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1.罗非鱼之特性罗非鱼具有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一年多次营巢产卵、口腔孵育等特点。(1)性成熟早:罗非鱼一般3-6个月性成熟即性成熟。(2)产卵周期短:水温在30℃左右时,约4-5天孵出鱼苗,25℃时则需7天左右。(3)多次营巢产卵及口腔孵化:发情期雄鱼在池底做窝,窝的形状为圆锅型,30-60cm不等,因雄鱼个体大小而定,后雄鱼游动招引雌鱼进窝,雌鱼在窝内产卵,而将卵含在口中,雌鱼产卵后雄鱼即排精,雌鱼亦将精液  相似文献   

2.
<正>一、成熟亲本的选择泥鳅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一般一冬龄成熟,但两冬龄用于繁殖更好。产卵期长江流域在4-8月,其中5-7月为盛期。当水温达到18-20℃时性成熟的泥鳅开始自然繁殖,泥鳅多次产卵,每次历时4-7天,多次性成熟。成熟的泥鳅亲本雌雄个体外形的差异较大。雄泥鳅一般个体较小,背鳍末端两侧有肉质隆起,胸鳍较大,前端尖型第  相似文献   

3.
<正>在自然条件下,亲虾在交配前后开始掘穴,雌虾产卵和受精卵孵化的过程多在地下的洞穴中完成。小龙虾雌虾的产卵量随个体长度的增长而增大。体长10~12cm的雌虾,平均抱卵量为230粒。体长14cm以上的大雌虾,抱卵量可达400粒左右,体长6cm以下的小雌虾,产卵仅30粒左右。(4)受精卵的孵化:雌虾刚产出的卵为暗褐色,卵径约1.6mm。在水温7℃的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约需150d;15℃,约需46d;22℃,约需19d。24~26℃,仅需15d。如果水温太低,受精卵的孵化可能需数月之久。  相似文献   

4.
<正> 一、繁殖习性:泥鳅一般二冬龄后成熟,产卵期4-9月,但以5-7月、水温25℃左右时为最盛。卵圆形,卵径1.2-1.5毫米,黄色,有粘性,但粘附力不强。产卵后卵附着在水草或其他物体上,2-3天即可孵化成鳅苗。二、鳅池建造1、选址: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土质以粘土带少许淤泥最为理想,沙土最  相似文献   

5.
提高蚕种克蚁单产,意味着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它一直是蚕种生产上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从技术上讲,提高克蚁单产的主要途径有:一是确保克蚁优良个体不受损失;二是提高每蛾的产卵量和良卵率。现分述如下,仅供参考。 一、确保克蚁优良个体不受损失的措施 (-)提高稚蚕匀整度。就是使蚕儿发育匀整、眠起  相似文献   

6.
<正> 1、泥鳅繁殖习性:泥鳅品种较多,约有10多种,但适于养殖的主要有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两种。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在自然条件下,水温在18℃时产卵,最适繁殖水温为22℃—28℃,一般从4月持续到9月。4月至6月上旬,多在晴天早晨产卵,6月中旬到9月多在雨后和晚间产卵。泥鳅卵为浅黄色,半粘性。雌性怀卵量因个体大小而异,体重90克的泥鳅怀卵量5—6万粒,50克左右的泥鳅怀卵量为0.8—1.5万粒。雄泥鳅胸鳍  相似文献   

7.
<正>1.集中产卵:在4~5月间,选择个体大、体质健康、皮肤光亮的2~3龄棘胸成蛙,雄性个体至少0.25公斤、雌性0.2公斤以上为好,按场地大小,决定引种量,每平方米产卵池放种5~8对为宜。每对蛙交配产卵每次约600~1000粒,产卵时间主要在凌晨至上午,当天不要移动卵粒,以免影响孵化。胚胎发育期对外界条件敏感,操作时要仔细、不翻动,用网拍轻移至孵化池,每平方米放2~3窝卵块集中孵化。  相似文献   

8.
<正>水蜈蚣是严重危害鱼苗的害虫。它是龙虱科幼虫的俗称,喜产卵于池边杂草、粪渣上,卵黄褐色,表面有横皱褶,长5.5~6.5mm,宽1.5~2mm。卵刚孵出的小水蜈蚣,体呈灰白色,外观似蝇蛆,体长4~5mm,常附着于水面的杂草和粪渣上。长成成年水蜈蚣后,一只一昼夜可钳死鱼苗16~20尾。因此,对鱼苗造成的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9.
细鳞斜颌鲴性成熟早,通常2龄成熟、产卵季节为4月下旬至6月底,5月是盛产期,属分批产卵类型的鱼类。产卵场为砾石河滩的急流江段,怀卵量变幅较大。2龄鱼约4.2万粒,5龄鱼约为29万粒。卵粘性,粘附在砾石上发育孵化。  相似文献   

