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象征人类学是当今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的前沿和影响很大的理论流派之一,但是这个流派所奉行的核心概念很抽象,加上相关的著作读起来比较艰涩,容易使初学的人感到难以把握。因此,有必要作一个比较通俗且系统的介绍,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能够把握象征人类学流派。  相似文献   

2.
人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的象征世界里.象征的表现手法有三类:象征物、象征符号、象征事象.文章就它们在婚俗中的表现和意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韩卫娟 《黑河学刊》2010,(1):141-143
品牌消费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消费现象之一。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看品牌消费,从自我认同理论来看品牌消费的深层原因,培养理论看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在现代消费社会,品牌借助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也成功地解决了现代社会人的自我认同问题,加上品牌制专业的传播技巧,在这样推与拉的作用力之下,品牌的威力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4.
试论组织文化的有效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Schein的组织文化定义和Hatch的文化动态模型为理论基础 ,对组织文化中“外显”与“象征”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讨论了组织文化中的外显和象征之间的辩证关系 :象征一定是外显 ,而外显并不一定是象征 ;外显和象征之间存在着一个象征化过程。然后 ,文章对象征化过程进行了阐述 ,并且认为象征化过程就是一个以外显为媒介的沟通过程。这个过程对管理者塑造、引导、改变和管理组织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朱行浩  陈啸  程诚 《科技和产业》2022,22(12):159-162
基于云POS平台采集的零售市场消费数据对零售户和消费者进行初步画像,确定店铺零售行为、消费者购买力及品牌偏好,在用户画像的基础上与工业企业建立品牌营销策略及数据传输通道。以云POS平台及微信公众平台为媒介实现将目标消费者从线下往线上引流,推动构建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零售户共同服务消费者的营销新模式,以实践助力品牌营销精准化、数字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市场上融入中国元素的全球品牌产品为测试对象,研究文化认同对购买可能性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表明,文化认同显著正向影响品牌本土象征价值,品牌本土象征价值在文化认同对购买可能性的影响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同时,真实性偏好正向调节文化认同对购买可能性的间接效应,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文化认同对购买可能性产生影响的第二阶段。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首次引入文化认同作为解释中国元素有效性的前因变量,以及品牌本土象征价值的中介作用。同时,结合真实性等相关研究,引入真实性偏好以解释不同细分市场的效应差异。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跨国公司要想利用中国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来提高其全球品牌的竞争力,关键在于要让中国消费者感知到其全球品牌的本土象征价值,并区别对待真实性偏好不同的细分市场。  相似文献   

