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该法第三十六条同时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相似文献   

2.
企业法人的会计责任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二是应当在本单位财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和完整。三是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  相似文献   

3.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一规定明确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人代表单位依法行使职权,应当对本单位的一切事务,也包括会计事务负责,这既是法律规定,也是一个基本常识。那么,单位负责人负有哪些会计责任,怎样来负起会计责任?笔者就此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新《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二十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字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必须由总会计师签字并盖章。  相似文献   

5.
一、《会计法》有关单位负责人会计责任的相关规定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四条 )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第二十一条 )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第二十八条 )  “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以降级、撤职、调离工作岗位、解聘或者开除等方式实行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单位或者有…  相似文献   

6.
新《会计法》的产生 ,标志着我国会计业界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新《会计法》在 6个方面有重大进步。进步之一 :单位负责人由共同责任主体变为第一责任主体。原《会计法》规定 ,单位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和其他会计人员都对会计行为负责。其结果是大家负责 ,大家都不负责。这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滋生蔓延的症结所在。新《会计法》抓住这一关键 ,彻底变革 ,在总则第四条就明确规定 :单位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确立了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行为第一责任主体的地位 ;也就是说单位会计行为出了违法违纪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新《会计法》第四条和第二十一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签名并盖章”,“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从而确定了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应该说这是新《会计法》在原《会计法》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之一。原《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都是会计责任主体,要求大家都负责,结果造成多重主体,无人负责,会计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也…  相似文献   

8.
1、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因此,应加强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保障。再者,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要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法律负责。2、严格执行《会…  相似文献   

9.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对本 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 性负责”,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单位负责 人是本单位会计责任的主体。本文就单位 负责人如何履行会计责任谈点看法。 一、单位负责人应加强自身的会计责任感,做到以身作则。当前,许多单位出现的会计行为不规范、会计资料不真实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水平参差不齐的客观原因,也有对会计人员管理不严、约束不力的原因。笔者认为管理不严、约束不力是由于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有的单位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为了满…  相似文献   

10.
会计监督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职能。其要点:①会计监督主体是会计人员,只有会计人员所进行的监督才属于会计监督;②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是同时进行的,两者相互补充,不能分割,通过反映来进行监督,并用监督保证反映的真实性;③会计监督客体是本单位,即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④会计监督对象是经济活动,从理论上讲既包括对经济活动合法性的监督,也包括对经济活动合理性的监督,从法律规定讲仅包括对合法性监督。针对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及经…  相似文献   

11.
对会计监督主体的异议河北省大城县财政局刘殿庆《四川会计》1997年第9期刊登《试谈我国会计监督的主体问题》一文,不同意《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作为会计监督主体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的提法,认为会计监督主体应该是单位会计负责...  相似文献   

12.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于2000年7月1日起实施,至今已一年有余。笔者作为一名基层财政部门主管会计管理工作的干部,深感贯彻实施《会计法》任重道远。一、基层贯彻实施《会计法》面临的困难(一)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困难1.会计行为得不到单位负责人的理解和支持。由于不少单位负责人不学《会计法》、不懂《会计法》,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严格按《会计法》办事,规范会计行为往往被单位负责人误认为是和本人过不去,是和单位过不去,甚至认为是会计人员有意利用《会计法》和自己作对。由于会计人员的“生杀大权”掌…  相似文献   

13.
杨菁 《财会通讯》2006,(10):85-86
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具有很强的自律性。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要转化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行为,是一个内外结合、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过程,笔者认为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和评价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以《会计法》为准绳,深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虽然会计数据的造假,财务会计报告的粉饰都要通过会计人员,但在许多情况下,造假的动机并非出自于会计人员个人的贪污舞弊。  相似文献   

14.
蒋熹 《广西会计》2002,(5):20-21
简言之 ,会计与领导的关系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又是相互之间负责的关系。新修订的《会计法》第 4条规定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 2 1条又规定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可见 ,《会计法》的这些规定已锁定了单位负责人就是会计工作的责任主体。同时 ,《会计法》也明确赋予了会计人员的四个“有权”(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 ,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 ,有权检举 ,发现账实不符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 )。这也…  相似文献   

15.
《会计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朱总理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严厉打击伪造票据、凭证和做假帐等违法行为。这也从一个侧面强调了会计工作要加强其监督职能。要想有效地实施内部会计监督职能,应该明了企业会计人员所处的会计环境。所谓会计环境,是指会计所依据和依存的客观环境和…  相似文献   

16.
试谈我国会计监督的主体问题○广东佛山大学杨珊华我国《会计法》第16条规定:“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财政部1996年6月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73条也规定:“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  相似文献   

17.
宋弘  刘雪峰 《活力》2008,(9):38-38
民营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有以下三方面: 1.部分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不高,不能适应民营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会计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第四条也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也就是说,《会计法》对单位负责人的职责规定得非常清楚,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相似文献   

18.
<正>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会计工作进行控制,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监督和督促,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一、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1.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监督,以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合法。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会计资料进行审核和监督,主要关注:一是对原始凭证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的监督。二是对原始凭证准确性、完整性的监督。三是对会计业务的处理与披露的监督。2.对单位持有资产进行监督,以保证各种财产、资金的安全完整与合理使用。会计人员应当对单位的实物资产进行  相似文献   

19.
曹旭鸣 《铁道财会》2004,(Z2):61-63
会计具有监督的职能,这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已被广为认同、接受。从2000年7月执行的新修订的《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修订前也明确规定:“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由此可见,会计监督在我国经济领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甘财会〔2003〕19号第一条为了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规范会计行为,保护其单位财产的安全和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制定本暂行规定。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应当按照本暂行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制订和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程序和办法。第三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实施、检查负完全责任。第四条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