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全球铁矿石的最大进口国,中国在铁矿石定价问题上连续多年痛失话语权,令国内钢铁业损失惨重。过去6年中,中国因进口铁矿石价格太高,损失高达7000亿元。随着铁矿石定价长协机制的终结、季度定价的兴起以及更为灵活的短期定价的试行,全球三大矿商所期待的指数定价机制将开始实行。中国如何应对新的定价机制,并从新的机制中重拾失去多年的定价权,将深深影响我国整个钢铁工业的发展,甚至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三大矿山均放弃40多年历史的长期定价机制,就铁矿石定价"长协改短约"形成统一战线.中国铁矿石进口面临一个更加艰难的境地,在铁矿石的进口定价权方面中国除了应积极在博弈中争取主动外,更应努力在博弈外建设一个权威的铁矿石期货市场,以彻底终结对我方不利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文章主要从定价权现状出发,结合期货市场功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作为钢铁原料的铁矿石价格暴涨,而中国作为国际铁矿石市场的最大购买方却无定价主动权。通过对国际铁矿石生产贸易模式、市场结构和特殊定价机制的分析,利用卡特尔定价模型,对其原因作了合理的经济学解释,三家寡头供应商结成了价格卡特尔,需方存在利益冲突以及铁矿石的刚性需求,并运用现实数据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就中国钢铁企业如何实现铁矿石价格平稳提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钢铁业内部整合、控制铁矿石现货的进口、提升国内供给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商》2015,(44)
如今,铁矿石市场局势及其不稳定,导致不稳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方面为钢铁企业在生产中的规模与对铁矿石的需求时会受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各国为保护本国的环境会出台条款限制铁矿石的开采,还有些矿石巨头会凭借其拥有的垄断地位肆意操纵价格。本文通过对铁矿石定价原则及其价格走势的分析,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2016年铁矿石价格走势并不明朗,预计到2016年大量进楼道中国北方港口的铁矿石平均价格约为45-55美元/干吨左右。  相似文献   

5.
2010年4月初,必和必拓与亚洲(除我国以外)铁矿石客户达成一致,将4月至6月当季价格较上年同期上调99.7%.同时,国际三大矿山已就改变铁矿石传统的年度定价机制形成了统一战线,铁矿石市场正在脱离年度基准定价体系,发生结构性的转变.我国铁矿石进口量约占全球海运铁矿石的七成以上,作为国际铁矿石市场上最大的买家,却只能被动接受国际矿业巨头的垄断定价.  相似文献   

6.
任昱文 《消费导刊》2012,(1):61-61,64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贸易国,却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长期缺乏话语权。本文通过对铁矿石定价谈判过程中的博弈分析,剖析了我国缺乏价格谈判议价能力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我国铁矿石贸易谈判过程中话语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际铁矿石贸易结构和定价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继连续4年大幅度上涨之后,2007年国际铁矿石长期协议矿价格仍上涨9.5%,首先说明国际铁矿石市场供求关系仍没有明显改观,其次表明三大铁矿生产商的市场控制力大大强于钢厂。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国际铁矿石贸易结构现况的前提下,建立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模型,从经济学角度对国际铁矿石的定价机制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中国未来的铁矿石谈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清江 《中国市场》2010,(36):44-46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却屡战屡败。本文通过比较铁矿石价格与石油价格的定价机制以及对两者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了铁矿石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金融属性,并就此给出了提高我国应对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讨影响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的几个重要因素,并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对影响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与全球铁矿石进出口量、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和美元指数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影响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的最重要因素是全球铁矿石贸易量、中国钢铁行业市场结构、运输费用和汇率。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9)
中国虽为铁矿石进口大国,但由于巴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巨头垄断了铁矿石出口贸易,导致中国在铁矿石定价中丧失话语权。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效力以及相关法规中对价格垄断的规定,及其对铁矿石价格垄断以及澳大利亚铁矿出口战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