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商品生产在目前存在的原因,不能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个因素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在“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今后一个必要的历史时期内,人民公社的商品生产,以及国家和公社、公社和公社之间的商品交换,必须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在这里我想根据中央的这一指示,谈谈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什么还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等到我国全面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以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不是就要消灭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必要性和根据是什么呢? 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说,第一,目前我国还存在着两种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因为有两个所有制形式,所以就需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以便在国家与  相似文献   

2.
论平均利润率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是否仍然存在和发生作用?我国经济学界一直存在不同意见。有的同志认为它们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范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根本不能存在。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虽然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已经消灭了,但是仍然存在商品经济,存在实行经济核算的必要性,存在国家、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命题。在肯定了两种所有制存在是商品生产的主要前提的同时,指出不能孤立地看待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4.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在关于人民公社的决议中指出:“人民公社发展生产的正确方针应当是:根据国家统一计划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勤俭办社的原则,实行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同时并举”。因此,正确地认识和自觉地利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促进生产的迅速发展,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要问题。在这一方面,长期以来,学术界曾展开广泛的讨论。在最近出版的“经济研究”1959年第一期上,王思华、王琢、戴园晨、吴敬琏、纯音、迪文、修霖等诸同志,对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分别提出了许多新颖的值得重视的见解。我也想趁讨论的机会谈几点处浅的认识,借以求得大家的批评和指教。我认为,要想弄清楚同一所有制内部交换的性质、商品交换和产品交换区别、以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实质和消亡等问题,其关键在于明确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什么必须保存商品生产。一社会主义制度下保存商品生产主要是由于存在着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和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商品生产是为了交换、为了通过市场买卖而进行的一种生产。在一定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北京的一部分经济理论工作者开了一次座谈会,就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情况,交换了意见。座谈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到会同志首先谈到,我国经济学界从1953年开始,广泛地讨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这个讨论在1956—1957年间进行得十分热烈;在这个期间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和若干专著。当时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存在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范围,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流通的生产资料是不是商品;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的关系,价值规律对个人消费品的流通起怎样的  相似文献   

6.
“经济研究”1956年第5期登载了骆耕漠同志的文章:“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和它的‘消亡’过程”。这篇文章讨论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骆耕漠同志认为: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是起因于社会主义生产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形式和集体所有制形式)的论点,是不够确切的。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所以存在商品生产,不仅是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存在着两种基本形式,而且也是由按劳分配的经济规律和实行经济核算的必要性决定的。(而经济核算——依据骆耕漠同志的说法——又是按劳分配的经济规律“在一个企业、一个经济部门中的扩大利用”。)  相似文献   

7.
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问题的基本原理.生产决定分配,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分配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不能脱离生产方式抽象地研究分配问题.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公平分配.不同生产关系有不同的公平标准.围绕着分配问题兜圈子,是庸俗社会主义.毛泽东批评了分配决定论,强调研究分配问题必须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出发.交换不能决定分配方式,只能影响分配方式的具体实现形式.不能夸大市场经济的作用,仿佛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这种运行机制就使得分配领域从按劳分配变为按要素贡献进行分配.我国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是由所有制结构演变引起的,不能把分配制度的演变概括为"从按劳分配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展开过热烈的讨论。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对于上述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研究,又从集体所有制到全民所有制和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以及如何更好地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促使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度地发展的角度,重新提出来了。目前全国广大干部在学习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文件时,亦普遍涉及以上问题。为此,我们准备从这一期开始,连续几期刊载对本问题研究、讨论和作通俗解释的特辑,欢迎全国经济工作者、经济研究和教学工作者热烈参加讨论。本期我们约请了许涤新、薛暮桥等同志发表意见,他们有的写成论文,有的写成笔谈性短文,现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中为什么还必须保留商品生产,特别是在全民所有制经济中为什么还存在着商品生产,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一) 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文章中,有些文章以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两个经济条件作为立论依据,这无疑是正确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如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归不同的人占有是商品生产作为一种经济形式而产生所必须具备的客观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一价值规律在我国过渡时期作用的范围和性质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我国过渡时期还有没有商品生产的存在?还有没有价值规律的存在?如所周知,社会主义的苏联,因为它的社会主义生产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国家的全民的形式,一种是集体农庄的形式),因而还有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正>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出现和存在,无论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或对马克思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而言,都是个新的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曾经长期并且迄今依旧存在着的,有简单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自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登上了人类历史舞台,商品生产者的社会中,又增添了一个历史规定的新形式:商品生产的社会主义形式即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考察和分析的是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并且认为一旦实行了社会公有制,便不存在商品生产了。而在他们有生之年,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又没有问世。因此,他们未能对这个新的历史形式有所论证。这样,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研究,自然也就落到了后人的肩上。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什么必须保持和发展商品生产?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由“按劳分配”决定的,而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不同形式无关。我觉得这种论断不够妥当。过去,在我国的农业社中,也实行按劳分配,但每个社员从本社所得到的粮食、蔬菜、柴草等劳动产品,并不需要通过商品交换形式,而是通过直接的实物分配。这里,按劳分配并没有决定农业社内部商品交换关系的必然产生。由于农业社是自己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统一的所有者,便可直接支配和分配自己的一切产品。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与所有制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从公社化后的情况变化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公社化后,在—个公社范围内,原有各农业社之间、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农业社之间的互通有无,不必再像公社化以前那样,通过商品交换关系了,而是可以由公社统一调拨调剂了。这也是由于所有制变化的结果。随着许多个农业社转变为一个公社,原有的生产资料的几个所有者也转变为一个所  相似文献   

