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沙磊 《东方企业家》2014,(11):28-31
即使是实力雄厚者,目前也只有赔本赚吆喝的分儿。数据显示,目前全国3000家生鲜电商几乎无一家盈利的惨痛现实。中国零售业生鲜研究中心李长明表示,"99%的生鲜电商都在亏损"。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3000家生鲜电商几乎无一家盈利的惨痛现实。中国零售业生鲜研究中心李长明表示,“99%的生鲜电商都在亏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生鲜电商和冷链物流的发展,冷链配送环节已成为生鲜电商盈利的瓶颈。冷链物流需要探索"最后一公里"配送形式以适应生鲜电商发展。文章基于生鲜电商环境和冷链物流发展趋势,提出了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的几种模式,以解决生鲜电商和冷链物流面临的一些问题,促进资源共享,提高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3.
来乌  陈倍 《东方企业家》2014,(11):34-35
"可以看到很多热钱涌入,这确实会帮助培育这个市场,但也可能带来‘阵痛’。"自诞生之初就挣扎在盈利的困境里,是生鲜电商行业面临的共同局面。因为商品非"标准化"以及高昂的物流成本,生鲜电商容易被贴上"高端消费"的标签,从多家垂直生鲜电商的做法来看,供应有机及特产、走高客单价,培育有较高消费能力的顾客群成为一种符合生鲜电商生存需要的常见做法。这是否意味着生鲜电商注定是中国电商界的另类,难以"性价比"取胜?  相似文献   

4.
生鲜电商的经营难度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首先,生鲜电商的竞争者不是其它的电商平台,而是与社区化本地化的菜市场、社区店和超市进行竞争。其次,生鲜电商要对食品安全问题负责,要进行自己的全产业链管理。另外,生鲜电商需要精益化的管理能力。最难的是生鲜电商要能做到高周转。生鲜电商无法规模化,一规模化就会有质量问题的风险,而有质量问题对于生鲜电商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商经济的发展,构建基于消费者偏好的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是优化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的重要举措。影响网络销售的因素比较多,尤其是不同消费群体对于网络产品的需求不统一,因此,为了提升生鲜农产品的网络销售量,电商企业要针对消费者的不同偏好进行分析。论文以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的现状为切入点,阐述构建基于消费者偏好的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度发展,跨境生鲜电商成为新的关注热点,如何实现跨境生鲜农产品对供应链的高要求,提升供应链的绩效,是当前跨境生鲜电商领域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文中从效率、柔性、响应、质量四个方面探析了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解释结构模型(ISM),为跨境生鲜电商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亲,你亏了     
你体验过生鲜电商吗?7月4日晚七点左右,我先后在"沱沱工社"和"本来生活"下单。像大多数网购用户那样,我也认为"亲,包邮"理所应当。沱沱工社是98元包邮,本来生活则是60元。我要做的就是分别凑齐包邮订单。我选择了沱沱工社自有基地出产的有机西红柿,售价4.9元/350克。但这里没有大葱,我在"本来生活"购买了8.9元/500克的"本来精选大葱"。其余又购买冰鲜、水果、包装食品若干。7月5日10点左右,我先收到了"本来生活"的包裹。四根葱和一个菠萝被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政策对农业电商的支持,生鲜电商供应链协同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首先明确提出了现阶段生鲜电商供应链系统存在的四大困境:(1)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对物流要求较高;(2)产品成本高;(3)交易纠纷难以处理,无核心盈利模式;(4)用户习惯线下,信任度低。然后熟悉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模式,从区块链+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路径,从本质上解决了生鲜电商供应链系统中的隐私安全保护、信息可溯性、交易合规性、数据真实性和流程处理效率等问题,直击生鲜电商供应链管理困境,有效协助生鲜电商实现全面协同发展。最后说明区块链技术对生鲜电商供应链协同发展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大部分生鲜电商亏损的情况下,鲜易网能够成功突围,主要源于其强大的食品产业链整合能力,完善的冷链仓储物流体系,“B2B+O2O”的经营模式以及对客户个性化、定制化需求的满足。鲜易网的成功突围给生鲜电商企业提供了有益启示,即生鲜电商行业技术门槛高,必须解决保鲜难题;生鲜电商行业竞争激烈,必须创新经营模式;生鲜电商行业客户忠诚度不高,必须深挖其痛点。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2016年我国生鲜电商行业发展迅猛,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已达到961亿的销售额.生鲜产品是居民生活中或不可缺的消费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购买生鲜已经不是个新鲜事了.但是相比三万亿的整个生鲜市场,生鲜的电商渗透率只有3%.远远不及电子产品、衣物的25%,图书的50%.  相似文献   

