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我国10个城市的中房指数推算各城市2000年-2008年期间的房价,利用国家城调队的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消费数据,计算各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住房可支付性指数、月供收入比,提出月供消费结余作为辅助判断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结果发现所有样本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普遍较高,其中南京、武汉、深圳、成都和重庆五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比其他5个城市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31个省市在2005~2007年的数据,结合预防性储蓄模型来定量分析和验证城镇住房改革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居民居住支出的增加对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影响不显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标准差和城镇商品住宅平均价格对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有正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住房保障对象划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住房保障对象划分是住房保障体系建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依据住房消费收入比、房价收入比等指标,采用统计分组法与倒推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划分识别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得出我国现阶段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应涵盖城镇居民中的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下收入户,保障住房覆盖率为40%.对最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应采用租金补贴方式;对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可采用租金补贴也可采用购房补贴方式,具体可由被保障对象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4.
解决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对于提高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安徽省城镇居民低收入人口进行预测,进而测算出安徽省城镇低收入家庭居民住房需求量,为安徽省制定住房保障计划和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西方跨期最优消费选择的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前沿消费理论,选取改革开放后浙江城镇居民的实际消费特征及相关数据,建立预防性储蓄模型和流动性约束模型,分析得出:浙江城镇居民存在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和比较强的流动性约束,并且流动性约束会加强预防性储蓄。要改变这一现象应采取三方面措施:从消费增长缓慢的内在机理上有针对性的扩大消费需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发展民间金融。  相似文献   

6.
《城市导报》陈伯庚教授的文章,认为住房制度改革和降低房价这二者是有密切联系的,应相互配合,二者联动,才能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理由是:①住房制度改革是形成新消费热点的体制保证。住宅业能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关键在于城镇居民参与住宅市场的程度。要有消费需求市场来支撑。只有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参与房产市场交易,才能使住房消费真正成为消费热点。只有切断职工对就业单位分房的依赖,才能把绝大多数城镇居民推向商品  相似文献   

7.
张涛 《活力》2004,(12):62-62
一、对我国住房消费现状的认识(一)商品住房积压严重、住宅消费迟缓目前房地产市场上,一方面大量空置住宅没能进入有效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在七次降低利率的情况下,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仍居高不下。供求不平衡的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8.
使用城镇化率、流动人口占比、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和房屋竣工面积4个变量指标来反映我国城镇化进程,运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比分析2005—2013年全国、较发达省份和发展中省份的城镇化进程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提高、流动人口占比增加,对房价的影响实际非常有限;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水平的增加才是引起房价上涨的最重要因素;房屋竣工面积的扩大则引起房价的下跌。区域对比研究还发现,由于城镇化进程不同,相比较发达省份,发展中省份的外来务工人员产生了更有效的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房价过高已是不争的事实,过高的房价严重背离了居民的支付能力。1996年我国商品房的平均价格约为每平方米2000元,若按平均每套住房70平方米计,每套住房的平均售价为14万元,而同期的居民家庭年平均收入约为14000元。据世界银行测算,一套住房的商品价格与居民家庭的年收入之比为3至6倍时,住房的商品市场才能正常运转起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1996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50%,上述的房价与收人之比应取下限,即3至4倍,而实际上却为10倍。再从居民的储蓄来看,居民的平均储蓄率约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基于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假说的消费模型扩展为时变参数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时变边际消费倾向,识别了吉林省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系数的时变特征,并比较了吉林省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消费模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基于相对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吉林省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吉林省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对未来的预期没有城镇居民乐观。因此,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其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房价收入比指标是衡量居民对于房价承受能力的首选指标.联合国人居中心认为房价收入比指的是住房平均价格和居民家庭平均年收入之比.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城镇居民的平均住房消费已经达到26平方米,已经超过了中等发达国家的住房消费水平,但却出现越来越多人没有能力买房的事实,这说明我国的住房消费和收入分配一样,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结果是社会矛盾的激化。"  相似文献   

13.
一、农户住房消费的特征 (一)住房消费的非市场性 这主要体现在住房取得方式的非市场性。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市场性是指城镇居民所使用的房屋在建造、出售、维修、物业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市场化。而农户住房取得方式与城镇居民住房取得方式迥然不同。在农村,政府把宅基地批给符合条件的农户,  相似文献   

14.
李莎 《东方企业文化》2011,(10):179-180
本文以北京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为研究对象,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房价收入比法,借助2000年至2009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及住房价格等数据,测算北京市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虽然住宅价格是由住宅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但从长期来看,住宅价格应该与城市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相适应.评价住房支付能力的指标有房价收入比(PIR)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HAI),房价收入比用于判读住房价格是否合理,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能够反映家庭购买住房的还贷能力.论文通过计算2004年我国34个主要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对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进行了城市排序.参照国外相关指标的评价标准,论文采用Pareto累计图的评价方法,得出了我国当前房价收入比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的分布区间.论文的研究成果既可作为政府调控城市住宅市场发展的依据,也可作为居民投资置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研究居民收入,房价和利率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住房消费的贴息模型,测算出不同收入阶层的政府贴息利率和当前贷款利率下的居民住房消费承受能力,并探讨了住房消费贴息政策的原则性问题和贴息措施对于当前货币分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房价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民生问题。确定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探究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对于政府制定住房政策,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宁市为例,通过测算2006—2010年南宁市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研究不同收入群体对各户型住宅的购房支付能力。研究表明,南宁市居民购房支付能力呈梯级状分布,普通购房者面临购房困难、住房供给结构不合理,因此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时要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城镇居民消费在经历了温饱型、小康型消费之后,进入了新的阶段,即消费积累阶段。新型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如汽车、住房等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消费额度较大的消费热点还未形成。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涉及的领域日益宽广,需要人们牺牲当前消费来保证未来消费的情况越来越多。真正适合普通居民投资、最具吸引力的金融产品并不多。目前我国储蓄存款增加额中,相当一部分是经营性集团消费基金,即部分对公存款。据中国人民银行新近公布的统计数据,到1999年5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58968亿元,增长18.60。其中5月份当月储蓄存…  相似文献   

19.
张煌 《中国房地产》2012,(16):14-19
本文探讨了房价形成机制,认为供求关系决定房价,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等各种影响因子通过影响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最终实现对房价趋势的作用,形成房价波动和周期规律。在此理论基础上,利用实证数据对房价定量分析模型进行研究,论述了"房价是供求比的函数"的推导过程和逻辑关系,为今后房价分析模型的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住宅储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霍中广,吴艳玲住宅储蓄实质上是一种消费信用,存款的目的是为了购、建房,增强了人们当前的消费能力,是一种提前消费形式。住宅储蓄是随着住房制度改革进行、深化而出现的一种存储形式,是为居民购买住房的申请借款而开办的专项储蓄存款。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