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股权结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清  李志祥 《经济师》2004,(10):15-16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公司治理机制来实现的。文章从股权集中度这一层面分析了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绩效的作用机理 ,从股权构成成分这一层面分析了股权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提出了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进而提高公司绩效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2—2011年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考察了股权结构、董事会机制、高管激励机制等单一内部治理机制以及整体内部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从外生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国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中国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中,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负相关,高管激励机制与公司绩效正相关,无论在单一治理机制,还是在公司整体内部治理机制中,股权结构和高管激励机制对公司绩效的作用相同且显著。董事会机制与公司绩效正相关,但是在公司整体内部治理机制中,董事会机制对公司绩效的提升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往往能够产生好的公司绩效 ,而股权结构对建立好的治理机制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了高校高科技公司三类股权结构对四种治理机制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股权结构下四种治理机制对高校高科技公司绩效影响所进行的比较分析 ,得出使公司绩效最佳的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4.
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机制存在互补关系。具体而言,竞争与中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提高存在着互补关系,即在股权结构中度集中的公司中,市场竞争更能提高企业绩效;而竞争与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提高存在着替代关系,即在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的公司里,竞争能够对这种股权绩效的不利影响形成一种制约作用。这些来自企业微观层面的实证结论,深化了我们关于竞争与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作用的理解,表明在加强公司治理的同时,也应当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5.
吴秀珍 《经济师》2007,(12):56-57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是公司治理研究中最受关注、长盛不衰的研究课题。在影响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形成的诸多因素中,股权结构是最重要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因素。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模式的形成,进而对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发生作用,最终影响公司绩效。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已有文献的回顾表明,大多数研究认为股权的适度集中有利于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责任大股东能够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监督从而较好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在股权分置时代,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最基本的特征是股权高度集中,并且居于绝对控股地位的国家股、法人股不可流通,由此引发了公司治理的一系列缺陷.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实现了股份全流通和股权的逐步分散化.这些变化在根本上有利于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和提升绩效,但是具体效果还取决于法律对股东利益保护、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等制度性因素,并且对不同行业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必须引起重视的是,股份全流通虽然能抑制"控股大股东控制"问题,但是如果出现原有责任股东快速退出和股权结构的高度分散,可能引发新的更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并损害股东价值.  相似文献   

7.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司治理机制的发挥,从而影响着公司绩效.本文在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影响的分析基础上,阐述了不同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及我国的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彭伟 《时代经贸》2010,(6):41-42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司治理机制的发挥,从而影响着公司绩效。本文在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影响的分析基础上,阐述了不同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及我国的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谢杰  戴亮 《当代经济》2021,(2):39-41
为了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成长性的关系,本文以2013-2019年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Hausmman检验,最终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公司成长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行业中股权结构的变动会影响公司绩效和公司成长性,且股权制衡度与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和成长性均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有关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但这些文献绝大部分都先验地把股权结构作为外生变量来处理,认为二者是从股权结构到公司绩效的一种单向静态关系。在这种假设下,得出的结论与观察到的事实并非一致。股权结构不是一个独立外生变量,而是包括绩效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均衡结果。它不仅受当期和上期绩效的作用,同时也可能对当期和下期绩效产生影响,即股权结构不仅是内生的,而且还是动态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目前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以1 038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考察了公司治理、研发投入延迟效应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长与CEO两职兼任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研发资金投入,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研发投入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没有对研发投入带来显著的积极作用,机构持股与研发投入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正向影响;薪酬激励、高管持股和在职消费对企业研发投入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研发投入具有延迟效应,对当期和后续绩效分别具有负向和正向影响。从新视角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创新活动,为构建匹配产业创新特征的治理结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交叉持股是一种特殊的股权结构形式,它对上市公司会产生多方位的影响.本文从交叉持股效应的理论分析入手,以我国交叉持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其财务特征和业绩进行实证检验.对财务特征的检验结果表明:交叉持股具有显著的资本放大效应,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的负债水平,但尚未发现交叉持股显著影响盈利水平和现金分红较为一致的证据.进一步对交叉持股公司业绩的配对模型检验则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有利于其业绩的提高,但我国上市公司主要是基于投机性目标进行交叉持股,因而业绩的改善可能并不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债转股"对高管激励具有显著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债转股"公司来说,"债转股"公司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较高,"债转股"能提高对公司高管的激励效应。提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要结合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当单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时,可以引进新的股东改善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以更好地激励高管;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支配权的让渡必须依靠各产权主体之间的资源谈判来完成,应使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更好地发挥相机治理及其对高管激励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证券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我国41家证券公司2002-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证券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证券公司在2002-2006年期间,股权结构趋向于更加集中;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的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与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本文还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银行体系的重要地位和银行危机的频繁发生显示了加强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在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背景下 ,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山东、河南两省 2 8家城市银行的调查样本对我国地方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治理机制及其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 ,虽然我国地方性银行国有和集中的股权结构特征明显 ,但大股东的国有性质并没有对银行绩效产生影响 ,同时集中型股权结构对银行绩效有明显的积极影响。银行高管人员薪酬有较明显的负激励效果。此外我们还发现 ,外部董事比例和银行规模基本没有对银行绩效产生影响 ,而且山东、河南两省城市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也不存在省际间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8-2012年沪深股市的189家高科技公司为样本,探讨智力资本和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规模效应并不利于促进高科技企业提高创新能力;非控股高科技企业智力资本、股权结构对绩效的作用优于控股企业,股权制衡度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绩效,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另外,智力资本和股权制衡度对我国高科技企业绩效提高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2006-2011年98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不仅对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还检验了股权结构与董事会治理效率间是否存在交互效应。通过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都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董事会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股权结构与董事会治理效率间存在交互效应。具体来说,股权集中度与董事会治理效率的交互效应与公司绩效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董事会治理效率的交互效应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竞争、产权、公司治理三大理论的相对重要性及交互关系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42  
对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间的绩效差异,文献一般从三个理论角度进行研究:竞争、产权与公司治理。但是我们认为其中的各种观点都只强调了某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本文采用世界银行对中国5大城市7个行业的700多家公司在1996—2001年运营情况的调查数据,分别从单因素效应、多因素效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三个方面,对以上三个理论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当分别对各单个因素进行考察时,各因素都对样本公司绩效有积极影响。然而当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察时,我们发现产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作用相对重要,而竞争效应则不甚显著;(2)在产权与公司治理,以及产权与竞争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替代性;(3)非国有企业在某些治理机制方面比国有企业显示出特定的优势,但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对于国有企业绩效影响大于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研究表明,现有的理论观点都有其片面性,对企业绩效的全面的研究需要将三个理论体系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我们的研究将对中国正在推行的民营化浪潮,以及改善公司治理和完善市场竞争,都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许为宾  豆秋杰 《技术经济》2021,40(3):98-107
本文检验了董事会领导权性别结构究竟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以及这种关系如何依赖于性别地位差异而发生变化.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14—2018年数据进行检验发现:在董事长和CEO两职分离的情形下,相对于董事会领导权同性结构,董事会领导权异性结构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董事会领导权异性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会受到性别地位的影响,具体来说,董事会领导权异性结构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在"男上女下"的性别结构形式中更显著.进一步考虑企业的产权性质进行检验发现,"男上女下"性别结构对企业绩效的积极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吕光桦 《经济问题》2007,336(8):61-63
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控股股东的存在有助于公司绩效的改善,同时,过高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因此,现阶段中国证券公司在治理结构的改革方案中应突出控股股东存在的必要性,通过市场化加强证券公司的股权流动性,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绩效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