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信息化技术不断地提升,基于此,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发展。旅游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发展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背景下,智慧旅游应运而生,智慧旅游的提出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实用型人才成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智慧旅游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针对培养实用型人才做出了一系列的策略转变,在教学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更加多样化,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针对智慧旅游对旅游专业人才的新要求及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了在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智慧旅游已经日益普及,智能化旅游是旅游行业发展的方向,在智慧旅游背景下,智慧旅游人才的培养也被提上了日程。文章在详细分析了智慧旅游背景下对旅游人才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人才培养需求,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建设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展开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其运用到旅游业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文章概述了智慧景区相关概念,分析了智慧景区的兴起与发展,提出在"智慧+"背景下景区发展对旅游人才的新需求,并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分析了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改革策略,以期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进而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智慧旅游为区域旅游合作提出了新的合作理念、指明了新的合作途径,对有效促进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在智慧旅游大发展背景下深化区域旅游合作是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适合未来旅游业发展需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智慧旅游背景下的区域旅游可以优先进行旅游营销、旅游产品、旅游信息和旅游交通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慧旅游"逐步兴起,并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使人们认识到了智慧旅游的前瞻性。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智慧旅游已经受到政府、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对智慧旅游进行探讨的前提下,分析了"智慧旅游"与"数字旅游"的关系和发展智慧旅游的意义,最后提出我国发展智慧旅游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6.
智慧旅游是"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概念在旅游产业与旅游者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是在新技术浪潮席卷下旅游信息化的升级换代。智慧旅游不是具体的旅游吸引物或产品类型,而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理念与方式。发展智慧旅游,有利于提高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便利性与自主性,提高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管理水平与接待能力,从而使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因此,对"智慧旅游"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全面概括;总结智慧旅游的研究和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智慧旅游在我国发展的具体措施,以唤起学术界、产业界对智慧旅游的关注,促进智慧旅游的健康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旅游创新与旅游人才瓶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洁  陈小燕 《特区经济》2009,(11):143-145
2008年海南省启动了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对海南省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旅游创新也提上了日程。海南旅游业要创新、要腾飞,需要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队伍。但目前海南旅游创新受到了人才瓶颈的制约,为此需要建立相适应的旅游人才开发机制,在教育、培训、激励和引进人才方面着手,以全面提升海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自由贸易港建设为海南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对高素质旅游人才的要求不断增加,然而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旅游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矛盾也更加突出。以USEM(subject understanding, skills, self-efficacy, meta-cognition)就业能力模型为基础,从学科理解力、技能、自我效能感、元认知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并利用SPSSAU数据处理软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的旅游类行业新需求为向导,对海南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梳理,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的旅游类行业新需求为导向,将USEM模型嵌入旅游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创新专业课程改革,优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行业发展需要和认可的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9.
复合型人才是符合市场需求的、符合时代发展的产物。文章以旅游管理专业为背景,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创新性培养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大力发展智慧城市的背景下,作为智慧城市子系统的智慧旅游也在全国绝大部分城市中开展建设工程。但是由于尚未有一套成熟的建设理念与引导机制,结合生态位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构建了基于多维超体积理论的智慧旅游导向的内蒙古城市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共33个三级指标。旨在为内蒙古智慧旅游趋势下的城市旅游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旅游业正迎来变革的春天。据不完全统计,散客占到北京旅游游客总数的91%,自助游与散客游已然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这种趋势下的游客对更加便捷的个性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服务需求将骤增,以服务游客为核心的"智慧旅游"应运而生。智慧旅游对于旅游资源丰富而旅游产品开发不够完善的内蒙古来说,将会是一个缩小与沿海等城市旅游发展差距、促进旅游服务提档升级的时代性机遇。同时,对于大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构建高品质旅游产品而言,智慧旅游与内蒙古"8337"发展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旅游院校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与旅游企业的需求之间总是出现较大的脱节,这说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问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以培养目标明确,开设专业与课程相符;不断创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以适应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产业不断朝体验旅游、智慧旅游以及智能旅游方向迈进,对于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甘南而言,应当积极地融入进"互联网+旅游"发展浪潮中去,从而促进自身旅游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文章通过阐述"互联网+"特征内涵,分析当前甘南州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互联网+"背景下甘南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甘南旅游产业有序健康发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虽然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但仍有许多地区处于贫困的状态,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河北省乡村旅游扶贫的现状,指出其在旅游扶贫的过程中存在着乡村旅游基础薄弱、缺乏旅游专业人才、旅游产业链不健全等诸多限制性因素,并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提出了河北省今后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若干路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吴丹 《特区经济》2011,(11):178-180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通过阐述低碳旅游的概念,分析了低碳旅游背景下旅游供应链的特点,提出构建以旅行社为核心企业的低碳旅游供应链的四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依托全域旅游,通过"旅游+"融合发展理念,创造出适应全域旅游特征的旅游新形态,从而丰富旅游内涵,促进其相关产业发展,提升社会经济综合发展。从行业与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切入点,重点提出了各相关产业的融合构建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17.
加强区域旅游产业服务意识 创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及现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结合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转变教育理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优化师资结构和建立互赢运行机制等方面,探讨创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智慧旅游的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是旅游景区经营权管理的实践和"全景栾川"的理念相结合的产物,是"栾川模式"和"全景栾川"的继承和发扬,是适合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县域旅游新模式。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的基础是智慧旅游体系,模式的实现途径是景区回购,核心内容是"五位一体"管理、全域发展、"五位一体"融资模式和全域智慧旅游。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的智慧化是乡村旅游适应时代变革及技术发展的趋势。在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阐述乡村旅游社区智慧化建设的意义,厘清智慧乡村旅游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规划、人才、服务、技术、政策等方面提出构建智慧乡村旅游社区的保障体系,以期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旅游+"战略是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也为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指明了方向。文章以南京为例,分析南京研学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旅游+"发展背景下南京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以期为提高南京研学旅游产品质量及游客体验等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