大方面,一、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原有盈余管理行为的限制;二、新会计准则又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操纵空间;三、对企业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遏制;论述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柳正国  宋万岭 《当代经济》2021,(11):104-107
本文选取了钢铁行业近十年的财务报表数据、信用评级数据,分析财务数据中盈余管理举措对信用评级的影响.在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后发现,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都与钢铁行业的信用评级呈正相关;在进行Order Logit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后发现,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都对钢铁行业的信用评级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即存在正影响.说明盈余管理举措能上调信用评级水平;同时证实了企业实行盈余管理具有强烈动机的原因,即盈余管理能改善企业的信用评级等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7-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双重视角检验盈余管理行为对企业债务期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都会对债务期限产生正向影响,即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大,企业的债务期限越长.进一步按产权性质分类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利用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现象更明显,盈余管理对企业债务期限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盈余管理行为增加了债权人的借贷风险,因此,债权人在制定长期贷款决策时要加大对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力度.  相似文献   

8.
万楚军 《经济师》2007,(1):210-210
文章分析了企业实施盈余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阐述了企业盈余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指出了企业在盈余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规范企业盈余管理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有:追求利润最大化、节约税收和管理者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与积极影响相比,盈余管理更多地为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了消极影响.为了引导企业进行正确的盈余管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加快会计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通过改变审计委托人来调整盈余管理的博弈方,以强化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10.
刘宏珍 《时代经贸》2011,(14):203-204
新套计准则曲实施,盈采管理成为许多上市公司关心的熬最。本文从三大方面,一、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原有盈余管理行为的限制;二、新会计准则又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操纵空间;三、对企业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遏制;论述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企业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从揭示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入手,详细分析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最后提出新会计准则下规范企业盈余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2005-2011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融资需求、银行关联与真实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融资需求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融资需求越大越容易引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但银行关联的存在会削弱融资需求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诱导作用,并且这种效应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存在差异.相较于国有企业,银行关联对非国有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更加明显.银行关联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此外,本文在进一步区分三种类型银行关联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发现结果保持不变.本文拓展了盈余管理的研究视角,丰富了银行关联领域的文献.实践中,对于公司治理盈余管理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冯岩 《现代经济信息》2012,(22):150+15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出现的企业盈余管理的问题,也必然出现在我国的公司与企业中,因此,对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分析了盈余管理的概念以及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方法,并探讨了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希望对我国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探究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会计界对盈余管理有着不同的理解。一些观点认为适度的盈余管理体现了企业的有关利益主体会采用合法手段来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另一些观点则认为盈余管理使盈利信息成为数字游戏,使会计信息失真,应加以限制和防范。本文拟从盈余管理的动因、手段和特征等方面着手,对如何判断和规范盈余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供应链集中度的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层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逐渐增强,使盈余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降低,最终导致盈余透明度降低.本文选用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两个解释变量作为供应链集中度的替代变量,以盈余激进度、盈余平滑度和透明度综合指数3个指标衡量盈余透明度,利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7年6104个供应商集中度的数据和7654个客户集中度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供应链集中度提高影响企业盈余透明度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结果 发现:①就供应链整体来看,供应链集中度较高的企业虚增盈余和平滑盈余的动机较强,从而对盈余透明度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且其虚增盈余的动机要高于平滑盈余的动机;②具体来看,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企业虚增盈余和平滑盈余的动机较强,而客户集中度较高的企业则更多的采用虚增盈余进行盈余管理;③在区分产权性质后,前两条结论仍然成立,但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此外还发现企业的盈余透明度并不受其规模大小的影响,而较高的经营风险则会增强管理层虚增盈余和平滑盈余的动机使企业的盈余透明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王玉兰 《技术经济》2004,23(10):55-57
<正>一、盈余管理的本质含义 盈余管理顾名思义,即是对盈余(利润)实施的管理,其中心目标是使利润达到某些人的要求,在西方被称为"市场参与者的游戏",美国戴维森等人在其所著的《会计:商业语言》一书中,对盈余管理的定义是: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原则限制的范围内,为了把盈利调整到满意水平而采取有计划行动步骤的过程。根据我国魏明海的研究,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陈根  章琴  王韫玉 《当代经济》2023,(5):101-109
EVA考核评价体系于2010年在我国央企全面实施,随着该考核体系的普及,优化了企业的成本决策。而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影响着企业的成本决策。以2010—2021年我国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EVA考核评价体系对于盈余管理行为与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EVA考核评价体系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EVA考核评价体系能够抑制企业的成本粘性;EVA考核评价体系能够显著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于成本粘性影响的正相关性。并借助EVA考核评价体系对于盈余管理行为影响,及其对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于成本粘性影响的研究,为EVA考核评价体系增加实证证据,为其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郭莉 《时代经贸》2013,(18):17-18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经成为阻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盈余管理定义与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企业盈余管理活动是契约不完备的必然结果,最后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对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国积极建立健全企业信息控制管理工作,企业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关系是其中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以及盈余管理的概念,并对企业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最后对企业日常内部控制以及盈余管理提出了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系统、完善公司管理结构、建立自我评估体系、强化内部控制相关信息质量等一系列建议,确保我国企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文献回顾和评价的基础上,对经济周期和盈余管理的概念进行了剖析,并对经济周期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与所处的经济环境密切有关,经济收缩期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显著大于经济扩张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