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跨国并购中的品牌资源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战略性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新趋势。通过积极寻求与外国公司实行并购重组及合资合作,企业既调整了自身经营发展战略,又能获取更多战略资源。其中,企业对被收购企业的品牌资源如何处置和整合,发挥优势品牌的最大效用,已成为跨国并购中的一个难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企业在做出品牌整合方案决策时所考虑的因素及选择条件,从而探索性地提出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品牌资源整合策略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2.
品牌整合是跨国并购后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并购的成功概率。本文基于消费者认知视角分析了跨国并购和并购模式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认知困扰及其产生原因。文章以整合分析、整合表达和整合提升为线索,提出了改善和消除消费者认知不协调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系统研究了迄今为止中国制造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内容与模式,认为除了加强并购的系统性、进行详细的并购前调查外,中国企业要正确分析研究并购双方的资源特征,充分考虑组织文化差异、民族文化差异,正确选择合理、有效、及时、适度与适合自身企业的并购后资源整合模式,提高跨国并购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品牌和品牌整合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并购企业的不同品牌整合策略,完善了企业并购理论,以期对具体实践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并购品牌整合对品牌资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金融风暴引起新一轮的企业并购浪潮。在品牌并购中,品牌整合是企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品牌整合对品牌资产的影响过程,构建基于消费者的品牌整合对品牌资产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提出加强并购品牌整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国家电行业的企业竞争环境恶化,多元化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更具优势,基于完善产品组合的战略目的,我国近年发生了多起家电行业并购案。本文通过对并购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家电行业并购问题颇多,比如品牌差异化难以实现、营销措施不能有效支持品牌差异化战略、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加剧品牌整合难度、品牌整合策略与提升自有品牌之间存在严重矛盾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对我国家电行业的并购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杏 《商场现代化》2015,(3):140-141
在全球并购浪潮中,中国企业正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参与跨国并购。在跨国并购中,人力资源的整合关乎并购成败,而人力资源整合水平及模式的选择又是人力资源整合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对并购的整合水平和模式选择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对蓝星并购安迪苏的案例分析,验证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水平和模式的相关理论,并为中国企业跨国弱势并购实践中的人力资源整合水平和模式选择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的推进,近两年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活动也越来越活跃。然而众多的并购案例告诉我们,失败大都出在并购后的整合阶段。如何面对跨国并购后的整合所带来的挑战是摆在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面前的难题。本文针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挑战提出了改善的整合策略,以期望能对我国企业目前的跨国并购热潮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一、外资并购与民族品牌保护的关系跨国并购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合理行为。不仅国外的跨国公司频频收购我国的民族企业,我国的一些民族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收购他国企业。但是,并购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有效地整合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并购后如何对并购双方的人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企业并购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存在问题的分析,试图提出相应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制造业企业逆向跨国并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制造业企业逆向跨国并购具有获取稀缺战略性资源、重构企业内分工以及增强消费者认同等独特功效,同时也面临缺乏价值链高端环节运作经验、缺乏高级垄断性生产要素和强势企业文化等弱势困境。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发现,具有某些特定的所有权优势、实施"借力"策略和渐进式文化整合有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逆向跨国并购的成功,而预设交易成功、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却使我国部分实施逆向跨国并购企业付出惨重代价。  相似文献   

12.
由于目前金融危机的国际经济环境特点,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要注意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特别是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更为严重的跨国并购风险:政治法律风险、战略决策风险和资本筹集风险。为防止风险,跨国并购要分析东道国的政治法律环境,选好目标企业,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作好人力资源、技术文化整合等。  相似文献   

13.
张峥  韩平 《商业研究》2006,17(16):88-91
企业选择跨国并购作为跨国直接投资方式是受到多种引发因素作用而产生的。而引发因素是由需要产生的,需要是引发因素的动力。但是并不是任何需要都触成为引发因素,只有和需要相适应的外部条件和内部相关条件出现时,需要才能成为跨国并购的引发因素。对跨国并购引发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建立跨国并购引发因素模型,有助于跨国公司对收益成本的预期和对风险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竞争情报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成败得失,挖掘跨国并购行为中的情报需求,弄清竞争情报该如何为跨国并购行为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让中国企业成功实现“走出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效应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商业研究》2006,(3):156-158
银行业的并购在金融业的发展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最近几年令人惊叹的银行并购浪潮中充分显示了这一点。面对国际金融服务领域更加激烈的竞争,为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众多的国际金融集团正在不断地合并、重组,以图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席卷全球的银行并购潮,正在促使全球银行业发生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机床制造企业所进行的14次并购大多取得了成功。本文在总结现有并购成功因素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对我国机床制造企业这14次海外成功并购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案例研究,以期对我国其他制造企业的海外并购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利用Logit模型对企业并购的税收影响进行实证研究,认为税收因素对我国企业并购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并购中存在获得潜在税收收益的动机。在构建企业并购的税收监管体系时,要关注企业并购的税收动机以及税收因素对税收监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Cross-border acquisitions via takeover bid are possible, but cross-border asset mergers within the EC are no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roposed European Company as the means to cross-border merg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