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庆远镇的韦某经营煤炭生意,因生意资金紧缺,韦某打算向银行贷款融资,但因为贷款的金额较大,加上没有任何抵押,银行没有批准贷款。于是韦某找到好友蓝某,请求蓝某用房屋来进行抵押。蓝某与韦某感情很好,便爽快地答应了,用自家房产为韦某到银行办理了为期一年的15万元的抵押贷款。  相似文献   

2.
金融     
《房地产导刊》2014,(1):17-17
正中信银行房抵贷最高可达评估值九成据悉,该产品通过抵押房产获得融资让客户手中的不动产"动起来"。贷款额度最高可以达到抵押评估值的九成,期限最长30年。据介绍,该产品通过抵押盘活房产,就能满足按揭购车、装修、教育、医疗、旅游等家庭消费需求。贷款使用时办理便捷,30万元以下还可选择刷卡自助支付,还款后贷款可用额度自动恢复。在中信办理房屋按揭的客户及房产抵押客户、全款购买期房的客户、无贷款现房客户均可申请。  相似文献   

3.
杜华 《中国房地产》2006,(10):73-73
2000年9月23,某制衣厂的业主郭某和王某签订书面协议:制衣厂将已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的《房屋所有权证》(记载有房屋他项权利内容)交给王某保管作为担保,王某借款40万元给制衣厂。2001年3月,制衣厂申请该《房屋所有权证》遗失。市房地产管理局(以下简称房管局)在制衣厂登报公告权证遗失、声明作废,并还清抵押贷款、他项权利注销的情况下,为其补发了《房屋所有权证》,并办理了房地产抵押登记,抵押权人、贷款额均不变。2004年8月,王某以房管局对制衣厂的遗失补证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为由提起行政诉讼。此时,制衣厂已终结破产程序两年,业主郭某也于两年前死亡。对此案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王某与房管局补发给制衣厂的《房屋所有权证》的具体行政行为没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王某的原告主体不适格,无权提起行政诉讼。第二种观点认为,房管局补发《房屋所有权证》的具体行政行为影响了王某债权的实现,与王某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王某原告主体适格,有权提起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产市场》2011,(12):93-93
2008年7月,王某与A地产公司签订《定购意向书》,购买该公司开发的位于某小区的一处房产,并交付首期房款50万元。在此之前,A公司已将该房产用于抵押,但并未告知王某。签订意向书后,王某便拿到该处房屋的钥匙并顺利入住,因此也并未及时签订正式购房合同,也没有办理房屋产权登记。  相似文献   

5.
平邑县建设局村镇房产所本着为民服务的宗旨,在广大村民中开展村镇房产抵押工作。通过走访和宣传,第一季度共办理房产抵押170余宗,贷款金额1300万余元,  相似文献   

6.
吴江某公司与本市某银行签订合同贷款260万元,并以机器设备、房产作抵押(价值超过500万),另据银行要求将所持的21万股金山石化法人股交给银行质押。该公司在抵押期间及贷款到期后碰到资金流通困难,向银行贷款却遭到一口回绝。因该公司所有有价证券、房产及设备均被银行掌控,无法再向他处抵押贷款,也无法转让其有价证券,该公司只能向私人借款及变卖机器,其中利息及股票损失达12万元。该公司与银行终于“化玉帛为干戈”,针锋相对走上法庭。  相似文献   

7.
李某购买了某开发商开发的商品房一套,并以该预购房屋为抵押物向某商业银行申请了贷款,开发商为李某提供了阶段性担保。同时,李某与贷款银行共同向房屋所在地登记机构申请办理了预购商品房抵押预告登记。由于李某负债累累,其他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对李某房屋进行了预查封登记(即查封时房屋产权尚未登记到李某名下),在房屋所有权登记到李某名下后,贷款银行向房屋登记机构申请该房屋抵押预告登记转本登记(也称正式登记),登记机构以《房屋登记办法》第22条不予登记情形第6款之规定“房屋被依法查封期间,权利人申请登记的”对贷款银行申请作出不予登记决定。此时,贷款银行是否有权要求房屋登记机构办理抵押权预告登记转本登记手续?贷款银行能否享有李某所购上述房屋的抵押权而实现优先受偿?一、抵押预告登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2002年3月,消费“王某”花12.6万元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当时,与房屋开发企业签订《武汉市商品房买卖合同》时约定,先支付46万元房款,其余8万元为银行按揭贷款。合同中规定,2002年5月交付房屋,并在房屋交付后90天内,由开发商办理房屋的产权登记手续。  相似文献   

