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代价”是客观事物、尤其是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的必然现象。合理的代价是事物发展和进步的一个内在的、必然的环节和必要的前提。在深入改革开放的今天,研究“代价”问题日益显得迫切和意义重大。笔者在《论代价》(载《文汇报》1987年9月18日)中,曾对代价作过初浅的探讨,本文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两年前在《网络与信息》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论人类第三次革命》,那篇文章实际上酝酿了很久,是很多年遐想的“小结”。  相似文献   

3.
于平 《江南论坛》2006,(2):58-58,63
静静的红河静静地流……令人联想到因肖洛霍夫的笔触而举世闻名的《静静的顿河》。但据我的阅读经验,当一部艺术作品“静静地”向它的读者或观众敞开之时,它其实蕴藉着烈烈的悲情和深深的痛楚。作为一个充满着悲情和痛楚的故事,由无锡市歌舞团创作演出的民族舞剧《红河谷》并不是“原创”的。但事实上,要以舞台的有限空间和舞者的有限“语言”去复述电影《红河谷》的博大和邈远。无论从空间的营构还是从语言的叙述来说都绝不亚于“原创”的艰辛。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是语用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因的特点是复制和传播。《围城》作为近代小说的典范,以其语言的魅力博得广大读者和专家的喜爱。在《围城》中,一些成语,俗语等经典语句被直接套用,甚至有些语言通过变异成为语言模因,并通过重复和类推两种形式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5.
"言事相继"的特点使《左传》的叙事语言很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春秋以来形成的"雅言"的体现。《左传》的叙事语言就是在雅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是历代文人学者所推崇的典范。在《左传》文本中,主要体现于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实验,研究词汇重复理论在阅读理解考试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应用重复理论可以提高阅读理解答题的速度和准确度,但是这种提高在程度上是有限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语言水平,阅读技巧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斌 《江南论坛》2004,(1):44-44
本刊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近日在宁揭晓,由无锡市选送的11个项目获三等奖,获奖项目数量在全省各个地级城市中居于首位。这些获奖成果分别是:《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论》(吴林海、吴松毅)、《中国大运河史》(陈璧显)、《联有论》(华定谟)、《老子帛书校注》(徐志均)、《语言得体艺术》(郑荣馨)、《国有企业模拟民营企业运行》(黄胜平、马奇凡)、《苏南模式的创新》(王家骏)、《书法解释学》(楚默)、《小说的人体语言》(蔡崇武)、《医院管理新论》(易利华等)、《提高无锡综合竞争力研究》(喻国荣等)。无锡社…  相似文献   

8.
再论国有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答《评非国有化论》何炼成《当代经济研究》今年第2期发表了丁堡骏写的《国有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评非国有化论》一文,对该刊去年第5期发表的拙文提出了尖锐的批判,极尽攻击诬蔑之能事。我认为,批判越尖锐越好,但攻击诬蔑不足以服人,...  相似文献   

9.
财经人语     
《经贸实践》2013,(6):4-5
张维迎:什么是最强大的政府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最强大的政府不是权力不受限制的政府,而是权力受到限制的政府,这就叫有限政府。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说要把权力关在笼子里面,这个笼子是什么?我觉得只能是《宪法》和法律,其他的东西都不会成为这个锁住权力的笼子。那么,《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如果真变成权力的笼子,那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宪政体制。  相似文献   

10.
读《我看〈善恶论〉》存疑──请教陈影观先生黄江平拜读了1995年第11期《经济师》所刊登的陈影观先生撰写的《我看〈善恶论〉》,在此之前,笔者尚未看过王珏先生的《善恶论》及刘冬先生的《善恶论读后感》。这里不是对人性论发表见解,而只就陈影观先生的文章(以...  相似文献   

11.
“论十二大关系”是对《论十大关系》的继承和发展董京泉撰文指出,江泽民同志"论十二大关系"是对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的继承和发展。他说,毛泽东1958年3月10日在成都会议上指出:"十大关系中,工业和农业,沿海和内地,中央和地方、国家、集体和个人,国...  相似文献   

12.
引言 :不得不坦率地展开争鸣了我在去年第 3期的《高校理论战线》上发表了《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要有科学的态度与思维方式》(以下简称《方式》)一文 ,其中兼对晏智杰教授否定和批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主张“要素价值论”、“供求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等观点 ,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读者可以查证 ,我在论文中是力求以摆事实讲道理的平和语言进行商讨的。全文中没有一处使用晏智杰教授的观点是“错误”的一类字眼 ,也没有用过他对马克思的理论观点有所“曲解”的词句。我是有意避开这类用语的。而且 ,我在商榷文章中表明 ,如果晏智杰教…  相似文献   

13.
凡勃伦(T.B.Veblen,1857~1929)是上世纪美国最富洞见的经济学家,不仅有幸影响了一批有影响的经济学家,而且其学术价值也日益受到重视。事实上,凡勃伦在1918年正式创立了制度经济学,为制度主义奠定了哲学和理论基础,从而成为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还出版了11本具有长远影响并获得世界性声誉的著作,如《有闲阶级论》、《企业论》、《现代文明中科学的地位》、《工程师与价格制度》、《不在所得者和现代商业企业》等。  相似文献   

14.
历经近15个春秋的艰辛努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为期不远了,但如果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各行业将引入全面的竞争,我国的银行业也是如此,银行业的开放应服从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六项基本原则和金融服务协议,而目前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是有限的,与服务贸易总协定及新的金融服务协议的要求相距甚远。为此,我们必须深刻分析我国银行业的现状和问题,明确我们将承负的义务和将付出的代价,研究出我国银行业创新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斑羚飞渡》是著名作家沈石溪先生创作的文学作品,描述的是他在1969年到西双版纳插队时,与当地农民狩猎时目睹到的情景。文中用惊心动魄的语言,描述“近百只斑羚面对狩猎队枪口的威逼下,宁死不屈,以牺牲半数老年斑羚为代价,越崖而逃。每一次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所有制──兼答于光远同志在《关于“社会所有制”》一文中提出的有关问题丁建中经济学界的老前辈于光远同志在最近发表的《关于“社会所有制”》一文的结尾说:他对社会所有制的探索已有十多年,“现在可以有把握地下某些判断,但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这是很自...  相似文献   

17.
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读者可能很难想到,遇罗克的《出身论》仅仅是说出了一些现在看来属于“常识”的问题,在30多年前竟会引起人们那样强烈的感情冲动和社会轰动,不是激烈反对就是坚决支持。而且,为了捍卫常识,作者遇克罗竟然要付出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因此,只有对“那个年代”的背景有所了解,才能“读懂”遇罗克,才能理解这以生命为代价的文字的意义,才能认识到这一“常识”之作在中国当代思想史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8.
科学出版社最近修订出版了李小建教授的专著《公司地理论》,作者从微观角度分析企业(尤其是大型公司)空间问题,颇有特色。 第一,作者将公司的空间行为、空间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侧重点来研究公司的管理与发展,很有新意。他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的研究特点,在全面分析国际相关研  相似文献   

19.
燕南芝庵的《唱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声乐专著,论及了金元时期流行的曲种、名目、结构、宫调和演唱技术等一系列问题,为我们现今研究元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本文通过对《唱论》的解读,以期来探讨元曲在当时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0.
行政执法机关为了实施法律,必须调动大量的社会资源,付出巨额的成本和代价。行政执法成本投入不足将严重制约行政执法的水平和效能,因此必须加大对行政执法成本的投入。在有限投入的情况下,加强对行政执法的成本控制,提高有限成本的使用效率,是强化行政执法应当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