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职场中跳槽已司空见惯,有的人通过跳槽摆脱了职业发展的障碍,让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成功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但是,有的人越是跳槽,越不知道自己到底喜好什么,跳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又要换单位,换什么样的单位了。  相似文献   

2.
王立 《上海金融》2003,(5):33-35
“注意力”这种稀缺资源的配置过程及配置方式决定了既有信息的流量和流向。在金融市场中,注意力的配置伴随着博弃过程。分析表明,只要“注意力”能够自由配置,市场就会达到其有效状态,“注意力”竞争越激烈,市场就越容易达到有效。  相似文献   

3.
经营茶馆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但只有通过充足的客源才能得以实现。而实际情况是,有的茶馆门庭若市.有的却是门可罗雀。在目前南京城的茶馆茶楼中.至少有2/3的茶馆过的并不轻松。有1/4的茶馆几乎已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随时面临关门的可能。纵观这些茶馆的成败,有无经营特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跳槽——原本是职场中的常见现象,这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或多或少会经历。近年来,我们常见到众多频繁跳槽之人,尤其是一些刚毕业的80后、90后,半年之内换三四个单位,已习以为常。频繁跳槽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因为待遇与自己期望不符而"跳",有的因为跟某个同事或某个领导关系不合而"跳",有的因为厌恶长期加班而"跳"......虽然跳槽的原因、动机各不相同,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使自己的生存  相似文献   

5.
文洪 《理财》2006,(6):67-68
“职业怪圈”的轮回每每在朋友们的聚会上,都能听到对各自公司的牢骚,也不乏怀才不遇的感叹,似乎每个人都对职业生涯诸多不满。这种情绪曾经演化为一种流行病,甚至一度成为许多职业人扮酷的时尚,似乎言必称“跳槽”才有职业风范,似乎干脆“下海”创业才够意气风发。  相似文献   

6.
“跳槽”2009     
虽然2009年饱受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国私募股权领域却出奇的“平静”,鲜有跳槽事件发生,相比2008年来说比率相当低。  相似文献   

7.
认识贾凤伟的人都说他待人坦诚,为人公正,颇有人格魅力,是个实在的人。了解贾凤伟的人都说他意识超前,开拓务实,极具感召力,是个干事业的人。掀开记载他人生轨迹的档案,追逐越走越清晰的工作履痕,我们看到的是一位风尘仆仆的开拓者动人的故事和闪光的足迹。  相似文献   

8.
尉敏 《新理财》2006,(11):48-51
当今社会,信息的快捷传递为人才的流动提供了契机,跳槽成为一种极普遍的职场现象,“袋鼠”一词即是对职场跳槽者的形象比喻。我们经常耳闻目睹许多毕业生离开大学校园后,或为了一份不错的薪酬,或因为一时的年轻气盛,频繁地更换着自己的工作环境。然而经过若干年,他们还在做着一份普通职员的工作,只是在不同的公司间跳来换去而已,既没有获得职位上的提升,工作、学习、交际等各方面能力也没有获得更多地提高,往往陷入迷茫的职业发展“困境”中。敖焱杰,现任金沙江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曾先后在联合利华中国总部,汇丰银行中国区总部、SAP中国总部从事内部审计、集团合并报表经理、财务经理、金融事业部咨询经理等职务。如何在人潮涌动的职场中搏击成功?我们想通过敖焱杰富有传奇色彩的“袋鼠”经历告诉大家:在职场中,有明确的计划、符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跳槽会让你的职业生涯更辉煌。  相似文献   

9.
一、直面人才流失之痛,保险企业宜引入竞业禁止制度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和保险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保险业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僧多粥少。精算、核保、核赔、培训、策划、管理、营销等专业人才成了“香饽饽”,异常抢手。于是频繁“跳槽”、恶意“挖角”现象层出不穷、此起彼伏、越演越烈。  相似文献   

