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其质量高低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构建能够准确测度商业银行信贷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系统分析信贷质量的分布和演变,对于研判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运行态势和格局非常重要。论文从信贷资产的规模水平、盈利能力、风险安全性、流动性和扩张能力等五个层面来反映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选取我国20个代表性商业银行2010~2017年的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进行指标筛选和评价体系构建,进而测度上述时段内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信贷质量总体上并不乐观并且呈现结构性差异等结论。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型的融资方式,将流动性较弱的信贷资产转化为可在资本市场交易的高流动性证券化产品,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和处置效率。当前,由于受到商业银行谨慎性以及宏观因素的影响,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存在一定阻力。基于Tobit模型,引入资产规模和金融深化度等系列变量,深入分析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因素。结果显示:具有较高不良贷款率和非利息收入、资产规模以及金融深化度较高的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小型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流动性和经营效益等问题的考虑,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拥有更强的内生需求。有助于加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了解,增强商业银行利用证券化产品缓解流动性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所下降,有问题贷款增多,本息回收率偏低,呆滞、呆帐贷款有所增加,清收难度也越来越大。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的局面,不仅严重影响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制约着银行业的发展,也困扰着企业及整个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如果...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实现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力求达到资金“三性”原则在相互矛盾、相互作用运动中的最佳组合,进而实现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的目标,即资金流动性是条件,资金安全性是前提,资金盈利性则是资金运动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认为,向商业银行转化,应把提高现有信贷资产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第一,向商业银行转化,必须尽快核销呆滞呆帐贷款。商业银行的资产,从经营角度大体分为信贷资产、投资资产、同业拆借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五大类,其中信贷资产所占比重最大,而且形成的沉淀最多,风险…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经济深幅调整的背景下,客观认识经济周期对银行的信贷行为和资产质量的影响,对于保持金融稳定以及把握宏观调整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次使用2011—2015年月度的微观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数据,通过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定量分析了商业银行信贷增长、贷款质量和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正处于长期趋势向下调整和短期周期性收缩的阶段,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有着明显的顺周期变化倾向,且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会对银行资产质量指标产生持续的负面冲击;而商业银行贷款增长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建议商业银行树立审慎、稳健的信贷经营理念,适度逆周期地调整信贷政策和信贷授权,持续提升风险识别、计量和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6.
作为金融创新重要成果之一的资产证券化,其始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的住房抵押证券,以此为基础,信贷资产证券化应运而生.对商业银行来说,信贷资产证券化使缺乏流动性的贷款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证券,在其盘活资产、风险管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状况,可以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所具有的若干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信贷资产“三性”即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历来是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我国围绕信贷资产的“三性”提出和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制度和政策,这无疑对加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优化信贷资产质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据有关资料表明,信贷资产质量的滑坡并未得到根本遏制,有人认为,是社会大环境不景气,企业效益下滑引起的。但笔者经过深人调查和认真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信贷人员在执行贷款制度的某一环节时有意无意地发生了偏差,加之贷款过程的复杂性和灵活性等因素,最终导致信贷资产风…  相似文献   

8.
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其中的一大障碍是信贷资产质量低下,致使银行亏损严重。以工商银行为例,1994年末,全行逾期、呆滞、呆帐三项贷款高达2,557亿元,占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的21.l%。为此,如何通过加强信贷管理来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是转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银行业务经营与发展的客观要求1.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信贷资金经营的核心内容。信贷资金运用的本质规律是讲求安全、流动和效益三性原则。效益是银行经营目标的最终体现,安全和流动性是实现效益的根本保证.其中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专业银行要转变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国际商业银行的惯例实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以确保银行信贷资金运用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但目前我国银行的资产主要是贷款,信贷资产质量低,流失严重,影响着银行的发展,成为商业银行转轨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中存在着很多风险,本文从贷款投向结构风险、贷款的集中性风险、行业经营风险、流动性方面、期限管理方面、内部控制建设方面、信贷结构中的操作风险等内容进行分析,然后从优化贷款投向结构,防范贷款的集中性风险,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加强内控管理和降低操作风险,认真做好贷后还息和还款资金来源的调查和分析工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控制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