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浅谈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窘境及成因 (一)直接融资方面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的孵化器,具有向社会筹资,促进产权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等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一直是国有企业的天下,私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渠道一直很不通畅.在深、沪两个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过程中,部分效益不佳的国有企业能得到包装上市的优先权,而资信程度较高,业绩显著的大型民营企业却难以获得上市融资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建立在我国证券市场功能缺失的背景下,采用增量法计算直接融资比重表示我国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的融资效率还处于较低水平,从平均水平来看,证券市场所满足的社会融资需求不足20%,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定价效率还没有达到半强势有效水平,这造成我国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低下,融资功能发挥不畅,限制了融资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场融资现状一般来说,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是一对孪生兄弟,融资是间接还是直接,关键是看资金是否先经过中介机构。直接融资可以是股权融资,也可以是债权融资。一般来说,在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是直接的股权融资,而在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企业债券是直接的债权融资,这是因为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直接面对最终的出资人。直接融资还包括企业在开办之初一些非中介机构或较为富有的个人直接向企业注资来换取一定的股份,或者企业向任何非金融机构或个人借钱等,前者为股权融资,后者为债权融资。在我国,大家所理解的直接融资多是指在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债券融资,有时国人甚至把它等同于证券市场的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4.
证券市场作为直接融资市场,在金融市场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西方发达国家,股票和债券是证券市场中最重要、最活跃的金融资产。在我国,股票市场自创建以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仅用10余年的时间就走过了国外成熟市场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历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都是  相似文献   

5.
近一年多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宽松货币政策,其意图很明显,一是要降低企业资金成本,为其创造发展所需的充裕融资环境;二是要降低银行融资成本,减弱其经营风险;三是要鼓励居民及机构投资,发展直接融资。证券市场是直接融资主渠道,包括两个平行的子市  相似文献   

6.
一、证券市场功能的再认识在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人们对于证券市场功能的认识,主要是: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帮助国企解困与筹资,调节社会的资源配置。因此,那个时候,工作重点是安排国有企业上市。大概是到了2000年前后,理论界提议要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相似文献   

7.
一、证券市场功能的再认识在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人们对于证券市场功能的认识,主要是: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帮助国企解困与筹资,调节社会的资源配置。因此,那个时候,工作重点是安排国有企业上市。大概是到了2000年前后,理论界提议要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相似文献   

8.
“直接融资比重上升”和“金融业混业经营”是当前我国金融结构演变的两大主要趋势。虽然从融资规模来看,间接融资仍处于优势地位,但融资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趋势已经形成,截至2007年末,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总额占银行贷款余额的比例已达19.21%,占银行贷款增加额的135.22%。可以预见,随着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居民投资意识的觉醒以及证券市场相关制度的不断健全,直接融资在我国融资结构中的地位必将获得不断提升。而宏观金融结构的变革将在中观层面上直接造成金融业产业结构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证券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流转的重要形式,其形成和发展使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融资选择进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渠道。在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探索证券市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的方式和途径,促成证券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对推动金融深化、提高金融调控和资金运行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交易是海外证券市场普遍成熟的一种信用交易制度,为证券市场基本职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发展融资融券制度,无论对于证券市场、投资者、证券公司、银行,还是监管者,都能带来许多益处。在我国建立起融资融券制度有其必要性,而我国究竟采取什么样的融资融券组  相似文献   

11.
制约民营企业多途径获得资金支持的主要因素是:金融体系改革滞后;民营企自身发展不足.拓展内蒙古民营企业资本形成和融资模式的构想是: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关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推动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活动;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在香港等国际证券市场的融资活动;企业要树立现代管理思想和融资理念;应以内源融资为主,外源融资为辅.  相似文献   

12.
刘立 《上海金融》2003,(11):48-50,43
公司购并与重组已成为世界潮流,对于处于转轨中的中国经济来说。未来的希望就在于如何实现经济的重组。经济重组的制度基础是融资制度的创新和投资银行的发展。发展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是融资制度创新的突破点,而大力发展投资银行则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郭飞  张艳芳 《理财》2003,(6):4-5
自1990年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建立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并且从证券化比率、企业间直接融资比率等指标来看,我国的证券市场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主要是由深沪交易所高度垄断的、层次单一的市场结构,这极大地抑制了企业发展过程中对融资和股权交易的需求。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使企业有可能递进上市或递进下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结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建立我国多层次证券市场谈些看法。一、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层次状况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经历…  相似文献   

14.
企业融资主要有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两种,而外源性融资主要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根据融资方式的不同,当前国际社会的金融体系主要划分为两种不同模式:一种是美英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模式,也称为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证券市场发达,企业依托证  相似文献   

15.
李天才 《理财》2006,(1):48-50
债券市场优势显现2005年10月20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债券市场发展高峰会”上要加快企业债券发展的讲话引起了国内企业的普遍关注。企业关注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从中看到债券融资的新希望。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企业所采用的融资方式大都是从商业银行贷款或发行股票直接从证券市场上募集,债券融资由于受到种种条件限制一直没有被广泛采用。最近几年,随着银行紧缩银根政策的实施和证券市场的持续低迷,贷款和股票这两种募资方式近乎被封死:统计资料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里,新股和增发、配股等融资再融资手段几乎被全面叫停。如,在A股市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呼唤银行评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湘  王君 《银行家》2004,(7):14-20
一石激起千层浪 从20多年前中国大刀阔斧地推行现代化的改革与发展以来,中国的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一直居于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尽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异军突起的证券市场吸引了整个国民甚至全世界的目光,不过,轰轰烈烈的以直接融资为特征的证券市场还是无法撼动银行业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大哥大"地位.  相似文献   

17.
龚锋 《新金融》2003,(1):6-8
证券市场的发展,改变了我国过去单纯依靠银行贷款来融资的局面,增加了融资渠道,改善了融资结构,直接融资所占比例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18.
《会计师》2017,(4)
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具有比较优势,但在规范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制度的约束下,上市公司在直接融资领域所面临的交易成本将显著上升。因此,在融资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三类融资模式。具体的选择策略为:厘清融资中的关键参数、综合选择三类融资模式、严格规避市场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9.
日本1955—1973年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金融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间接金融。在此期间,日本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的融资活动微乎其微。1966—1969年金融市场上直接融资比例平均为4.7%,1970—1974年平均为6.9%。然而,尽管直接金融的比例甚小,但却十分活跃,金融工具种类也较多。当时,日本证券市场上存  相似文献   

20.
当前金融运行中几个现实问题的探讨郭世邦一、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能否有效分流银行储蓄?随着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不断攀升,如何使储蓄分流便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段时期以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发展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成为分流储蓄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