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林 《中国广告》2006,(2):94-97
2005年对于中国报业的经营者来说是极其艰难和困惑的一年。“下滑”、“衰退”成为表现困境的关键词,“报纸消亡说”、新媒体的“颠覆”更是在业界引起巨大的震动。这些无法回避的事实显示出中国报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报业发展的转型期,它孕育着报业发展中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因此.2005年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拐点”。  相似文献   

2.
2004年至2006年,中国报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报业整体上获得了长足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到空前的战略高度,为中国报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报业真的衰退了吗?看到去年整个中国报业的发展数据,相信很多人都会这么问。自从2005年报业的寒冬论、拐点论出来之后,我们满眼所见似乎都是被唱衰的报业,不论从广告,不论从发行,不论从印刷,不论从影响力……然而,相比于欧美报业,中国报业风景这边正好、中国报业还大有发展空间、中国报业正处于快速上升期的说法自2009年起也不绝于耳。这并不  相似文献   

4.
侯明廷 《广告导报》2007,(10):116-117
正当2005年中国报业集体“抗寒”时,一家以报纸为对象的专业网站中国报业网“顶风而生”。面对中国报业前所未有的困难,以报业为主要目标群的中国报业网会生存下来吗?时间就在这疑问中从指间流过。三年过去了,报业网到底发展怎么样呢?又是如何为报业服务的?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报业网总裁黄菊芳。[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姚林 《中国广告》2007,(2):54-57
2006年的中国报业处在发展的转折期,广告市场持续低迷,读者市场被新型媒体分流的趋势更加显著,自2004年以来的低潮依然持续。但是,报业已经探寻到创新和走出困境的方向,这就是全新的“数字报业”。未来几年将是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型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吴锋 《中国报业》2010,(7):28-30
2010年是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开局年,也是下一个60年的起始年。中国报业以怎样的心态和怎样的视角看待这一年的经营管理战略,对报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中国报业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到达一个新的“节点”——以报业规模、普及程度、办报水平和盈利能力等指标来考量,中国报业已经越过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期,  相似文献   

7.
段新洒 《广告大观》2008,(1):109-110
中国报业经历20年的高歌猛进之后,以2005年为“拐点”,停下了持续多年的上升脚步,进入一个抛物线般的下滑轨道。报业界的诸多人士感叹,“现在我们不是在比谁活得好,而是在比谁活得长。”传统报业出现了发展的桎梏,为了摆脱这个困境,各大报纸媒体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塑造和培养品牌形象的道路,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其中,报纸广告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邹远 《广告大观》2007,(6S):107-108
在全球报业面临日益老化和下降的行业趋势下,中国报业也无幸免,不得不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现实。2006年绝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报业的“寒冬期”到了,各报社广告收入要么增幅减小,要么下降。面对这样的情景,众多专家认为报业经营到了“拐点”,我们赞成这种观点。我们认为不同时期报业应该有不同的经营策略。“寒冬期”的到来,是因为行业面对突如其来的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汽车、房地产等支柱性广告行业,以及面对互联网和手机时代的竞争时,中国报业还没有找到适应这个时期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报业》2008,(12):72-72
按照《CTP在中国》的统计,报业CTP在2008年出现大幅度增长,是2006和2007年同期的3倍以上。是什么拉动了CTP在报业的普及速度?报业在2008年又面临什么情况呢?  相似文献   

10.
报业真的衰退了吗?看到去年整个中国报业的发展数据,相信很多人都会这么问。自从2005年报业的“寒冬论”、“拐点论”出来之后,我们满眼所见似乎都是被唱衰的报业,不论从广告,不论从发行,不论从印刷,不论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姚林 《广告大观》2006,(5S):5-5
2005年以来,中国报业遇到的困境已经引起了业界极大的关注。对于导致报业困境的原因大家基本形成了共识,对于走出困境的方向似乎也找到了途径,这就是经营创新、产品创新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05年报业遭遇经营拐点后,发展数字报业就成为传统报业的最优先选择,但与数字化探索的热情比,数字报业发展成效还乏善可陈。正如管理学家德鲁克说的,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争,而是商业模式之争。我们认为,当前数字报业发  相似文献   

13.
陈刚 《广告大观》2006,(3S):5-5
2005年以来,报业成为中国媒介中最为关注的焦点。虽然报纸的下滑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报纸种类中表现的程度不同,但滑坡的总的趋势是确定的。新媒体无疑对报纸未来的发展会造成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现有的市场框架严重束缚了报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韩丹  杨阳  车思漫 《中国报业》2014,(10):29-30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报业的扩张规模越来越大,中国报业作为信息传播产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本文紧密联系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报业的发展状况,对全球化对中国报业的影响进行探讨和阐述,提出了中国报业应对全球化发展的战略,希望能够实现中国报业发展探究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窦宝国 《中国报业》2009,(12):21-22,39
一、我国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报业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总体说来中国报业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阶段,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具体的问题如:中国传媒业与报业市场秩序混乱;中国报纸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绝大多数报纸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也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我国报业集团和国外报业集团的差距巨大;  相似文献   

16.
在技术革命的大环境下,中国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模式来破解困局。从2005年开始,跨媒体扩张就成为媒体的一个战略重点。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传统报业与新媒介不断融合,报纸网络版、手机报、有声报、新闻网站等媒介形态相继出现,报业与电信、广电、互联网等媒介产业的融合渐次展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报业》2008,(12):26-26
本期“报业辉煌30年”征文栏目,我们选择刊登了4篇应征稿件。 郑保卫、祁涛撰写的《30年报业改革与发展——以新闻工作改革和制度、市场与技术的变革为视角》,较为全面地回顾了30年来中国报业在业务改进、制度建设、市场发展、技术变革四个方面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并且从中总结出了报业改革发展的特点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一、四川报业发展概述 作为中国都市报的策源地和探索媒介股份制道路的试验基地,四川报业的生存与发展实践对中国报业改革具有特殊的实验价值和标本意义。1995年,四川成都诞生了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1999年,催生了第一家借壳上市的跨媒体公司——以《成都商报》为依托的博瑞传播,由此开创中国报业资本结构多元化之先河;  相似文献   

19.
虽然互联网络勃兴和读者资源、广告资源持续流失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高悬报业头顶十几年,导致中国报业生存空间逐步缩小,但迄今为止,报业似乎依旧是中国传媒业中颇富生机和活力的一大板块。尤其是经历了2005年“拐点”以来报业的坚挺发展,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20.
吴锋 《广告大观》2009,(2):94-97
对于中国报业而言,2008年可谓“喜忧参半”:所喜者,受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和改革开放30周年等喜庆事件的牵引,报业迎来了百年一遇的发展机遇。所忧者.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报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劳动法》的实施导致报业经营人力资源成本攀升;新闻纸大幅涨价导致报纸运营原材料成本大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