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类交际由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组成,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和外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外语教学中非语言交际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改的要求,教师应加强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和应用,在外语教学中增强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人在跨文化交际时对相同的交际对话会有不同理解与诠释.据统计,人们在实际交际中只有7%是通过语言交际实现的,38%是通过发声(声音的大小、轻重、高低和节奏)来实现的,而55%是通过非语言行为(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实现的.肢体语言、副语言以及语言替代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方式,也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跨化交际越来越广泛,为了成功地进行跨化交际,克服因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冲突,有必要认真研究非语言交际,培养跨化非语言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彭龙 《中国外资》2011,(24):212-212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信息的载体,非语言是语言交际的补充,在信息传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关系着商业交往的成败,如何理解和实现非语言交际是英语商务参与者的必修课。本文对商务英语交往中的非语言交际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应注重双向文化知识的导入与传授,注重培养语言学习者双向交流的能力,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敏感性,从而使语言习得符合其规律并充分发挥语言教学的有效性,为顺利实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跨文化交际提供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交际可分为两种类型:口头型和非语言型.他们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语言交际常被忽略.  相似文献   

7.
语言正负迁移是翻译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翻译实践中语言迁移现象的分析,提出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外文化传统及思维模式的差异是学习者掌握翻译策略的前提,相关语言的正负迁移对译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赵松 《中国外资》2010,(16):218-218,220
语言正负迁移是翻译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翻译实践中语言迁移现象的分析,提出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外文化传统及思维模式的差异是学习者掌握翻译策略的前提,相关语言的正负迁移对译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外语教育界,普遍认为衡量现代外语人才的重要标准是看他们是否具有文化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于跨文化交际学的引入,外语教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可目前日语教学仍是以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为主,文化因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得不到重视.借鉴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并通过参考中日跨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提出在日语教学基础阶段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与内容.  相似文献   

10.
吴茜 《中国外资》2009,(8):221-221,223
交际可分为两种类型:口头型和非语言型。他们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语言交际常被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