10.
<正>"跳槽",原本是职场中的常见现象,这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是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的事。例如在一个单位干久了,想通过换一家单位来换一种生活方式,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可近年来,我们常见到众多频繁跳槽之人,尤其是一些刚毕业的80后、90后,半年之内换三四份工作,并习以为常。他们频繁跳槽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因为待遇与自己期望不符,有的因为跟某个同事或某个领导关系不合,有的因为厌恶长期加班等。虽然跳槽的原因、动机各不相同,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使自己的生存现状更顺  相似文献   

11.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其他收入”的核算规定,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下列三个方面的弊端,建议对相关核算规定进行必要的修订与完善。一是《制度》中的“年末,将‘其他收入’科目的贷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的核算规定,造成了有关事业单位的偷、漏税行为,建议对该项核算规定进行重新修订。在《制度》中,将除了“财政和上级补助的收入、事业和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以外的其他各项收入,全部归集在“其他收入”科目中核算。这些收入,有的是在专业活动中产生的,带有事业性的特点;有的是在经营环…  相似文献   

12.
高缅厚 《金融博览》2010,(23):66-67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管你高不高兴、愿不愿意,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的生命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又都以行动为自己绘制了一幅人生“路线图”,在这张“图”的指引下,有的人获得了成功,到达了理想的顶点。有的人得到的却是失败,跌入了痛苦的深渊。  相似文献   

13.
王久成  叶鹏 《理财》2004,(10):64-64
劝,意思是说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常言道:“听人劝,吃饱饭。”劝人,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的劝人确实能使糊涂的人明事理、冲动的人熄肝火、好斗的人化矛盾、越轨的人敲警钟。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从心底里应该为真诚关心他人的劝人者叫一声“好”!然而,在我们的不少行政或企事业单位,也常见有的把劝人经念歪了,用歪理去劝人。如有的对廉洁自律的领导干部,劝他们“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劝人做贪官;有的对无私奉献的老实人,劝他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劝人做懒人;有的对患难与共的密友,劝他们“防人之心不…  相似文献   

14.
朱玉 《金融博览》2004,(4):52-52
记者近日在安徽省芜湖调查采访时发现,已被中央多次严令禁止的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的行为,在芜湖市已是人见不怪。“红顶商人”现象在芜湖已成建制、成系统、成系列地出现。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多元化时代,跳槽是新世纪人才流动的必然规律,因此喜欢跳槽原本无可厚非.但若沉迷于换工作,接二连三地跳,就不是一种"人往高处跳"的正常所为了,而是一种逃避职场现状的消极心态.要想剔除这种心态,就必须正视职场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相似文献   

16.
做企业要"思无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鸣 《理财》2008,(10)
有很多曾经熟悉我的人,久未见面碰到我,知道我还在做太阳能,总是问这样的话:“你现在怎么还在做太阳能?”“你怎么老做太阳能?”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常常哭笑不得,我说我就会做太阳能,我这一辈子不会做别的,我就这一件事还没做好呢。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人们上下班的路途越来越远,“快餐店推出了适合放在杯套里的全套食品,一些车现在加装了比座位还多的杯座:加油站在油泵上装上了触摸式屏幕菜单,这样人们就可以在加油时点上一份三明治;卫星导航系统现在也具有了实时交通选择功能,以帮助司机避免堵车。下一个战场,就是舒适座椅,那些每天在方向盘后面坐3个多小时的人,可能会对像背部按摩器那样的超舒适设备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AECT’94定义的演变和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本着历史的、现实的态度,对教育技术的定义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并分析了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关系,以统一人们在思想上和理论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吴莹 《新疆金融》2006,(9):10-12
我国出口贸易应用主要的收汇方式是跟单信用证,但同时它也成为了一些不法商人用来设置机关的“新生代”,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它又被称为“陷阱条款”。这几年来,我国出口企业在实践中已遇到大量多种的软条款,有的甚至已给我方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闲言 《理财》2007,(4):1-1
“暗默知”,一个与企业创富能力高度相关却陌生拗口的词汇,在当前全国正在掀起的企业“招兵”,员工跳槽的新高潮中,让人极其自然地想到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