7.
契诃夫的经典名著《套中人》,象征的运用帮助作品从对生活现象无情的痛斥上升到对生活哲理的感悟。契诃夫对象征的运用是由点及面,由表面到本质进而深入到社会的生活政治层面。从象征某一个人,某一社会现象到象征社会的这类人,乃至整个社会,层层深入,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探讨并非针对员工的消费者不道德行为(CUB)与员工服务破坏的关系,以及道德认同在其间的调节作用。选取企业员工305人,用并非针对员工的消费者不道德行为量表、消费者人际不公平量表、道德认同量表和服务破坏量表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在控制了消费者人际不公平的效应后,CUB仍然会引发员工的服务破坏;2CUB与内化道德认同、象征化道德认同对服务破坏的影响存在三元交互的关系:当个体的内化道德认同较低时,CUB与服务破坏的关系受到象征化道德认同的调节,象征化道德认同越高则个体在遭受CUB时反而越是倾向于从事服务破坏行为,但是象征化道德认同的这一调节效应并不存在于内化道德认同较高个体中。得出了CUB是引发内化道德认同较低的员工的服务破坏的风险性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陈佳燕  张洁  杨海 《魅力中国》2011,(2):281-281
本文目的在于从文章的象征中理解《城堡》这篇文章。《城堡》在文学史上地位举足轻重,研究也自然显得重要,它集中了卡夫卡的思想情感和天才预见。本文对文章内容、结构分析,从象征的不确定性、以荒诞象征现实、无处不在的象征三点出发阐述对文章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名家名篇为例,先阐释了象征艺术手法的涵义,并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予以区别。接着论述了运用这种艺术手法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着重以示例的方法阐述了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时学习运用象征艺术手法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璟 《北方经济》2006,(5):50-51
心理学在研究消费行为方面的最新理论——行为生命周期理论(BLC)将自我控制融入个体跨时选择理论中。将个体看作一个组织,既是有远见的计划者又是近视的行动者,两者冲突的结果体现于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中。本文首先指出消费者个体存在的自我控制,其次建构了计划者与行动者的无限重复博弈模型。并对影响计划者和行动者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研究的意义及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幸福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状态,在消费过程中,人机交互消费体验对于消费者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老字号品牌的人机交互消费体验显著正向影响购买意愿及幸福感;消费者幸福感对购买意愿有积极影响;消费者幸福感在老字号品牌的人机交互消费体验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中发挥积极中介作用;顾客预期负向调节老字号品牌的人机交互消费体验对消费者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老字号品牌企业促进顾客融入,增强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张璟 《北方经济》2006,(10):50-51
心理学在研究消费行为方面的最新理论--行为生命周期理论(BLC)将自我控制融入个体跨时选择理论中,将个体看作一个组织,既是有远见的计划者又是近视的行动者,两者冲突的结果体现于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中.本文首先指出消费者个体存在的自我控制,其次建构了计划者与行动者的无限重复博弈模型,并对影响计划者和行动者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研究的意义及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消费资本论"的提出,到近期《消费资本论纲》的出版,本土消费者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它们一致认为:消费者是创造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应该参与商品利润的分享,因此,企业应该把消费者的消费视为对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  相似文献   

15.
嫁妆作为人类社会的调解与控制机制之一,有着多重社会和文化意义。通过追溯苗族嫁妆的历史变迁,解读嫁妆类型所折射出的丰富的文化象征意涵,可以看出嫁妆对于女性的流动与身份建构及在新家庭地位确立和自我认同的建构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品牌原型的理论基础、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品牌认知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们对消费者品牌认知仍缺乏整体性的理解.品牌原型理论为完整理解消费者品牌认知,揭示品牌资产的来源和形成机制,提供了更具一般性的理论和方法,并可拓展当前以联想网络理论为主导的消费者品牌理论分析框架和概念基础.本文回顾了品牌原型的理论基础、概念定义和研究现状,并从品牌原型的理论建构、意义和测量、形成机制和作用机制等方面阐释了有待未来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美国罗杰姆·戴维·塞林格的经典之作《麦田里的守望者》写作的象征手法。塞林格在创作中无论从主题的建构,还是到细节的刻画都独具匠心。《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青年苦闷无聊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本文从象征手法的角度切入,重点对作品中的潘西中学、纽约街头等环境,红色猎人帽、悬崖等意象所蕴含的多重含义进行解读,以期对当代文学的创作和当代青年的成长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逐渐从量的消费阶段到质的消费阶段进入情感体验消费阶段,人们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在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的过程中,传统营销理论指导下的企业营销实践活动越来越难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许多跨国公司在开拓中国市场的过程中成功地运用和实施体验营销策略,将体验与品牌相结合,使其品牌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并形成顾客品牌忠诚.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建立了中华老字号品牌资产激活路径模型,模型从基于企业的视角和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含有历史品牌资产挖掘、新品牌资产注入和品牌关系改善三个变量,并联系既有老字号品牌成功运作经验和相关实证研究指出在当今企业和消费环境下老字号品牌资产激活的较优路径选择。文章还讨论了研究结论对老字号的营销借鉴,并揭示出研究结论对中华老字号品牌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逐渐从量的消费阶段到质的消费阶段进入情感体验消费阶段,人们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在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的过程中,传统营销理论指导下的企业营销实践活动越来越难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许多跨国公司在开拓中国市场的过程中成功地运用和实施体验营销策略,将体验与品牌相结合,使其品牌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并形成顾客品牌忠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