11.
程硕  姚敏萍  张锦荣  郑苗 《价值工程》2019,38(19):86-88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各类生鲜食品的需求量增大,并且对生鲜食品的配送要求也有更高的要求,"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成为生鲜电商经营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当前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建立末端配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广州地区五家生鲜电商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绩效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得出当前生鲜电商配送服务质量水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9,(26):201-202
传统生鲜电商走到今天,原本的电商蓝海已经变成了红海。在平台级电商强势的推动之下,以盒马为代表的新零售模式生鲜电商以迅猛的速度布局了市场,成为了一二线城市消费人群的新选择。本文分析了新零售模式的特点,并以盒马鲜生为例,探讨了新零售模式生鲜电商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基于新兴信息技术,指出未来的生鲜电商发展本质是一场科技战。  相似文献   

13.
李馨  王丹 《价值工程》2022,41(2):27-29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不便的同时,也给生鲜电商的发展带来机遇。现在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享受疫情巨大红利的生鲜电商蓬勃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也不容忽视。“福利期”一过,生鲜电商的优势不再凸显,如何持续地吸引消费者依旧保持在线上消费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创新运营模式,利用好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促进新零售创新发展,生鲜电商才有可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相似文献   

14.
周熙恒  朱泳 《现代企业》2022,(5):146-148
<正>在中国生鲜市场发展良好的大环境下,生鲜电商自2013年以来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2020年线上买菜逐渐成为了许多人们的消费习惯,这直接刺激了生鲜电商平台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也实现了62.9%的高增长,总量达2638.4亿元。2021年前三个季度生鲜电商融资达77.7亿元,交易额已超过2300亿元,其增速依旧保持稳定。疫情期间,以线上线下融合、网络购物、  相似文献   

15.
受制于冷链配送体系不完善、投入大、食品安全难保证等问题的困扰,电商在生鲜配送领域的发展一直步伐迟缓。但由于生鲜品类在电商界被公认为是有待开发的“蓝海”,因此发展冷链宅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7,(10):82-84
针对生鲜电商创立时间短,运营管理能力薄弱问题,提出了采用日本丰田生产方式对生鲜电商进行精益化运营的策略,以消除运营过程中的所有浪费,提高生鲜电商运营效率和压缩运营成本。提出了生鲜电商的运营的标准化、可视化、均衡化、准时化等的运营优化方向。并以案例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7.
新冠疫情期间,许多行业和企业由于受到不利影响而陷入危机当中。而有的行业却享受了一波疫情红利,在抗击疫情期间得以发展,生鲜电商行业就是其中之一。论文从生鲜电商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出发,探究生鲜电商行业的发展困境及其原因,继而研究新冠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对生鲜电商行业的双面影响,最后就“生鲜电商如何留住疫情红利”这一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生鲜电商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得以迅速发展。后疫情时代,生鲜电商如何突破客服人员顾客导向的瓶颈,赢得顾客长期满意和忠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生鲜电商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本文提出了生鲜电商客服人员顾客导向存在“虚假认同、表面导向”、“自以为是、顾客为非”以及“外部导向、内部乱象”等瓶颈,然后提出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以为非,顾客为是”以及“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等具体对策,旨在提升生鲜电商顾客导向管理双向动态共鸣、协调一致,促进生鲜电商和谐关系的构建和持久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对于还处在发展摸索阶段的生鲜电商来说,及时准确把握顾客需求并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是其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犹豫模糊语言的综合评价模型,以量化评估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时的感知风险。首先,综合考量生鲜农产品以及消费者网购的特点,建立了包含8个维度层以及26个指标层的评价体系;其次,运用OWA算子进行权重的计算;最后,利用HFLHWA算子,对现实消费者、潜在消费者的模糊评语集进行集结,计算两类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得分。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于网购生鲜农产品持谨慎的态度,潜在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的感知风险程度高于现实消费者,生鲜电商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20.
在经历长期快速发展之后,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逐渐放缓,零售行业进入“新零售”时期,传统的竞争模式已经很难满足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在生鲜电商的发展中,其已经逐渐向线下发展,这使得其在生鲜供应链领域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生鲜电商的发展,电商企业必须结合“新零售”背景,加强对供应链模式的研究,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实现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