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关税下降空间有限背景下, 贸易便利化成为国际组织和各 国普遍关注的焦点。 本文选取 2013~2017 年中国与 “一带一路” 国家面板数据, 构建并测算中国与贸易伙 伴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 并应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从 “一带一路” 国家进口的影响。 结 果表明: 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GDP 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汇率和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进口有促进作用, 距离 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口有阻碍作用; 贸易便利化指数中, 口岸效率和海关环境对中国进口有促进作用, 规制环境和金融电子商务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国家应加强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建设与合作, 加强对话、 改善制 度环境和提高法治透明度, 进一步优化海关环境, 促进金融一体化发展和提高电子商务普及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最新的GTAP9数据库,将石化产业作为敏感产业并设定3种不同的模拟情景分析了中国-海合会FTA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影响,结果显示:中国-海合会FTA对成员国有较强的正面效应,但对双方共同的主要贸易伙伴和“一带一路”其他沿线国家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向冲击。中国和海合会应加快谈判进程以早日获得贸易自由化收益,并规避受损国家可能的暗中掣肘,同时发挥中国-海合会FTA的示范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FTA的广度和深度,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 的发展导向特征使其不同于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 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经济增长关系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本文从 “两缺口模型” 和经济增长核算方程入手, 在测算分析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存在资金缺口的基础上, 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经济增长的聚类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 (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促进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 但是促进作用会随沿线国家人均GDP 水平的提高而减弱; (2) 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阶段, 东道国的技术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 随着东道国人均GDP 水平的提高, 东道国的技术水平替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3) 资本和劳动投入是 “一带一路” 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物流绩效综合水平, 并运用拓展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一带一路” 沿线各国物流绩效对中国机械运输设备出口三元边际的影响。研究表明, “一带一路” 沿线各国物流绩效对中国机械运输设备的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这种贸易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数量边际的贡献上, 对价格边际的贸易促进作用略高于扩展边际;6个不同维度上的物流绩效指数对中国机械运输设备出口三元边际产生不同幅度的影响, 针对不同的贸易增长模式, 需有针对性的提供差异化的政策指导; 物流绩效水平偏高国家的物流绩效对中国机械运输设备出口价格边际的促进作用显著, 而物流绩效水平偏低国家的物流绩效对价格边际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 2005~2017 年 “一带一路” 沿线 4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 运用熵值法构建税收 营商环境指数, 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OFDI 的空间相关性及税收 营商环境等因素对中国OFDI 的影响。 研究发现: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税收营商环境具有显著差异, 中欧、 南欧地区的税收营商环境相对较好, 中亚、 西亚、 东欧地区的税收营商环境则亟待改善; 中国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OFDI 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 东道国的税收营商环境、 市场规模、 劳动力 总量和自然资源禀赋等因素对中国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 OFDI 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东道国科技发 展水平、 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是深化改革开放、谋求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国际贸易是重要的桥梁和纽带。本文采用基于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GDP、总人口、中国对外投资、中国从各国进口、是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是否陆地接壤等指标均对中国出口产生正向效应,距离对中国出口产生负向效应。我们应该加快贸易通道建设,稳步推进“设施联通”;适当扩大对沿线国家的进口,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谈判,提升双边贸易深度;加大对沿线国家的投资与开发,加强“政策沟通”。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 2003~2017 年面板数据, 分析影响我国向 “一带一路” 国家出口电气装备制造产品的主要因素, 发现贸易方各自的 GDP、 共同边界与我国电气装备制造产品出口是正相关关系, 两国间的地理距离、 “一带一路” 国家的通电率与我国电气装备制造产品出口呈现负相关。 依照我国电气装备制造产品对52 个 “一带一路” 国家的可拓展出口额, 将其分为潜力巨大型、 潜力开拓型和潜力再造型3 类。 “一带一路” 国家贸易自由度、 信息化、 基础设施指数和班轮运输指数有利于提高我国电气装备制造产品对其出口效率, “一带一路” 国家的关税水平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贸易繁荣的景象下时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推动贸易便利化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利用与我国汽车行业贸易最密切的47个国家为样本实证研究得出,贸易便利化4个一级指标对我国汽车行业出口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电子商务、口岸效率、海关环境、规制环境。然后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贸易便利化对我国汽车行业出口贸易有显著影响,并且通过提高贸易便利化来推动贸易只在“出口不足”的国家有效。  相似文献   