10.
秋季培育亲鱼很重要,它能促进亲鱼性腺发育,精卵成熟,为明年春夏产卵受精孵化提高成活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 从雌鳖产卵到稚鳖破壳而出,这段时期称为鳖卵孵化期,搞好鳖卵孵化,提高孵化率是中华鳖人工繁殖成功与否的关键。怎样提高鳖卵孵化率呢?其技术关键如下:1、搞好亲鳖培育。选择雌鳖个体1公斤左右,雄鳖0.5公斤以上,身体健  相似文献   

12.
<正> 黄尾密鲴常见于江河、湖泊等宽广水体中,喜栖下层,适应于流水生活,食性杂,常以碎屑、硅藻、绿藻、兰藻水生昆虫、虾、浮游动物等为食。黄尾密鲴最大可达400mm以上,是江河常见中小型鱼类,天然产量也较大。密鲴当年体长可达150mm—200mm。体重30克—60克,第二年可达200克—250克。 一、黄尾密鲴的人工繁殖 天然水体中,黄尾密鲴二龄性成熟,池养中当年也可繁殖产卵。每年4—6月份,雨后初晴水温升到20℃以上,雌雄鱼游至有水流的水草边,相互追逐产卵,卵粘性,附在石砾  相似文献   

13.
史氏鲟     
史氏鲟,又称黑龙江鲟、七粒浮子,是黑龙江流域的大型经济鱼类。 史氏鲟又分褐色和灰色2种类型。褐色种类比灰色种类生长慢,主要生长于黑龙江的中下游,资源量和产量都较低。灰色种类多栖息于河口半咸水水域,以底栖生物为食。群体内成熟个体多在10一14龄,体长105-125厘米,尾重6-18.5千克。其产卵群体秋季开始产卵洄游,部分未达性成熟的个体也自河口向黑龙江河道洄游,待成熟产印后再降河至河口地区。  相似文献   

14.
<正>知识回顾:小龙虾9-12月龄性成熟,交配时间一般在4-7月份,群体交配高峰期在5月份左右。交配后3~10小时,雌虾开始产卵(一次性),产出的卵粘附在腹足的刚毛上,一般抱卵量约200~500粒(也有更多的)。胚胎孵化时间长短与水温高低正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亲鱼、采卵和运输 于每年5月至6月捕捞洄游至沿岸的产卵群体作亲体。成鱼体重在1.5-4kg范围者,雌雄比为1:9;体重在3—7kg的雌雄比为1:3。不管使用何种渔法捕获的亲鱼,最好在捕后两小时内进行人工授精,这样可以获得较高受精率。 红鳍东方豚属一次性产卵型鱼类,产卵水温约17℃左右,产卵季节集中,盛产期很  相似文献   

16.
<正>一、苗种繁育。1.亲鱼选择。泥鳅一般2冬龄(经过2个冬天)可达性成熟。性成熟的亲鱼在4~9月份分批产卵,以5~7月为最盛。当水温稳定在22℃时,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粘液多,雌鳅体长10厘米,体重18克以上,雄鳅体长8厘米,体重12克以上的作亲鱼。雌雄的识别方法是:雌鳅胸鳍宽而短,末端较圆,繁殖期用手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雄鳅胸  相似文献   

17.
<正>大鲵产卵的观察通过对性腺发育成熟的大鲵雌体注射外源激素后,成熟的卵黄颗粒脱离卵巢,跌入腹腔后,需借助腹壁肌肉的运动将其上行到胸腔膜靠前肢处的输卵管喇叭口,然后进入到输卵管进行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将卵黄颗粒包裹再形成胶带,最后产出体外。在出现"内产"的情况下,成熟的卵子从输卵管到排出体外的这一过程有一个最佳的时间段,此阶段产出的卵带质量较好,且具有较好的受精能力。在多年的催产试  相似文献   

18.
一、性成熟年龄 在中欧,丁桂鱼雄鱼2-3年性成熟,雌鱼2年或3-4年成熟,而西班牙有报道说丁桂鱼雌鱼在一年时已经可以产卵;在我国华中地区,丁桂鱼的雄鱼一般1~2年性成熟,而雌鱼性成熟年龄一般为2-3年,依养殖条件的优劣而异。  相似文献   

19.
<正>一、生物学特性黑斑蛙人工饲养从孵化到成蛙只要4~5个月(五阶段:卵期→蝌蚪期→变态期→幼蛙期→成蛙)。立冬前后平均气温低于5℃入洞冬眠,羿年3月中旬苏醒并寻找配偶,一般4-7月开始繁殖,4-5月是产卵高峰期,产卵2~3.5千粒卵,只需4~12天就可以看到蝌蚪从卵膜中钻出来,完成孵化进入蝌蚪期,摄食水体中的单细胞藻类和浮游动物,蝌蚪经过2个多月完成变态。  相似文献   

20.
<正> 泥鳅属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在2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饲料来源广,在池塘、坑塘和稻田中都能养殖。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在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