13.
陈德华 《经济纵横》1989,(10):32-37
<正> 一、全民所有制——一道没解开的难题人们知道,商品生产是一个长期困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界的问题,而人们对于商品生产的困惑,其根源则在于全民所有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否定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的存在,理由就在于他们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为全社会所有,即后来列宁说的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实践迫使斯大林不得不对商品生产问题作重新解释,他从两种公有制的存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的实质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实质的形成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胜利实现,进一步地促进了国内经济理论工作者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问题的深入讨论,大家集中地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存在原因和发展趋势,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性质和利用方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徹底解决,不仅可以大大地丰富社会主义商品理论的内容,并且还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发生异常重大的协助作用。要正确的解答这些问题,最首要的还须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实质究  相似文献   

15.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主义制度下两种公有制之间的交换、国营企业与国营企业之间的交换以及社会与个人之间的交换都是商品关系。各个历史时期的商品都是具体的,都有具体的社会性质。但是“商品交换一般”的概念应该理解为在交换中比较产品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实行等量劳动与等量劳动交换原则的交换方式。进入这种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商品生产存在的前提是:社会分工,从生产到消费不能完全经过直接分配来实现,以及交换有采取商品形式的必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各种商品关系,各种商品关系之所以必要,是由于两种公有制的存在和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与按劳分配有联系的经济核算也是它们存在的原因之一。在所有三种商品交换当中,交换产品的时候都发生所有权的转移。但都不是完整意义下的所有权转移。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之间的交换也是如此。在商品关系当中,劳动者用所得货币购买消费品是比较特别的,它不是商品——货币——商品,而是劳动……货币——商品。这个表述的意思是,劳动由于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具有直接的社会性,直接表现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同作为商品的消费品进行交换。商品的消亡过程不是各种商品的商品性逐渐减弱,而是一部分一部分商品由于丧失它们存在的根据而退出历史舞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按需分配代替了按劳分配,消费品就不再成为商品。至于那时部分生产资料是否在一定时期内还会是商品,现在还难以断定。此外,本文对于人民公社为什么要实行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概括了许多有关这一问题的文章中的意见和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关于我国由社会主义所有制两种形式并存的局面向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过渡过程中交换关系的变化问题,根据我国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一过渡的发展过程的一般了解,只可能具体地作了一些分析。并且认为,为了实现这一过渡,不仅要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采取必要的步骤,而且要在交换关系方面采取必要的步骤。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同所有者之间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有的同志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所有制,而不是社会分工。他们把社会分工在这个问题上的意义降低到这样一种程度,认为在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的必要性时,在先交代一下“社会分工”仍然照例是它的必要条件以后,就可以将“社会分工”这一因素舍去。另外一些同志则完全相反,他们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状态,不仅有社会主义公有制,还有非社会主义的私有制,在公有制中和私有制中又都存在着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所有制,此外还有公私混合所有制。我国的经济改革也处处涉及所有制关系。因此,认真研究所有制结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产方式在《资本论》中主要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指物质生产的生产方法、协作方式等;其二是指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其三是指以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生产方法为基础的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资本论》研究对象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可以理解为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之上的、采用机器和大工业这种生产方法的社会化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直接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规律以及商品生产过程中被物掩盖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商品生产)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只有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生产的研究,才能揭示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被物掩盖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19.
《经济研究》2016,(12):4-17
市场经济需要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明晰。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通过转机改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而公有制能够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市场经济并不是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以市场经济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看法推导出的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实行私有化的结论不能成立。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是存在社会分工和多种不同的所有制。此条件下,即使在公有制经济内部,不同的企业或者经济单位的产出和资源利用效率不一样,为了鼓励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必须允许企业拥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社会不能无偿占用或者调拨企业的产出,企业之间也必须实行等价交换,否则会挫伤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造成资源的低效利用甚至浪费。公有制企业的生产和交换也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公有制经济也是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论述,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特征的基本原理,并不否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到高度成熟发达的高级阶段、所有制演进到单一公有制的时候,将不再是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的长远趋势。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公平竞争,而我国现行企业财务制度在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财务制度是按照企业所有制性质和企业经营方式,分别在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私人企业、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等实行不同的财务管理办法,各类企业实行的财务政策宽严不一,有较大的差别,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和发展。虽然,不同所有制企业和不同经营方式的企业,实行不同的财务制度,从其历史的原因,有的有其合理的方面,但这种做法明显违背市场经济平等竞争法则。这从客观上要求统一各类企业的财务制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