9.
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是有效实施供给侧改革以及顺利进行“一带一路”战略工作的根基,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中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借助DEA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对比分析全国与“一带一路”国内段沿线地区硬软性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及其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本地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带”的硬性基础设施投资,“一路”的软性基础设施投资呈现较高的技术效率水平;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呈鲜明的空间依赖性;与全国比较,硬软性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对“一带一路”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硬性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对“一带”沿线的效应较大,尤其是对西北地区产生的本地和溢出效应最大;软性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最明显促进“一路”沿线的集约化水平及带来显著的积极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0.
PPP是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实现方式, 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不仅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具有直接促进作用, 也间接具有 “溢出效应”。 本文根据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 1990~2017年 PPP 及基础设施数据, 对其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和分析, 结果表明,PPP 模式下能源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对 TFP 均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 进而本文提出今后要发挥私人资本在电信等科技领域的相对比较优势, 以PPP 形式发挥基础设施溢出效应、 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 同时沿线国家也要推进城镇化建设、 完善市场制度环境等, 为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市场条件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借助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我国向 “一带一路” 国家出口工程机械的影响因素、 出口潜力与出口效率。 研究表明, 贸易双方的人均 GDP、 “一带一路” 国家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我国对“一带一路” 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和共同边界与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显著正相关, 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与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显著负相关。 以可拓展出口额为划分依据, “一带一路” 国家分别归属潜力再造型、 潜力开拓型和潜力巨大型。 “一带一路” 国家的铁路总公里数、 港口基础设施质量、 贸易自由度、 海关清关效率和政府支出水平与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效率正相关, 而 “一带一路” 倡议以及 “一带一路” 国家的关税水平对出口效率影响尚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 “一带一路” 形成的准自然实验为切入点, 运用2011~2017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年度微观数据并采用DID和PSM-DID模型探究其对中国上市企业TFP的影响, 分析了二者之间作用系的机制效应。 研究发现: (1) “一带一路” 倡议促进了中国沿线省域上市企业的TFP; (2) 相比外资企业而言, “一带一路” 倡议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TFP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比中小微企业而言, “一带一路” 倡议对大规模企业TFP激励效应更大; (3) 当内源融资与股权融资不足以支撑企业经营发展时, “一带一路” 倡议会通过挤出银行贷款来增加商业信用融资, 从而影响企业TFP。  相似文献   

13.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是促进 “一带一路” 倡议推进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2007~2017年 “一带一路” 沿线 18 个省为研究样本, 利用熵权法及空间自相关模型对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并深入分析了物流行业的综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东部区域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好于西部, “马太效应” 显著; 区域内物流行业综合评价的空间自相关效应较为显著, 然而异质性并不明显; 碳约束、 经济发展水平、 信息化发展水平、 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对物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次贷危机为我国商业银行对外投资提供了历史机遇, “一带一路” 倡议的提出进一步推进了我国银行业的对外投资进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对外投资, 为我国商业银行进入东盟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 本文通过选取 “一带一路” 沿线东盟国为研究对象, 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中农工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研究。 实证结果表明: 双边贸易额、 对外直接投资额、 东道国市场潜力、 集聚经济效应及自然资源禀赋等因素均显著正向影响四大银行海外机构数量, 而地理距离、 金融开放程度与海外机构数量呈现负相关。 基于此, 本文立足 “一带一路” 倡议, 为稳步推进四大商业银行对东盟地区的投资区位布局以及完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网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研究背景,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2003~2012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签订双边投资协定(BIT)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签订BIT能够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并且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要比发达国家更加显著且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 HS 6位编码, 利用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2001~2017年的机电产品贸易的数据, 通过出口相似度指数, 实证分析了中国机电产品在目标市场的竞争态势; 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 测度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 的贸易紧密程度; 通过静态和动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贸易互补性指数, 考察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 机电产品的贸易互补性。研究发现中国与其他“ 金砖国家” 机电产品的出口相似度较低, 但出口相似度在提升; 中国与其他“ 金砖国家” 劳动密集型机电产品的贸易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 而资本密集型机电产品贸易则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 劳动密集型机电产品的贸易互补性较强, 而资本密集型机电产品的贸易互补性较弱。  相似文献   

17.
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不断推进, 沿线国家合作交流日益紧密, 既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 也彰显了同舟共济、 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本文利用 2000~2017 年面板数据,从经济、 制度、 社会三方面选取36 项具体指标构建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 结果显示沿线国家城镇化质量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 但存在较大差距。 基于空间邻界矩阵检测, 发现各国城镇化质量之间存在空间相关性, 采用SDM 模型从消费投资、 产业发展、 就业水平、 自然资源以及科技研发方面对城镇化质量进行驱动因素分析, 为 “一带一路” 倡议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两大体系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的国内经济增长效应为出发点,选取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和相关数据,相继构建理论模型和VAR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探究了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的动态经济增长效应,以期明晰“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于国内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挖掘和验证经济增长外部引擎路径与潜力,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智力支持。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中,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间保持着正向均衡关系,而短期中,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引致的经济增长效果还比较微弱,有待合理规划产业投资布局以逐步释放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保障经济持续增长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巴伊土国际通道是联通中国、 巴基斯坦、 伊朗、 土耳其的通道, 是响应中国 “一带一路” 倡议需求, 建设和发展互惠互利的通道。 本文利用2007 ~2015 年的面板数据序列, 使用人均 GDP、人口规模、 距离、 经济开放度、 物流绩效指数、 区域贸易协定等指标, 运用扩展引力模型对中国与通道沿线国家在传统贸易环境和通道联通后贸易距离下的贸易潜力进行比较, 量化评估中巴伊土国际通道的联通对沿线国家贸易潜力的影响。 研究表明, 中巴伊土国际通道的建设会缩短贸易时空距离, 有效提升中国与通道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 在中巴伊土国际通道规划建设时, 应注重加强政策沟通、 完善贸易制度安排、促进基础设施联通及提升物流绩效, 充分挖掘通道沿线国家贸易潜力。  相似文献   

20.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 “一带一路” 倡议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具有深远意义。 我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传统服务贸易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呈下降趋势, 新兴服务贸易发展迅猛; 货物贸易方面, 我国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呈下降趋势, 资源密集型产品则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 随着我国与沿线国家对外贸易关系的不断加深, 我国出口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也不断增加。 对外贸易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表现为: 通过进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的改变, 降低国内低附加值产品的库存和产能, 促进高附加值产业的扩张和价值链的延伸, 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