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4月23日在天津举行,会议主题是"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天津市原市委书记、天津市企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德占,中央候补委员、天津市政协主席邢元敏,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李德成,天津市副市长王治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杨伟民,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许达哲,神华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喜武,  相似文献   

2.
科技企业孵化器最早被引进我国是要充分发挥它对先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功能,培育更多自主创新型企业,增强我国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我国也的确对于微观企业主体和企业家的培育收到一定的成效,并且得到较快发展。而今,我国经济建设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在此过程中,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功能就日益显现出来。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的培育,从而推动城市产业的升级。  相似文献   

3.
与以往的理论分析和个案研究不同,本文以国际代工特征显著的江苏省昆山市为例,利用制造业出口企业的调查数据总结了其转型升级的成就,并从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了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可能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价值链升级能减少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对外需市场依赖越小,企业越容易转型升级;企业规模的扩大并不能促进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反而会使企业陷入对国际代工模式的路径依赖;技术创新强度与出口倾向和附加值水平都显著负相关,说明创新能力提高固然可以改变制造业企业过度依赖出口的局面,但可能要发挥长期效应才能有助于价值链升级;工资水平对附加值和出口倾向影响的显著性水平都较低,说明价值链升级可能弱化了要素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低碳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也被正式确立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本文从资源依赖状况、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增长情况、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就如何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融入绿色低碳理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盛革 《改革与战略》2013,29(4):105-109
文章认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是发展先进制造业。模块化价值网理论能够为传统制造企业向先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路径和运作模式。在产业模块化背景下,多数传统制造企业是处于价值网低层的模块供应商位置,其成长路径表现为:从价值网低端的模块供应商向模块系统集成商再向系统规则设计商的纵向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转型的启示     
《浙江工商》2008,(3):28
温州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许多企业都像当初的诸建平一样在渴望着转型,从诸建平的成功转型,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有助于很多还在摸索中的温州企业主:  相似文献   

7.
正国内外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表明,区域产业技术平台建设十分重要。近年来天津市产业技术平台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研究平台的公共性难以发挥、层次较低、政府投入不足和人才短缺。针对这些问题,需采取整合现有平台、完善运行机制、增加政府投入和加强人才建设等措施。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是产业技术创新,而产业技术创新需要一个运行良好的产业技术研究平台。目前天津市的产业技术资源比较分散,需在政府指导下进行整合,建设高效的产业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8.
正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机制中,技术的创新是其核心,而技术、市场、政府、利润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其中,技术、市场、政府是外部驱动因素,利润与企业家创新精神是内部驱动因素。由此可得到这样一条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创新驱动机制,即:内部驱动因素+外部驱动因素→技术创新→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归根结底是由技术创新的内外部五种驱动因素驱动的,下面来分析这五种驱动因素是如何驱动内蒙古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我国传统电力设计企业的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以下简称“中南院”)也进入了向国际化工程公司转变的历史新时期。 持续发展力:转型+升级 近年来,处在战略转型升级时期的中南院,找准坐标,全速前进,在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打造“转型升级版”。院长关业林认为,转型升级是企业做强做优的必由之路,是事关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企业要以转型促进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带动转型。  相似文献   

10.
传统制造业创新能力薄弱,且其过于依赖要素投入,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及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需要对企业数据、市场数据、宏观经济数据等进行综合应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应通过利用工业大数据促使制造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主要包括智能化生产、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开展服务型制造与个性化定制、打造制造业"双创"平台。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从工业大数据专业服务主体、企业与用户联动、政府与组织等方面提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大数据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相关机制的保障作用有利于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路径更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11.
《天津经济》2014,(9):1-1
近日,天津市长黄兴国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万企转型升级行动实施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本市启动万企转型升级行动以来,已推动4312家企业实施了4654项转型升级项目,占年计划的90%以上。其中,有3077家企业已完成了3376项转型升级项目,占年计划的近70%。  相似文献   

12.
寒石 《浙江工商》2010,(6):23-24
借脑:助鄞企产业优化升级 后危机时代,开展校企科技合作洽谈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和科技的“软”支持,加速企业优化升级的步伐,已经成为鄞州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大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3.
在从古典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的过程中,企业家创新与企业组织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企业理论及经济史学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现有文献关于企业成长中的企业家角色变化的讨论为逻辑起点,分析了转型经济体中的企业家组织创新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的本质特征.转型国家制度环境所具有的不确定性特征,使企业家难以形成稳定预期,削弱了企业家"制定新的扩张战略、进而引进与新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的"激励.企业家在主观上无意对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提出要求,最终影响到了企业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4.
浙江在强力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的同时,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尊重市场和产业规律,处理好短期增长和长远能力提升的关系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持续、复杂、艰难的过程,要充分认识到产业转型升级的渐进性和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陈英 《浙江经济》2011,(13):38-39
企业家精神的缺失,使一些企业在转型的道路上步履艰难;在大力倡导转型升级的今天,急需培育和提升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产业》2006,(4):55-55
中国的企业,无论私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大都处于两大背景下:一是转型,一是组织化。这两大宏观背景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所谓“转型”可分为两种,一是业务转型,一是管理转型。业务转型有很多类型,如区域扩张,从局部到区域再到全国;产品转型,从产品到服务;业务价值转型,关注点从市场转向顾客;核心能力转型,从大而全到小而精。管理转型主要包括规模形态的变化,如从车间门店到中大型企业,文化转型,从“老板文化”或“机关文化”到企业文化构建;组织模式转型,从简单架构到组织再造等。  相似文献   

17.
5月17日,2009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主会场大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会议以“信心·使命·责任-全球经济变局下的中国企业家”为主题,号召全国企业家进一步坚定信心,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技术进步,主动担负企业社会责任,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严新根 《北方经济》2012,(15):103-105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中小工业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培育了大量中小企业活跃于工业领域创业创新,有力促进了浙江工业经济发展,提升工业经济活力。但是,由于浙江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也积累了一些结构性矛盾仍然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例如,产业低端、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层次低、以及价格低等"四低"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成为浙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宁波市在解决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问题,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此,我们课题组通过企业家座谈会、考察企业等方式对奉化、宁海、象山三地的50多家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为广大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万企转型升级"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调整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推动天津发展转型、产业升级,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整个经济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也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天津市中小企业量多面广,尽管这些年有了很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企业自身发展,影响了整体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实施万企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万企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创新商业模式是万企转型的关键,创新管理会计是万企转型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障碍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质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表现为企业竞争能力提升,以及企业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提高和品牌做大,从而企业和产业盈利能力得到加强。但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形成了依赖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这种路径由于分权改革的失误,阻碍了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投资融资渠道。本文拟通过分析上海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政府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发育解决企业自身的组织问题和产业之间资源的配置问题,从而带动上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