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为充分挖掘池塘生产力,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根据黄颡鱼与河蟹的生物学特性,江苏省泗洪县龙集镇于2001年在18亩蟹池进行套养黄颡鱼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起捕销售后核算,与同期单养河蟹相比,每亩水面增收233元;2002年又在600亩蟹池套养黄颡鱼,黄颡鱼平均售价每公斤15元,同比增收238元;2003年在全县万亩蟹池成功推广了这一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 黄颡鱼俗称黄鼓鱼、黄腊丁等,常见个体200—300g,最大个体可达500g,其肉质细嫩而少刺,味道鲜美而无磷,不但有滋补作用,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目前,黄颡鱼是我国众多名优品种中唯一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佼佼者,市场销售价常年均在20元左右/kg,春节、元旦等佳节期间高达40-50元/kg。人工养殖黄颡鱼将成为继我国养殖甲鱼、美蛙、河蟹热之后的又一个极具推广价值的淡水养殖新品种。现将黄颡鱼高效养殖实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黄颡鱼与中华鳖混养模式是用经济价值高的黄颡鱼代替传统"四大家鱼"与鳖混养,1亩养殖水面产400公斤黄颡鱼,100公斤甲鱼,2万元的产值,1万元的利润,是一种高产新型养殖模式。该模式是崇湖渔场广大渔民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黄颡鱼的市场价格常年居高不下,行情十分看好,许多养殖户都已纷纷着手准备养殖黄颡鱼。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确是一种良好的养殖对象。一般主养黄颡鱼可亩产200—300kg,毛利可达4000—6000元。但养殖黄颡鱼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正> 黄颡鱼俗称“革牙”,近几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价格也十分地诱人,常年市场价达30元左右/公斤。所以,发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前景十分广阔。近两年,我们在水库网箱养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将这些技术和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cilli)又名江黄颡鱼,俗称江颡,主要产于长江及其支流中,分类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该属中个体最大的种类。通常个体在250克左右,最大个体达1公斤以上。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尤其江颡火锅令人垂涎。故该鱼历来属优质高档鱼类。现广州市场每500克售价30元以上,武汉产地售价也在20元左右。长期以来,瓦氏黄颡鱼上市一直依赖天然捕捞,无人工养殖。但由于人民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天然捕捞量已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需要。因此,立即开展瓦氏黄颡鱼的工人繁殖和养殖技术研究,使之成为我国名优  相似文献   

7.
<正> 黄颡鱼为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俗称安丁鱼或黄刺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一般个体在200—300g上下,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正常在20元/kg左右,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品种。在湖泊、水库、河沟等水体中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既有效地利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由于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有所滑坡,许多养殖户采取在蟹池套养黄颡鱼等名优鱼类的方法,以求增加经济效益。去年我区水产站本着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增加渔民收入为目的。大面积推广在河蟹池套养黄颡鱼的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有部分养殖户盲目实施套养.导致失败。笔者认为河蟹池套养黄颡鱼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宁夏灵武市李家圈渔场2019年6月28日从四川眉山调入10万尾黄颡鱼夏花,投放在一口4亩池塘进行养殖试验,2020年9月1日干塘销售,总产黄颡鱼2202.5公斤,总产值6.56万元,总利润1.81万元;平均亩产550.6公斤,平均亩产值1.63万元,平均亩利润0.45万元。投入产出比1:1.38,饵料系数1.47,养殖获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探索蟹池套养黄颡鱼的可能性,我们于2008年在金湖县郭家荡河蟹养殖区进行了河蟹与黄颡鱼混养试验,取得了亩利润2437.5元的优异成绩。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北方地区杂交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俗称黄骨鱼、嘎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由于其没有肌间刺、口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据调查,仅北京、天津、河北等城市黄颡鱼的日销售量在20000kg以上,市场价格达到26-38元/kg,已经成为继鳜鱼、生鱼及鲈鱼之外的重要淡水养殖鱼类。北方地区缺少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积累,在生产过程中盲目水质良好,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2.
<正>黄颡鱼成鱼池混养技术成鱼池混养黄颡鱼,对池塘主养的鱼类没有严格的要求。养殖四大家鱼的鱼池和主养吃食性鱼类(如鲤鲫鱼、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鱼池均可混养黄颡鱼。鱼池面积20~30亩,水深2~2.5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一般亩放黄颡鱼40~50尾,规格3~4厘米/尾,可亩增收黄颡鱼5~8公斤。  相似文献   

13.
<正>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由于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野生资源和养殖产量有限,黄颡鱼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适度发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笔者现就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黄颡鱼对于池塘条件的  相似文献   

14.
<正> 历年来,黄颡鱼在池塘中作为清除对象,因为它们个体小,生长速度慢,产量相对低下,而现在黄颡鱼每公斤30元,那么作为经济鱼类的黄颡鱼是否有开发价值呢?1997年笔者为了更好利用网箱空间,进行了在大湖网箱养大口鲶套养黄颡鱼的试验。从5月20日养到11月26日,历时186天养殖,产大口鲶503.5kg,黄颡鱼57.5kg,获纯利8818元/24m~2。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14121",系指黄颡鱼与中华鳖池塘混养,实现1亩水面,年均亩产黄颡鱼400千克,中华鳖100千克,产值2万元,养殖纯利1万元的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模式。黄颡鱼与中华鳖混养"14121"模式,来源于黄颡鱼及甲鱼池塘主养和鱼鳖混养的生产实践。我们在主养中华鳖的池塘干塘起捕时发现池中套养的黄颡鱼生长速度快、成活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为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黄颡鱼创造了条件。黄颡鱼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当年孵化的黄颡鱼幼苗可以经过近5个月的养殖长成商品黄颡鱼。2007年我们做了黄颡鱼当年养成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黄腊丁、黄骨鱼。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市场价格高而备受养殖户青睐。笔者于2019年利用山区闲置养鳗土池微流水生态养殖黄颡鱼,养殖面积8亩,亩利润4940元,取得较好的示范效果和经济效益。现将养殖试验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为1996年双  相似文献   

18.
瓦氏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illi),俗称江鲿,江黄颡鱼等。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该属5种中个体最大的种类。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支流和大型通江湖泊中。通常个体在0.25公斤,最大达1公斤以上。该鱼历来是人们喜爱的优质食用鱼。目前各地市场100克以上的活体商品鱼,每500克售价15—25元,最高达30元。市场上的瓦氏黄颡  相似文献   

19.
<正>瓦氏黄颡鱼又名江黄颡鱼(以下简称江黄颡鱼),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的种类,通常个体在250克左右,最大个体达1公斤以上,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少骨刺,历来属优质高档河鲜,深受消费者欢迎,人工养殖发展迅速。笔者总结多年养殖经验:选择面积2~5亩的池塘,水深1.2~1.8m,放养前彻底清  相似文献   

20.
<正>"18221"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就是用经济价值高的黄颡鱼代替传统"四大家鱼"与鳖混养,在1亩养殖水面中生产黄颡鱼800斤、鳖200斤,产值2万元,利润1万元,是一种典型的高产、高效养殖模式。黄颡鱼与中华鳖混养"18221"模式因其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而连续五年被列为湖北省农业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