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独立审计准则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册会计师被卷入民事赔偿诉讼后,多以自己是以独立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执业进行抗辩,独立审计准则在界定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时究竟发挥何等作用,其具有怎样的权威性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会计界认为,注册会计师严格遵循了审计准则,其出具的审计报告即具备了审计标准上的“真实性”,即使与实际不符,也无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注册会计师由于过错即未遵循独立审计准则而出具了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报告,则须承会计界和法律界的认识分歧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此可见,独立审计准则成为判定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的标准。其理由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成本的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准确界定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侵权责任问题,阐述了以下观点:正确区分不实审计报告和不实财务报表,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应该将普通过失排除在审计侵权责任之外;不必区分注册会计师的故意和过失,而应按上市公司审计业务和非上市公司审计业务分别承担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认定侵权责任时,不能进行因果关系推定;审计准则不仅是法律程序,更是规范和约束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指南,是判断注册会计师过错与否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对原有的标准审计报告进行了全方位的修订,这对于规范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起到促进作用,但未能与审计目标的发展要求保持一致应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伴随着注册会计师诉讼案件的上升,如何正确认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如何避免法律诉讼,已成为我国注册会计师乃至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严格区分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是界定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关键。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界定 根据独立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并对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在这里,审计报告的真实性是指审计报告应当如实反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审计依据、已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应表达的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合法性是指审…  相似文献   

5.
所谓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并对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相似文献   

6.
徐捷 《广西会计》2002,(7):26-27
一、审计信息披露不当的表现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外签发、据以认定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它以审计工作底稿为基础 ,但又是对工作底稿的高度浓缩。而审计工作底稿记载的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轨迹 ,在认定审计责任时起佐证作用。实务中 ,审计信息披露不当主要有几种情形 :1 审计工作底稿中未记录 ,审计报告未披露。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重大会计信息问题未能发现 ,复核制度又未能加以控制 ,故工作底稿、审计报告中未有任何记录和揭示。2 审计工作底稿未记录 ,审计报告予以披露。突出表现在“现金流量表”的审计上 ,注册会…  相似文献   

7.
蔡秀勇 《会计之友》2007,(5S):93-94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中最重要的慨念,也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与基石,只有具备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审计才能客观公正.如果这种独立不为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所接受,即便审计人员事实上是独立的,也没有任何意义这给透视审计独立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注册会计师只有与他的服务对象在独立性上达成共识,审计才能发挥其功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公众的视角重构审计的独立观,以促进注册会计师职业与社会公众的沟通.  相似文献   

8.
我国独立审计报告准则变迁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阚京华 《审计月刊》2006,(10):42-43
我国独立审计报告准则经历了三次变迁,1996年1月1日《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开始施行;2003年4月财政部修订了审计报告准则,修订后的审计报告准则和指南《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5号一审计报告(试行)》在2003年7月1日开始施行;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审计报告准则,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审计报告准则的频繁变化,造成了审计职业人员和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对审计报告和审计责任在认识和理解上的模糊,本文细致地对审计报告准则的三次变化做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解读了审计报告准则变迁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五洋债"民事赔偿案为例,对审计机构应承担责任的适当性进行了探讨,分析注册会计师过错与审计责任适当性、诉讼案判决对资本市场的可能影响,提出界定审计机构民事赔偿责任的关键是厘清审计报告与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的关系,避免扩大审计机构的责任承担范围,让审计机构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应谨慎判断注册会计师过错的性质,对"故意"行为的认定需要履行更科学、专业的程序,防止"一刀切"现象;厘清发行人的会计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不能相互替代和转嫁,注册会计师不对因经营风险导致的投资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0.
谈会计责任,审计责任及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责任、审计责任及法律责任是独立审计中经常提及的三个基本概念,明确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意识,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有利于社会公众正确理解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合理理解审计报告,正确区分责任,恰 当追究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保护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独立审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一、会计责任、审计责任及法律责任概念的区别  根据独立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和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是二个不同意义的概念,会计责任是指被审计单位应建立、健全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刍论审计风险与审计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审计风险是产生审计法律责任的必要条件,法律责任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了减少审计风险的作用,从审计风险的可控性看,注册会计师应该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而从审计风险的固有性看,又不应让注册会计师承担过重的法律责任。因为不同的审计风险有不同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客体,因而应根据审计风险的责任主体来确定审计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2.
We examine whether audit quality varies across different sizes of CPA firms under high or low auditor‐specific litigation risk exposure. We measure audit quality by the issuance of modified audit opinions and the audit fees charged to clients, and we use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of CPA firms as the proxy for auditors’ litigation risk exposure, where a partnership (limited liability) CPA firm represents a high (low) litigation risk exposure. Built on Choi, Kim, Liu, and Simunic's (2008) theoretical framework, we hypothesize that the litigation risk exposure of CPA firm moder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 Our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auditor's liability is capped (i.e., registered as a limited liability form of CPA firm), larger size CPA firms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audit quality when compared to smaller size CPA firms. However, this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 disappears for audit firms that are subject to high litigation risk exposures (i.e., registered as a partnership form of CPA firm). Our research provides new insights on the impact of auditor‐specific litigation risk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audit quality and auditor size. In particular, we show that only when auditor‐specific litigation risk is limited, do large CPA firms appear to perform higher quality audits than small CPA firms.  相似文献   

