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活工时制,在西方国家已实行多年,它对于扩大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面临着就业压力,这种就业制度在我国也应当逐步推行。 灵活工时制在西方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灵活工时制是相对于常规工作时间设置而言的一种能够对工作时间进行灵活安排的工时制度。它产生于本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国家,当时在  相似文献   

2.
长子中 《北方经济》2010,(11):17-19
一、将农民工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成为统筹城乡的核心问题来解决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部分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绕不过去又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中国农民的转移之路主要是农民工,农民工问题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农民工跨地区流动就业蕴含着深刻的体制变革因素,是推动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力量.农民工的巨大浪潮冲破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界限、地域界限和部门界限,使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的机制成为现实,促进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促进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促进了通过市场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机制的形成,也极大地推动了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承担着对劳动力资源实施市场配置的基础作用,是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方式的重要调节手段,它既受制于社会制度,又关系到企业经营制度。如何在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中,搞好劳动力总量的供需平衡,并通过市场的作用推进社会制度的完善和企业制度的创新,是建立劳动力市场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在具体操作上,要围绕把劳动力市场发育成为经营性的中介组织,采取突破一头(市场载体)、带动两翼(社会制度调整与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式推进。一、围绕深化企业劳动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劳动…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期间,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农村劳动力转移潜力发掘殆尽,工资上涨压力增大,劳动力供给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体制和发展阶段的原因,就业雇员化带来了国民收入分配中资本报酬份额提高,但这并未带来劳动报酬份额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报酬的增长明显落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未来面对工资上涨的压力,要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依靠市场调节工资水平;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保护制度,推行工资集体谈判制度,慎重使用最低工资制度。  相似文献   

5.
消化历史遗留问题,为国有企业创造公平竞争条件改革实践一而再地告诉我们,无论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丧失竞争力的企业退出市场,还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都涉及国有职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流动性。职工的流动性涉及职工就业机制,工资水平的形成机制,涉及劳动总成本和职工敬业精神,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基本因素,是释放国有企业活力必须解决的约束条件。中国目前实际存在两种劳动用工制度:未经彻底改造的计划用工制度和市场化双向选择的劳动力配置方式。后者所创造的效率往往是前者望尘莫及的。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由政府与企业一道解决企业冗员、办社会等弊端,是消化旧体制遗留问题、使国有企业取得平等地位的当务之急。因此,在要建立的新机制中,如何妥善解决国有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随着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形成,中国农村出现了以无效劳动分占有效劳动为特征的劳动分占。虽说劳动分占在农村集体中既不公平也不合理,是指令性计划经济下农村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但它却是计划经济下的一种有效化解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就业压力的机制。从劳动分占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角度回顾农村经济的变革过程,能够客观地看到中国农村的问题主要是劳动力能否从事有效劳动,或者说有效劳动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吸纳农村劳动力。这就说明,向农村提供充足的有效劳动的机会,才是真正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国家对农民进城就业管理服务政策的调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得到改善。但城乡分割体制的影响仍不可忽视,劳动力市场体系、规则不健全,监管不当或乏力。需要在推进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健全市场法规,改进政府监管机制,营造节省劳动力流动制度成本、劳动者合法权益能得到有效保护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8.
李全文 《特区经济》2008,(10):263-265
现存就业制度的特点已经暴露其与市场经济体制难以融合的弊端,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市场的统一性和流动性。在这一制度下,劳动市场呈现出二元制和多元体形态,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被多种就业壁垒所限制,并产生众多领域的就业不平等。政府部门仍然会继续通过对外来劳动力就业的限制来缓解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压力,这必然使得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劳动力参与率的国际比较 劳动力参与率,一般指劳动年龄内就业人口(在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与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比率。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整个劳动力资源总数中,可能参与社会劳动人数的比重。与世界各国比较,中国劳动力参与率具有以下特征:(一)总劳动力参与率偏高。据测算中国1990年总劳动力参与率为79.17%,其中男性为85.03%,女性为73.02%,与世界上具有3000万人口以上国家的劳动力参与率比较,中国男性的劳动力参与率仅低于孟加拉国、泰国和巴基斯坦,比其他国家都高,中国女性劳动力  相似文献   

