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2011下半年经济增长仍具有较强的内生动力,四季度随着物价涨幅回落和政策紧缩力度减轻,经济增速将企稳回升,"硬着陆"的风险很小。本轮CPI同比高点将在今年年中出现,下半年通胀将略有回落,全年通胀应可控制在5.2%左右。受贷款增长放缓、外汇占款继续快增但对冲力度较大和货币乘数持续较低等因素影响,下半年信贷增长将继续平稳回落,货币供应增速将延续放缓态势。货币政策总体基调维持"稳健",但收紧力度会有所减弱,准备金率、利率运用频率明显降低,信贷总量维持偏紧格局但存在局部、适度放松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通胀是当前国内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2010年11月CPI已飙升至5.1%,大大超出市场预期。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价格上涨的压力。从2011年发改委设定的4%的CPI价格调控目标来看,2011年物价还有持续上涨动力,货币发行过量、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热钱炒作共同作用导将致商品价格上涨。国内宏观调控任重道远。央行行长最近也就市场争论不休的货币超发问题做了回应,加息的两难决策溢于言表。未来的政策将会在防通胀和稳增长之间寻找平衡。可以预见,关于通货膨胀何时结束的讨论会贯穿全年,2011年的经济形势仍然被看好,而抗通胀仍是2011年经济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3.
通胀是当前国内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从2011年发改委设定的4%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控目标来看,2011年物价还有持续上涨动力,货币发行过量、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热钱炒作等因素共同作用将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国内宏观调控任重道远。可以预见,关于通货膨胀何时结束的讨论会贯穿全年,2011年的经济形势仍然被看好,而抗通胀仍是2011年经济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4.
李燕飞 《证券导刊》2011,(37):18-18
9月宏观经济数据是决策者对经济增速下滑容忍值“增”,”减”的重要依据。总体而言.我们认为9NCPI通胀率将与8月持平.增长仍会在紧缩政策调控下继续温和放缓。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我国经济在总体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增长势头出现放缓迹象,与此同时,推动此轮物价上涨的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通胀压力依然较大。这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困难,如何在防通胀和促增长之间取得平衡将是下半年监管层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从金融运行数据来看,在持续的流动性收紧政策作用下,我国货币环境正  相似文献   

6.
2011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在一系列紧缩调控过程中,对资金的宽松度极为敏感,收益率在一次次的加息过程中不断上行,仅在2011年4月份调控预期趋弱、资金面出现宽松的情况下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行情。而2011年6月创新高的物价以及一系列紧缩调控政策使得债券收益率出现了快速上涨,债券市场的拐点是否就此到来或者仍将呈现振荡格局,...  相似文献   

7.
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增长低于9%的可能性不大,经济适度放缓也是政策调控所期望的结果,因此应该继续把治理通胀作为政策调控的重点当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释放了两个信号:一是经济增长在放缓,除了投资加快之外,工业生  相似文献   

8.
王铭峰 《银行家》2011,(9):68-72
国内宏观调控的历史比较2011年以来,为应对通胀的上行,货币政策基调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同时调控当局也采取一系列的紧缩性政策来进行宏观调控,比如房地产限购、汽车限购等。在这些政策措施下,经济环比增长开始逐步放缓,通胀过快上行的势头也得到一定的遏制。但通胀上行的压力犹存,到目前的时点上,我们仍需要正确评估当前的宏观调控力度是否足够,紧缩政策是否需要继续延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不宜调控泡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认为:当前一方面是要服从经济大局,以持续微调的紧缩政策代替强行调控政策,以此来体现中央银行对待资产价格泡沫的政策意图。与此同时,密切加强市场跟踪,加强对欧美市场动荡的研究,一旦美国衰退的苗头及时燃起,我们随机应变,一改紧缩的面孔,及时放松银根,以增加对投资活动的激励,维持正常的金融运转关系,此方为上策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上证指数下跌14.31%,深证成指下跌9.06%。上半年股市在信贷增速放缓及楼市调控中大幅下挫26.82%。三季度宏观经济实现较平稳减速后,在PMI先行指标拐头向上、加息打开通胀预期等因素推动下,大盘急升至3186的年内高点。之后由于通胀压力趋增、货币政策回归常态、楼市紧缩依旧等被迫向下震荡盘整。  相似文献   

11.
《证券导刊》2011,(41):21-21
反弹仍将持续 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长回落至潜在增长附近,通胀将快速下降,政策放松预期也将变得日益强烈,市场反弹有望延续。至于反弹幅度,由于此轮政策放松的预期较6月底那次更为真实,因此,反弹的幅度也应高于6月底的行情。  相似文献   

12.
尹中立 《金融博览》2012,(14):20-21
始于2010年的这一轮房地产调控,已经对当前的中国经济产生了紧缩的效果。因此,很多人认为,要实现“稳增长”的目标,应该放松房地产调控。各地房地产调控的“微调”已越来越多见诸报端,住建部对扬州购房奖励政策的背书更鼓舞了各级政府,各地纷纷跟进。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底线,似乎正在慢慢被突破。  相似文献   

13.
周景彤 《国际金融》2010,(10):26-29
由于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全球通胀形势存在变数,世界经济前景并不乐观。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外需疲弱、政策调控和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形势总体谨慎乐观。预计全年GDP增长9%左右,比  相似文献   

14.
《证券导刊》2010,(29):71-71
二季度,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非常复杂,从国内来看,经济刺激政策逐步退出,政府对房地产等行业强有力的调控政策出台,使得市场对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期持续增强;从国外来看,欧洲主权债务危  相似文献   

15.
在面临通胀压力和经济增长风险加大的环境下,猛烈的紧缩政策有可能会导致宏观经济快速向下,因此货币政策需要把握好调控力度和时机  相似文献   

16.
加息预期仍在 预计未来一两年内,结构性电荒还会延续,干旱的延续推动5月份食品价格的上涨,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也加大通胀压力,通胀压力仍未解除,央行在公布数据前后加息的可能性仍较大,经济形势尚不明朗,政策放松还未见迹象(南方)。  相似文献   

17.
在愈加严峻的通胀形势、不断收紧的货币政策、持续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和迅速浮出水面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隐忧等负面因素的作用下,近段时间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国外唱空中国经济的鼓噪愈加嚣张。中国经济真的会硬着陆吗?  相似文献   

18.
路勇 《新疆金融》2010,(3):26-38
<正>一、一季度我国经济金融主要特点2010年1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开局。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工业生产进一步加速;国内外需求持续复苏,经济增长动力更为平衡;货币信贷增速放缓,调控政策效应显现;通胀水平和压力总体仍然保持温和。  相似文献   

19.
王虎 《证券导刊》2011,(14):15-15
由于美国经济复苏步入正轨,为了避免引发通胀,并减轻联邦政府的重负,财政紧缩政策或将提上日程。但是,由于在紧缩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再紧缩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打击很大,因此,2011年美联储加息的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20.
实现稳增长、控通胀与调结构的动态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稳增长、控通胀与调结构三者相互纠结、较难取舍,但仍应该有一个顺序。笔者认为控通胀应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调结构,最后是稳增长上半年经济增长基本符合政策调控预期经济增长方面:今年上半年总体增长平稳,基本符合政策调控预期。其中,第一季度经济增速9.7%,第二季度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