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Krashen输入理论对教师话语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磊 《老区建设》2009,(16):57-58
教师话语对于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尤为重要。教师话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效果和质量。文章结合二语习得中Krashen的输入理论,提出了正确、恰当地运用教师话语的方法,从而正面影响学生的语言输出,积极推动和促进外语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
语言僵化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语言僵化的发生机制入手,分析了语言僵化现象产生的内因和外因,通过对学习者由于语言僵化而产生的错误进行分析,提出激发学习动机;减少母语干扰和提高对目标语文化涵养三条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对预制语块的习得能够让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产生质的飞跃.本文从预制语块的定义出发,深入探讨了预制语块在第二语言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更好途径——以预制语块为中心的词汇习得,皆在让学习者能够增强信心,更好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4.
李敏 《魅力中国》2010,(35):274-274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母语思维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众多语言学家及心理学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母语思维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既有着积极的影响,又有着消极的影响,既能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又能妨碍第二语言学习者。所以,本文旨在通过二语习得理论来分析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第二语言习得最终目的是语言学习者能够熟练准确地运用语言本身的同时能流利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培养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熟练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创造语言环境,发展交际能力;了解文化背景,正确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6.
语言输出能有效促进二语习得,而教师话语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语言输入,对语言输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当前,教师话语的低效化,影响着语言输出的质量.充分发挥语言输出的作用,改进教师话语在二语习得课堂上的运用,是二语习得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第二语言习得最终目的是语言学习者能够熟练准确地运用语言本身的同时能流利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培养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熟练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创造语言环境,发展交际能力;了解文化背景,正确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8.
黄兰 《黑河学刊》2009,(7):82-83
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作用。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写作体现的不仅是写作者的英语句法和词汇能力,同时它也反映了写作者的英语的社会语用能力。应对汉英两种语言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进行对比。英语学习者只有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异,才能在写作中的语篇层面,自觉地遵循英语的思维特点整理思路,达到英语写作中词汇、句型、语篇的完美组合。  相似文献   

9.
没有输出的二语习得过程是不完整的。单一的可理解输入无法使学习者成功地习得应有的语言产出能力。输出可以使学习者更多地注意语言形式 (特别是语法规则 ) ,检测假设的真伪 ,思考和分析元语言的功能 ,提高语言的流利性。外语教育必须引进语言输出 ,才能更快更好地培养和提高说与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言习得过程是指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于儿童的语言习得有着一定的影响;此外,性别角色和文化符号都对儿童习得有重要影响.要提高儿童语言习得的水平,就要注重文化因素的培养、教育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输出理论是指在学习第二门语言遇到问题时会促使我们进一步学习这种语言的理论。正因为意识到了学习时遇到问题,学习者就会改善它的输出,从而学习有关这门语言的新知识。尽管苏安宣称这种输出并不是第二语言知识获得的唯一途径,但在语言产生的相关大脑活动中,输出理论促使了第二语言的学习,它有别于输入理论,却又可以加强输入。本文在介绍了苏安的输出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这一理论对英语口语和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萍 《理论观察》2006,(6):122-123
第二语言的学习一般是指已经掌握了母语的人对另一种语言的学习。S.D.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五大假说”揭示了第二语言学习的机制。这“五大假说”包括:(1)习得-学得假说;(2)监控假说;(3)输入假说;(4)情感过滤假说;(5)自然顺序假说。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外语课堂教学有很多有益启示,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改革起指导作用,使有限的外语课堂教学更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3.
张庆刚 《魅力中国》2009,(21):208-208
本文尝试在统一竞争模式框架下解释操汉语类语言英语学习者的空论元非对称性。认为英语"主语非空"和"宾语非空"的线索可靠性不同,母语对两个线索的干扰程度不同,英语书面语中的谓语动词屈折语素的存在以及语言材料多而语言实践少的学习特点是导致操汉语类语言英语学习者的空论元习得非对称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纪全艳 《发展》2010,(2):133-133
人们在学习和掌握外语时,经常要经历一个“自觉到不自觉”的过程,即先要借助本族语的表达方式和思维,然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逐步改用外语表达方式和思维。在外语教学课堂环境下,学习者的母语对外语的习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母语的语言形式和结构经常也会不知不觉地迁移到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当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理解和学习迁移知识并掌握对应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语言学习机制(LAD)和语言习得辅助系统(LASS)之间的冲突与关系探讨了语言输入的重要性。通过探讨母亲语言的特征、重要性及其弊端展示母亲语言对儿童语言习得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公认的现代语言学之父,他为语言学这门学科确定了研究的对象。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是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和"言语"两个概念,为英语学习中的口语教学提供了指导思想,对于提高教师口语教学水平和第二语言学习者自身口语水平及其语言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地探讨了外语习得的理论,从语言习得者获得言语能力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言语习得三段说(语言的输入,语言的形成和语言的输出)。由此,引出了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即学习者要有持久的兴趣;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打好语言基础;要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风土人情;要多参加语言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影响儿童母语习得的三类变量即语言环境、认知过程及内在语言习得机制及其对成人外语教学的启示,认为在成人外语教育中合理应用这三种变量,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提供适应其认知水平的最佳语言输入类型,可以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付慧 《魅力中国》2014,(26):165-165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是检验英语学习者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且是关乎学习者成绩的重要标尺。从当前的英语教学来看,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不足,这是英语学习者写作能力欠缺的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将从输入与输出的角度探讨英语学习者写作能力的不足,并且提供一些提高写作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粤方言是汉语的一支,广泛地使用于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海外的华人社区,以广州话为标准。港澳同胞经常给人留下以英文流利的印象,因此许多人认为粤方言学习者在英语语音方面不存在母语迁移现象。其实,这是因为英语对于香港人和一部分澳门人来说是第二语言,而对于生活在中国内地的人们来说,英语是外语。因此,同样是操粤方言的人在英语语音习得方面是有差异的。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母语迁移会对第二语言习得造成很大的影响,粤方言在辅音上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比较明显,而元音负迁移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