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很多人问,我是如何在短短的6年取得成功的,为什么他们就不行。答案很简单:我觉得容易做的事,他们很容易不去做。 我觉得设定一些目标是件容易的事,他们很容易不去做。我觉得读一些能影响我思维和思想的书是件容易的事,他们很容易不去做。我觉得参加一些学习班和讨论会,认识一些成功人士是件容易的事,他们却说也许没多大用处。就是这样,6年以后,我成了百万富翁,他们却在抱怨经济、政府和公司的制度,仍然忽视着一些容易的基本的事情。事实上,绝大部分人之所以没能做到他本应做到,或本  相似文献   

2.
年过而立的我,为了寻找一个适合的创业项目,从而脱贫致富,平时很注意搜集媒体上的致富信息。2000年,我看到一家来料加工的信息,通过交谈定了合同,老板给我的价很高,让我付完押金回家加工。回到老家后,我组织了一批人日夜加工,完成了去交货,老板却说产品不合格,我三番几次地返工,自认为质量很好了,再去交货,可老板还是说不合格而拒收,我只好作罢,过了一段时间我听人说来料加工的多数是为了骗押金……  相似文献   

3.
“只要每天努力去做,我就不会感到后悔,至于成功与否,每个人衡量标准都不一样。踏踏实实地付出,终究会成功。”  相似文献   

4.
《新智慧》2007,(11):I0001
割草 从前有两个人,分别住在河的两岸。这两个人的耳朵都不好,不过都很客气。一天早晨,河西的看见河东的拿着把镰刀出门,就对着对岸大叫:“喂!我说,你是去割草吗?”河东的听见河西的向他大叫,知道是对方关心自己去做什么.于是他也大叫:“啊,不,我是去割草呀!”河西的听见对岸的人冲他大叫,知道对方回答自己了.河西的很有礼貌地大声说:“哦,是吗?我还以为你是去割草呢!”  相似文献   

5.
表妹送我变色衣 放弃高薪去创业 我叫张蕾,2000~2004年间,我在一家外资公司从事着单调的会计工作。虽然从普通职员做到部门经理。薪水日渐看涨,但很多人不了解。在同一个公司、同一个职位上,做得越熟练就越难保持热情。再坚定的人都会心生倦怠。而冲破这种倦怠的唯一方式,就是自己去创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我给想改变命运的平凡人出一个点子——多去逛逛大街。这里说的“逛大街”,是独自一个人,或骑车,或漫步,用心去看,深入去想,你会发现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你可以先到服装市场,你会发现甲摊位和乙摊位的同一款衣服卖价不一样,大商场的卖价和地摊也不一样,甲市场和乙市场的卖价不  相似文献   

7.
“只要每天努力去做,我就不会感到后悔,至于成功与否,每个人衡量标准都不一样。踏踏实实地付出,终究会成功。”  相似文献   

8.
"有些银行说土地,厂房可以做抵押物,有些说不可以.一个银行里也有多个不同的贷款要求,我们真搞不懂." "我是个实实在在做生意的人,所以不会一下子去贷几千万,一是我没有相应的固定资产去抵押,二是我既贷了款,就有个还款计划,不想白白付那么高的利息."  相似文献   

9.
声音     
《全国商情》2012,(21):14
1创业过程风险很多,我的原则是太复杂的事情我不去碰,即便是会带给我想象不到利润。——永和豆浆董事长林炳生解读:成功的企业家必有其成功的门道。"创业艰难百战多",每个人都是经过历练和打磨才能成长和收获。做人做事,"度"最重要。要求不那么多,生意和生活就能变得简单些;不那么贪心,风险就会降低些。对很多企业来说,"小心使得万年船"似乎是一条定律。但是,在利益诱惑之下,又有几人能不忘初  相似文献   

10.
"其实我是不太喜欢上媒体的人."北京安信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大可对<现代物业>来找他,感觉有些诧异.但是谈到安信行,他就立刻滔滔不绝起来.做企业的人,大都喜欢把自己的名字放到后面去.  相似文献   

11.
刘彦斌 《新智慧》2007,(12):47-48
电脑管理我们的家 2003年,我去给儿子买保险,一个业务员告诉我他们公司最近要派人去美国接受理财规划师的职业培训。我心里一动,这样的职业培训价钱是很高的,这钱为什么要让美国人赚?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在湘潭市无线电二厂工作,这家工厂生产电视机。人们听说我是大学毕业生,学的是无线电技术,电视机坏了,都叫我去修。刚开始,我也不很懂修理技术,只有硬着头皮去修。一边修,一边查资料,请教水平比我高的人,直到修好为止。这样,越修越快,越修越多,成了湘潭市彩电修理业内为数不多的几个高手之一。后来,工商局一年一次的“家电维修”工商执照核发工作,从培训人员到考试都由  相似文献   

