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柏杨 《商业时代》2012,(27):122-124
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建筑业市场势力,结果发现我国建筑业市场势力较弱,技术进步率较低。同时分析发现我国建筑业规模较大的几个企业市场份额较大,而中小规模企业竞争激烈。建筑业企业分布结构不合理,导致了建筑业技术进步率和效率均较低。我国的建筑业进入壁垒较低,导致了建筑业的过度进入,从而加剧了建筑业的竞争,导致利润率下降。文章最后根据结论提出建议,认为我国建筑业应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建筑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
建筑业与经济增长存在紧密的联系,我国建筑业在发展过程中对新的经济增长点影响明显。合理分析当前我国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问题,可以更好的认识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科学制订发展策略奠定了基础。我国建筑业只有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实现真正的跨越发展.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卢玉桂  卢月莉 《商》2014,(34):260-260
本文以2012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规模以上建筑业企业单位数为基础,运用PPS抽样的代码法对总体各个单元进行编码,并在此基础上用等距抽样方法抽取了10个样本地区,以此估计2012年我国建筑业总值,并给出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实证分析表明:该抽样方法得到估计值与真实值较为接近,真实值落也在置信区间内。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的现状1.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的发展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贯彻“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方针,我国一部分国际工程承包商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进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截至1997年底,累计在境外签订承包劳务合同71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84亿美元,累积外派劳务150多万人。1997年,我国国际承包商完成国外营业额40.8亿美元,占全球国外总营业额的3.7%。就总体来讲,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的企业竞争力逐步加…  相似文献   

5.
对外承包工程是外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中国的竞争优势是相对的,同欧美大型国际承包商相比,劣势非常明显,无论是科技含量和资金规模均处于不利地位。ENR排名第一的瑞典SKANSKA公司2002年的营业额相当于中国39家公司营业额总和的2.26倍。在225家国际承包商中,前10强公司均被欧美国隶分割。中国公司80%的市场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地区,同欧美市场无缘。目前,中国能够在境外承揽5000万美元以上大型项目的企业凤毛麟角。上海外经企业列入ENR的排名更是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6.
陶睿 《商》2014,(1):66-6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在我国日益地呈现出规模,企业发展地越快、规模也就越大,也在当前财务管理模式下的问题日益的突出。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建筑业财务管理的现状,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建筑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宋晶 《江苏商业会计》2009,(4):22-24,25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建筑业的影响 (一)海外业务受到的冲击,风险加大 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建筑企业海外业务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实体经济,境外一些工程因资金短缺纷纷缓建、停建或压缩投资规模,不仅对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造成很大困难,甚至对在建的海外项目也产生了直接影响。如:因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造成一些国家政府支付能力不足,对在建项目的正常实施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参与调研的中国国际承包商在非洲设立本土化机构的平均数量为10家;84.85%的样本企业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将促进当地发展作为本土化的战略目标;样本企业在非洲的平均员工本土化雇佣率为70%,绝大多数参与调研的本地员工对工资待遇和薪酬福利表示满意;样本企业与当地企业合作的中国国际承包商的比例为92.42%;受访社区居民对中国国际承包商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表示满意的比例为92.06%.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下我国建筑业的海外市场面临严峻形势.金融危机下我国建筑业开拓海外市场的策略有:把目光瞄准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研究各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把目光瞄准刺激建筑业的国家;加强项目的汇率、利率风险管理;实行企业联合,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增加周期短、趋势性和战略性投资.  相似文献   

10.
沃尔玛是起源于美国的世界性的连锁企业,于1962年由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在阿肯色州成立。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从一间普通的零售店发展成为蝉联世界前三甲的零售业领头羊,它的发展模式对于我国零售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现阶段,我国的本土零售企业在经营模式上和国际零售巨头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我国最大的零售企业百联集团一年的零售额是250亿美元,而沃尔玛一年的零售额为3580亿美元。华润万家单店销售额在2165万元人民币左右,而沃尔玛单店销售额从未低于1.7亿元。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门店含金量差距悬殊。无论是企业总体效益,还是单店的零售额,我国零售企业与跨国零售企业之间仍存在巨大的规模差距。因此,深入探讨和了解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策略,吸取沃尔玛的经验教训,对我国超市及零售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连锁超市业蓬勃发展。超市已成为我国零售业广泛采用的新型业态。从1994年起.我国连锁超市业年均增长速度为70%左右。根据商务部改革发展司的调查.2005年上半年中国连锁企业继续稳步增长。全国前30家连锁企业2005年上半年销售额为2365.3亿元。1;比2004年同期增长29.9%。从总体来看.上半年前30家连锁企业销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7.99%.与2004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其中销售额超过1D0亿元有5家。超过50亿元有17家,分别比2004年同期增加3家和6家。2004年上半年排名第30位的连锁企业销售额为21亿元,而本次排在第30位的连锁企业销售额已经达到28亿元。从增长幅度来看,今年上半年前30家连锁企业销售额和店铺数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29.9%和21.2%,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幅有所回落。而纵观全局。超市已逐渐成为主力业态。超市(包括大型超市和仓储会员店)的销售额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占30家企业总销售额的48.7%,店铺数增长了19.5%。另外从2004年全国前30名商业连锁企业经营情况统计可以看出连锁超市在连锁企业中的主力军地位.前三十强有一半是以超市为主营业态的.并且均在销售额和店铺数上保持着极快地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2.
中建总公司作为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以完全竞争性的建筑业和地产业为核心业务,活跃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 中建总公司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建筑企业集团和最大的国际承包商。从1984年起连年跻身于世界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行列,2000年名列第19位,且位于全球十大房屋承建商之列。  相似文献   