13.
如何判定CPA的审计法律责任,CPA职业界与法律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主要分歧有:CPA过失及其程度的判断标准,“相对保证”与“绝对保证”之争。本文在分析CPA职业界与法律界分歧的基础上,对CPA审计法律责任的判定提出了看法,认为应综合考虑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判定CPA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4.
应剑 《价值工程》2011,30(8):144-145
十几年来来,国内外资本市场频繁发生的财务报告舞弊案例,很多都牵涉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合谋问题,使投资者损失惨重,市场信心大降。审计合谋严重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本文在阐明注册会计师审计合谋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剖析审计合谋的动因,并提出防范和治理审计合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政府干预的审计市场分割与审计合谋治理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审计市场分割不但关系到审计市场自身的有序发展,还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引导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且还是发生审计合谋的重要因素。审计市场分割可以理解为分割审计市场的行为或由于分割行为导致的审计市场非统一状态。地方政府具有很强的动机去干预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以使其配合当地企业进行盈利操纵,进而帮助企业从股票市场获取更多资源,也即地方政府间接参与了审计合谋。因此,基于政府干预下审计市场分割的角度来审视审计合谋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之策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张理 《价值工程》2012,31(6):110
二十世纪末以来,随着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被审计单位及其业务的日趋复杂以及人们对审计工作期望值的急剧高升,审计工作难度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界面临的审计风险越来越大,世界资本市场审计失败案件频繁发生。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对我国民间审计的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审计环境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We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experience of audit committee members is associated with audit quality.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se the experience of audit committee members, we include audit committee member tenure, age and multiple-directorships in our analysis. Using observations from 2001 to 2012, we undertake analysis on 13,155 firm-year observations and find that all our proxies of audit committee member experience a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udit fees. A range of additional tests, including using discretionary accruals as an alternative measure of audit quality and differences-in-differences analysis, support our main findings and our results consequently make a number of contributions to both the literature and policy making. One possible policy contribution is that regulators may wish to consider audit committee characteristics representing experience when framing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audit quality and thereby, financial reporting by firms.  相似文献   

18.
刘君 《价值工程》2007,26(6):140-143
审计收费在独立审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联系审计服务供求双方的桥梁。首先全面介绍了我国独立审计收费普遍较低的现状;然后深入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在审计收费方面的博弈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规范我国的独立审计收费,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是评价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也是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重点。选取2009--2011年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扩展的Jones模型计量盈余质量,运用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公司治理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对盈余质量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水平的提高能够增强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完善的公司治理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效果,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  相似文献   

20.
同业互查不仅适用于注册会计师行业,也适用于国家审计机关.本文探讨美国国家审计机关同业互查制度的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