13.
<正>之前参加了一次业内大佬组织的座谈,其中有一参观环节我回避了。大佬很是不解,问为何?很难回答,因为答案容易得罪人。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在DTZ(戴德梁行)服务时,曾经有过一段纪律督察方面的工作。怎么说呢,就是鸡蛋里挑骨头的活。职业时一旦养成的毛病,真的很难改。总是喜欢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别人的产品,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工作中,可以用"敬业";非工作时,用"愤青"?还是……不好说!一直克制着自己不去看(参观),因为一看就想跟说(以前是写巡视报告);人家兴冲冲的在展示他的荣耀时,你一去,  相似文献   

14.
信用卡     
那天我去商场购物,人不多,队伍却始终停滞不前,我向前望去,看到一个衣着整齐的年轻女孩站在柜台前刷卡,她刷了很多次,可是每次刷卡机都无情地拒绝她。"看上去那是一种福利卡,"我身后的男人咕哝道",年轻人四肢健全却依靠福利养活,为什么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找份工作呢。"  相似文献   

15.
小区业主群里忽然有人提议,这个周末去自驾游,问有没有人同去,居然有许多人表示同意。我也欣然报了名.好久没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了,何况,我还带了“特殊使命”。  相似文献   

16.
跟风陷阱     
冯鑫 《中国科技投资》2013,(25):140-140
身处视频行业,很多机会都极具诱惑性,会让人很想去抓。比如2009年那会儿,很多同仁纷纷去融资,拿到钱后就去购买版权、买带宽,那时候这些成了视频行业游戏规则的最高境界。我也去融过资,但跑了一个月实在是跑不动了。那一阵,我真的融到了钱,只是融资的数量不如其他几个大佬。对那一段的日子,我的记忆非常深刻,当时还有位圈内的大佬跑来跟我说,他融到了很大一笔钱。这基本上是视频行业的最后一笔钱了,其他人不可能再融到钱。  相似文献   

17.
不可能的事     
刘燕敏  尹婷 《新智慧》2006,(5):51-51
世间的事非常奇怪,人们越是认为不可能的.做起来越顺当。第一位发现这个道理的,据说是哥伦布。1485年5月,哥伦布到西班牙去游说:“我从这儿向西也能到达东方,只要你们拿出钱来资助我。”当时,没有一个人阻止他,也没有人相信他。因为当时的人认为.从西班牙向西航行,不出500海里.就会掉进无尽的深渊;要到达富庶的东方,是绝对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一、轻视自我 在我们周围,我们会经常听到许多诸如此类的话:“我头脑不灵活……我经验不足……我学历不高……我不熟悉环境……所以,我不敢去谋求那份职业……”仔细想来,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束缚,使许多人在众多的就业机会面前踯躅不前,只能望“工作”兴叹,让机遇与自己擦肩而过。也正是因为陈腐的自我轻视这枚“炸弹”,毁灭自己谋求理想职业的信心。殊不知,能力的发挥与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密切相关的,在某种意义上,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心态的较量,能够做什么,常常是自己敢不敢做什么。如果你把自身和境况好的人作一个比较,就不  相似文献   

19.
《大众商务》2005,(9):17
我是湖南岳阳县人,在南京打了两年工,没赚到什么钱。2004年5月,同学许勇军邀我和他去深圳换个环境看看怎么样,于是我俩来到深圳,到这里才知道工作比南京还难找。我们跑到了职介所。工作没找着,两人先后反被骗去400多块钱。再加上坐车,睡觉、吃饭都得花钱, 一个星期后,我哥俩一起仅剩壹佰块钱了。再找不到工作就危险啊! 一天,我俩又到另一家职介所再去  相似文献   

20.
人也是产品,人才市场上卖什么?卖人。由于人才的价值不一样,所以人才的价格也不一样,因此,要像经营企业、经营产品一样去经营自己的人生。我们知道,企业要定位、产品要定位,同样,人也要定位,定位就是凸现个性,体现差异。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感悟,使我逐渐认识到: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物质产品供过于求,知识产品供过于求,唯独真正的思想产品是供不应求的,于是,我开始以思想定位自己,并开始了由自发到自觉的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