10.
谢敏 《理论观察》2007,(6):108-109
农民工群体是我国非正规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其他非正规就业群体相比,导致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因素除却市场与个人之外,还有其特殊之处,即它主要是由二元户籍制度,地方政府考核机制,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性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11.
优化制度安排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秀群 《改革与战略》2010,26(6):182-185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其根源主要在于大学毕业生劳动力成本缺失、经济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失衡、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缺失、就业制度激励功能弱化。文章认为,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局的出路关键在优化制度的安排,即构建资本积累与劳动效益的平衡机制,创新产业政策,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强化就业制度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的必然趋势,它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推动城乡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而且也关系到经济结构、技术结构、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分布等一系列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问题.我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障碍多是制度性的,解决的办法主要是:改革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消除对农民工的各种歧视性政策;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也给我国就业市场带来了强大的压力。因此,借鉴西方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办法,改革我们的失业保险制度迫在眉睫。一要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立法体系;二要完善我国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三要扩大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四要建立灵活的失业保险待遇机制;五要建立特别保险金。  相似文献   

14.
冯瑛 《发展》2003,(12):23-26
现代化过程中就业问题始终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点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国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逐步过渡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就业,实行国家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劳动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新机  相似文献   

15.
鲍亚明 《宁波经济》2004,(11):16-18
灵活就业相对于传统的“正规就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就业规模越来越大。是当前宁波市就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建立和完善灵活就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营造促进灵活就业的良好环境,对于扩大就业,切实解决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市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按照市场规律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和调节的一种机制。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 ,让企业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权 ,劳动者有充分的择业自主权 ,从而形成劳动力供求主体。它涉及到劳动者从求职、就业、失业和转业直到退休的全过程 ;涉及到劳动者的职业训练、报酬给付、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环节 ;涉及到劳动关系的确定、调整和终止以及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信息引导、法律规范和宏观调控等诸方面。通过培养和发展劳动力市场 ,可以带动劳动领域的各项改革 ,推动劳动事业全面发展。所以说 ,劳动…  相似文献   

17.
江求川  代亚萍 《南方经济》2019,38(12):82-99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2007和2008年数据研究了未成年子女对女性劳动参与和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中有未成年子女显著降低了女性工作的可能性,提升了工作女性选择灵活就业的可能性;学龄前子女更有可能导致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而6-14岁子女更有可能导致女性选择灵活就业;不工作和选择灵活就业使女性更有可能成为学龄前子女的主要照顾者,但灵活就业并没有减少女性的工作时间;女性获得工作灵活性的代价是工资水平显著下降。上述结论在解决了女性劳动参与、职业选择和生育决策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是稳健的。文章的结论对"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保障女性就业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20世纪人口激增,21世纪初中国仍然承受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劳动力就业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然而人们不能再沿着传统体制的就业方式走下去,必须进行观念上和政策上的重大转变,使就业机制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中。建立劳动力市场和完善的就业培训制度是促进中国现阶段就业的基础措施,而防止农村劳动人口过早过多地拥入城市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中国的城市经济也是刚刚开始起步,众多细节需调整的就业制度的改革还正在进行当中。  相似文献   

19.
付文清 《辽宁经济》2005,(1):105-105
工资机制是竞争过程中工资变动与劳动力供求变动之间相互制约的联系和作用,它是劳动力市场的机制.工资机制和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机制、金融市场上的信贷利率机制一起作用,共同在运行中调节社会生产活动.我国现在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建立完善的工资微观调节机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黄瑞 《特区经济》2010,(10):137-138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社会的发展变迁,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劳动参与率下降、灵活就业形式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并且人口老龄化日益显现,未来劳动力供给可能减少,劳动力市场的这些新趋势将给养老保险制度带来挑战,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