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SWOT方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优势在于我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金融市场体系相对稳定、居民和非居民对人民币国际结算需求明显;劣势在于境外人民币流通渠道有限、金融市场发展不够、企业选用人民币结算存在障碍。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与境外金融机构合作,深入挖掘目标客户需求,充分利用政策创新业务,防范跨境业务风险,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朝经贸合作深入开展,中朝间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不断推进。根据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对朝贸易、投资企业调查显示,中朝跨境人民币结算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对企业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对中朝经贸合作开展情况,跨境结算方式和主要货币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现阶段中朝跨境人民币结算存在的问题以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分析了跨境贸易结算的背景、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开展跨境业务结算的现状,着重从商业银行、国内外企业、国家宏观政策制度设计以及国际经济金融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约束因素,最后从跨境结算的监管服务、支付体系建设、人民币回流以及出口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国际收支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以来,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但当前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面临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偏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结构失衡、银行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不强、企业缺乏结算货币选择权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为此,应优化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业务和区域分布结构,把握"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增强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能力,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路径为视角,基于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对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现实必然性和历史可考性,且须在遵循国际货币职能递进的假设下分阶段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现实考察亦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了人民币的跨境和国际使用,拓展了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渠道,促进了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实证分析进一步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显著的影响,人民币互换和离岸人民币存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宏观政策、金融环境和企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全国推广后,为了解该业务的开展情况,外汇局酒泉市中心支局对辖内涉外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涉外企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意愿强烈,但由于受试点企业审批时间长、手续复杂,结算流程和相关手续过于繁琐、电子信息化承接性不强,融资性结算业务相对缺失等因素的影响,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在酒泉市开展缓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收付差额的产生与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现收付差额是由于我国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对人民币结算的接受程度不同、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市场地位不够强,以及跨境套利操作自从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那么,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是否意味着,人民币不仅用于国内交易结算,同时可以在国际担当计价和交易货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否可以规避国内企业的汇率风险?就此类问题,记者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晓欣进行了对话。  相似文献   

9.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是人民币走出去的第一步。随着内外部条件日益具备,个人也将逐步允许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本文分析了个人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开展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主要原则,从加强个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区分不同业务种类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等方面,分析研究了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是人民币"走出去"的第一步。随着内外部条件日益具备,个人也将逐步允许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本文分析了个人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开展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主要原则,从加强个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区分不同业务种类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等方面,分析研究了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1.
渣打银行内地法人银行8月31日宣布,渣打(中国)已获批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并完成其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交易。这是首家外资银行获准为中国试点企业担任结算行以及为海外参加行担任代理行。其付款方为上海大型国有企业百联集团.收款方是其位于香港的贸易伙伴,后者在渣打银行(香港)开设了贸易结算账户。这意味着外资银行可以通过其内地法人银行进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  相似文献   

12.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于理办法出台后,在先遭受冷遇的情况下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结算重要货币之一,标志看人民币已经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本文就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带来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黎科  金超 《中国外资》2010,(24):30-30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于理办法出台后,在先遭受冷遇的情况下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结算重要货币之一,标志看人民币已经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本文就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琏来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回顾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背景及理论研究,分析外向型企业及银行开办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将面临的问题,提出贵州农行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币的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提高贸易融资产品和人民币衍生品创新能力,推动贵州农行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和国际化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到世贸组织后,国际性贸易逐渐增多,国际结算中美元和欧元的强烈震荡和下滑趋势,使国内结算银行和企业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中国经济近年来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人民币具有坚实的存在性,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较高的地位。在银行国际结算规则下,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需要与国际经济形势密切联系,通过对国际贸易的充分认知,明确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重点,促进商业银行更有效的进行结算工作,保证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资讯     
《金融博览》2010,(17):14-15
人民银行就做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配套工作发布通知 为了配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拓宽人民币资金回流渠道,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允许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香港、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等三类机构,以人民币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这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近期的又一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支华 《浙江金融》2013,(9):4-7,17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中资企业避免汇率风险、保证资金安全、实现国际结算便捷与独立,提高国际信誉发挥了重要作用。跨境贸易结算中出现的部分企业的套汇和套利活动随着国内金融改革的完善而下降,大多数企业参与结算主要出于真实的贸易结算需求;长远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符合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未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仍将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需要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如,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提高银行业金融服务水平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为企业提高国际化水平和竞争水平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2004年香港的银行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等有关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离岸人民币业务和服务品种日渐丰富,跨境人民币流动总量大幅剧增。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向纵深发展,为有效防止国际资本对内地金融市场的直接冲击,适应国际金融环境的动荡起伏,建立跨境人民币资金监管体系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民币的国际使用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经常项目下人民币跨境使用比重不断上升,人民币跨境融资渠道和离岸人民币市场进一步拓宽,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接受度大大提高.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统计,2015年12月,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五大外汇交易货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民币金融业务、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但我们仍应看到,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阻塞因素.本文从国际结算货币决定因素的角度展开分析,着重研究当前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业界大事     
《中国金融家》2011,(2):18-19
人行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 人民银行于近日发布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的银行和企业可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