13.
徐亮  陈志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3):137-138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分析建筑业的就业状况,并指出建筑业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相关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保持建筑业从业人员的适度规模、重视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保障、加强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建筑业就业健康发展的若干对策,以期在提升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其对就业的贡献能力。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介绍了虚拟经营概念,然后结合建筑业的行业特点和我国建筑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表现,阐述了建筑企业实施虚拟经营的必要性,并对建筑企业如何实施虚拟经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国务院《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政策的刺激下.近两年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国际市场份额快速上升。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10年我国造船完工656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7523万载重吨.手持订单19590万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的43%、54%、41%,均位居世界第一。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造船大国.但是与造船强国相比,我国船舶工业在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结构、生产效率和船舶配套产业等发展方面仍然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6.
建筑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SBM-DEA模型和2000-2009年的数据评价了中国建筑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和其分解情况,结果发现中国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但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其中规模效率下降的非常快.因此,有必要提高建筑业的管理水平,改变粗放式的增长模式,提高劳动投入的技术水平等.  相似文献   

17.
建筑业国际承包工程多处于国外,其收入和财务结算都是通过工程所在国家当地的货币来体现。在当前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背景下,建筑业国际承包工程项目的收支面临着巨大的汇率风险。文章重点从建筑业国际承包工程汇率风险管理入手,提出了防范汇率风险的相关实务操作方法,以期对建筑业国际承包工程企业防范风险,健康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连锁经营之软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家平 《经贸世界》2002,(89):38-39
今年初中国连锁协会公布了2000年中国连锁经营百强名单。从1997年至2000年,百强企业的年销售额平均增长70%左右,发展势头强劲。百强企业的总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近3%。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国内企业不仅缺乏先进技术,而且在经营理念、管理水平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规模上还不够强大,连锁企业前100名的营业总额加起来还远远赶不上沃尔玛一家,形势非常严峻。连锁经营以规模取胜,以商品价廉见长,门店越多,商品经营成本就越低,商品价格就越低廉,就越具有竞争力。我国连锁企业规模不大还表现在连锁经营的门店数量方面。据统计,全国每家连锁企业平均拥有门店仅14家,名列广东省2000年连锁企业销售额第一的深圳“万佳”门店数量只有5家,而发达国家一般的连锁企业也有数百家门店,名企业有上千家甚至上万家门店,销售额达百亿美元。而根据我国上海,广东等地的连锁经营经验来看,一般开业2-3年内达到13家左右的门店数量,公司开始体现规模效益。但是国内多数连锁经营企业网点不仅规模小,而且只有“店”不见“网”,分散经营、成本高、效益低、流量有限,根本无规模效益可言。  相似文献   

19.
郭大虎 《中国市场》2014,(51):81-83
在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机制改革等新形势下,我国建筑业劳务用工制度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已有的劳务用工模式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亟须进行深化改革,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改革建筑业劳务用工制度,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方面,支持建筑业劳务分包企业的发展,完善劳务市场体系;另一方面,鼓励建筑企业直接雇佣劳务人员,承担社会责任;此外,政府、行业协会和建筑企业等应该建立健全建筑业劳务人员培训体系和资格认证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范式(SCP范式),结合转轨时期我国建筑业组织特点,增加产权结构变量,建立了市场结构与产权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SSCP分析框架).实证分析表明,该分析框架对于分析转轨时期我国建筑业组织问题具有适用性.在该框架内,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共同影响企业行为,进而决定市场绩效,市场集中度、公有制经济比重是影响市场绩效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此外对建筑市场的监管也是影响市场绩效不可或缺的因素.根据产业组织理论与转轨时期我国建筑业的特点,为优化我国建筑业组织的产业政策,在市场结构方面,应建立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金字塔型市场结构,扶大扶强,提高市场集中度,培专育小,大力扶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在产权结构方面,应坚决实施"国退民进"战略,加快推动国有资本从建筑业有序退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企业行为方面,应鼓励兼并重组,完善工程造价机制,规范企业价格行为,推动建筑产业技术进步;在政府监管方面,完善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健全市场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诚信体系,健全政府监管协同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