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在中西部,同为大城市,可是重庆所有报纸的广告总额不及《成都商报》,利润总额不及《华西都市报》,八九家都市报发行总量不及《楚天都市报》。就是同城媒体相比,重庆报业广告收入既比不过电视,也不及户外广告。人们不禁要问,重庆报业怎么了?有人说重庆报人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
报业焦点     
本期报业焦点,我们关注都市报的发展。1月11日,本刊参与承办的华西都市报创刊15周年暨首届中国都市报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都市报风风雨雨经历了15年  相似文献   

3.
广西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南国早报》,作为广西报业第一大媒体。近年来迅速进入全国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行列。而全国创办最早晚报之一的《南宁晚报》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意识到。如果只单一强调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是不够的,加强晚报的可读性、实用性、平民性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自1995年1月《华西都市报》创刊至今,都市报已经走完了整整12年的生命历程。在这一轮回中,都市报从无到肓.从弱到强.从边缘逐步走向中心,书写了中国报业史的辉煌一章。怎么强调它对中国报业甚至整个传媒行业发展的意义与价值都不算过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中国报业好消息不少,譬如随着7月1日《西藏日报》变身彩报,中国所有省级日报从此彻底告别了黑白印刷时代。又譬如,在全球报业发展陷入低迷时,中国报业走势较为独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一位官员表示,按照新闻纸的消费量统计,中国的日报消费量事实上已居全球第一,更不用说在7月世界报业协会年会上公布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上,中国仍有25家报纸上榜。  相似文献   

6.
彭剑  娄汝壮 《中国报业》2009,(12):51-56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1995年1月1日创办的《华西都市报》,被誉为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开启了“都市报时代”,并引领中国都市报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华西都市报》创刊的15年,是中国都市类报纸发展历程的缩影。目前,《华西都市报》已成为中国西部发行量、影响力、覆盖面都排名前列的综合性日报,日均发行量超过100万份,广告收入连年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地市报业     
《中国报业》2009,(10):52-52
本期“地市报业”,我们择发3篇来稿。 其中,有两篇来稿是谈提高报纸舆论引导力问题的。一篇是刘世树撰写的《围绕中心做文章贴近百姓创精品》,另一篇是刘文泉撰写的《在创新中提升都市报的舆论引导力》。前者以湖南湘西《团结报》所积累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地市党报提高舆论引导力的途径和方法;后者以湖北例门晚报》的实践与探索,讨论了都市报提高舆论引导力的措施和手段。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谈到了“创新”——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管理。看来这是摆在地市报面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不论是地市党报还是都市报。  相似文献   

8.
2002年3月,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城市购物导报》创刊,开启了成都生活服务类周刊市场的先河。2004年初,成都的生活服务周刊市场遂然出现大井喷。2月26日,由四川出版集团主管的《新潮》生活周刊更换新东家,改版包装后再次破壳而出;同一天,《成都商报》主办的《先锋——居周刊》面世;4月16日,《城市购物导报》在并入《华西都市报》之后又一次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成都读者的面前。之后的几个月,两大周刊基本占据成都周刊市场,在发行、价格、内容上都进行着如火如荼的竞争,大有一决雌雄之势。  相似文献   

9.
报纸,尤其现代报纸一般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平民化的品位和风格,即适合家庭中识字的各个成员;二是报纸的价位低,老百姓可以自己掏腰包订阅或购阅。以1995年四川报社创办的《华西都市报》为代表的一批都市报异军突起,成为90年代中国报业市场新的风景线,是我国报业一支生龙活虎的生力军,被新闻界誉为“都市报现象”。  相似文献   

10.
《广告导报》2006,(10):137-138
《南方都市报》在管理中树立品牌战略 《南方都市报》是广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类大型城市日报。作为开启广东报业一代风气的新时代新主流媒体,《南方都市报》十分重视报业经营管理,一贯奉行“企业成功、读者成功、报社成功”的“三赢理念”,在中国的新闻史和报业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1.
《华商报》、《成都商报》等国内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以服务某个城市读者为主的都市报看到了自身立足之地以外的发展机会,难抑跨地区扩张的内在冲动,以不同形式开始向外发展。资源总是向有利可图的地方流动集聚,这正是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内以市场为中心配置资源的原则在中国报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报业》2012,(9):77-77
经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中国报业》刊期自2011年起由月刊变更为半月刊(京新出报[2010]848号)。《中国报业》从2011年1月起在原有月刊(现为《中国报业》上)正常出版发行的基础上,每月正式出版一期《中国报业》(下)。《中国报业》(下)秉承《中国报业》杂志长期以来形成的风格和品位,定位于“报业传媒及相关领域的学术理论研究”,以期搭建学术研究的理论平台,为业界和学界交流互动起到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中国传媒业理论研究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报业》2008,(12):26-26
本期“报业辉煌30年”征文栏目,我们选择刊登了4篇应征稿件。 郑保卫、祁涛撰写的《30年报业改革与发展——以新闻工作改革和制度、市场与技术的变革为视角》,较为全面地回顾了30年来中国报业在业务改进、制度建设、市场发展、技术变革四个方面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并且从中总结出了报业改革发展的特点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报网融合的效应:都市报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个世纪末,伴随着中国社会的立体转型和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1995年创刊为起始标志,都市报异军突起,短短三五年问,《楚天都市报》、《燕赵都市报》、《华商报》、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通过列举数据,得出了2005年中国报业经营开始抛物线般下滑的结论。以全球报业衰退为背景的中国报业广告颓势并非偶然。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中国报人的不懈思考和辛勤耕耘虽无法阻止中国报业延续2005年的低靡状态,但仍保持住了报业总量的增长,这表明,无论如何,中国报业仍旧在上升中曲折地前进。通过盘点探索出新一年报业发展的方向和拯救报业的良方是本文的意义所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报业》2012,(11):84-84
经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中国报业》刊期自2011年起由月刊变更为半月刊(京新出报[2010]848号)。《中国报业》从2011年1月起在原有月刊(现为《中国报业》上)正常出版发行的基础上,每月正式出版一期《中国报业》(下)。《中国报业》(下)秉承《中国报业》杂志长期以来形成的风格和品位,定位于“报业传媒及相关领域的学术理论研究”,以期搭建学术研究的理论平台,为业界和学界交流互动起到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中国传媒业理论研究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报业》2008,(5):77-78
《海峡都市报》自1997年10月1日创刊以来,发行量、广告量保持在福建报业的领先地位。和全国其它纸媒一样,《海峡都市》近几年也遇到同质媒体的竞争和新兴媒体的挑战。严峻的经营形势,促使报社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做强本地报业,积极介入新媒体,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报业》2012,(12):77-77
经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中国报业》刊期自2011年起由月刊变更为半月刊(京新出报[2010]848号)。《中国报业》从2011年1月起在原有月刊(现为《中国报业》上)正常出版发行的基础上,每月正式出版一期《中国报业》(下)。  相似文献   

19.
吴锋 《广告大观》2009,(2):94-97
对于中国报业而言,2008年可谓“喜忧参半”:所喜者,受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和改革开放30周年等喜庆事件的牵引,报业迎来了百年一遇的发展机遇。所忧者.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报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劳动法》的实施导致报业经营人力资源成本攀升;新闻纸大幅涨价导致报纸运营原材料成本大增;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报业》2012,(10):82-82
经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中国报业》刊期自2011年起由月刊变更为半月刊(京新出报[2010]848号)。《中国报业》从2011年1月起在原有月刊(现为《中国报业》上)正常出版发行的基础上,每月正式出版一期《中国报业》(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