9.
2008年11月25日,老张一大早就来到银行,想用己购买的凭证式国债存单抵押贷款,来购买当日发行的新国债。老张用于抵押贷款的国债存单是3年前购买的,其票面价值为20万元,到期日为2008年11月30日,年利率为3.24%。也就是说,这20万元国债5天后的到期价值为人民币21.944万元。因为担心银行在国债到期日前再次降息,老张便想到了用旧国债抵押贷款来购买新国债的法子。银行同意办理了这项零售贷款业务,只是按半年期的贷款利率及抵押国债票面金额的90%,贷给老张18万元,老张便在当日购买了新的国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房地产》2006,(6):57-58
山东某市登记机构一位负责人提出:某一单位向信用社贷款,将房产抵押给信用社,并办理了房产抵押登记。信用社贷款到期以后,该单位无力还款。但是信用社在时隔数年以后仍然未行使抵押权。而后,该单位又因借款将同一房产抵押给了一个自然人,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但没有办理抵押权登记。  相似文献   

11.
目前,许多银行都在为商品房预购人办理预售商品房抵押贷款,也称为房屋期权抵押。由于这种抵押的主要依据是商品房预售合同,我们把它称为“合同按揭”。“合同按揭”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2D05年10月,王某、李某同居并一起出资购买了某市一处房屋,以王某的名义签订了合同、办理了各项手续并申请登记领取了房屋所有权证。2006年1月,两人分手,约定房产归男方王某所有,王某给予李某补偿5万元,房屋归李某使用,待李某结婚后或者5年后再将房屋交付给王某。2006年3月,王某与顾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协议,并办理了房产过户登记手续。2D06年4月,顾某要求李某让房未果,  相似文献   

13.
《房屋登记办法》颁布实施后,关于银行与抵押人原贷款的债务履行期限到期后,抵押展期登记业务应如何办理的问题,说法不一。对抵押展期登记的办理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14.
钟瑜 《房地产导刊》2005,(16):69-69
案情简介 某楼盘业主接到法院通知,自己所购房产被查封,因为在开发商在把房产卖给业主前,已与其内部人员恶意串通签订购房合同(以下称前一个购房合同),将房产抵押给银行并已办理抵押登记手续,从银行处套取资金。此后,又将上述已抵押房产重新出售给业主,签订购房合同,再次办理抵押手续。为维护合法权益,业主决定向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15.
在房屋产权变换的过程中(由于出售房产或房主死亡等原因),对房产投资者来说,存在很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未来出售房产时房屋市价与房屋实际价值不对等,从而造成房产拥有者的未来损失。为解决房产拥有者的这一“后顾之忧”,国外作房金融市场上发展了,系列衍生金融工具 (一)反向抵押贷款(reverse mortgage) 反向抵押贷款是一种由住房金融机构按期或一次性贷给房主的债务,这笔债务只有当房屋出售,房主不在该房屋中居住或亡时才偿还。相对于常规的抵押贷款,它之所以“反向的”,主要因为房主是从提供贷款的一方每月得到一笔贷款  相似文献   

16.
潘家永 《经营者》2003,(5):71-71
<正> 律师先生: 东华有限公司是家新设立的公司,由于刚开始经营资金困难,就向当地工商银行贷款100万元。当时由我公司作为保证人,同时由富瑞公司以自己的生产设备(价值80万元)作抵押,并办理了抵押登记。在半年的借款期限届满后,东华公司因经营不当无力偿还贷款本息,工商银行遂要求我公司代为偿还100万元贷款本息。我公司要求银行首先就抵押的生产设备行使权利,实现债权,不足部分由我公司偿还,可银行嫌麻烦不同意,请问,银行可以放弃担保物权而要求我公司承担全部担保责任吗? 某公司经理关新  相似文献   

17.
案例背景:2003年,张先生采用商业银行按揭贷款方式购买住房一套,房屋总价款为60万元,其中60%采用银行按揭支付。2004年开发商向张先生交付了房屋,同年开发商办理了房屋的权属证书并按照三方协议将权属证书抵押给了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8.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住房抵押贷款进行的包装组合,是将一定数量的在贷款期限、利率、抵押房产类型等方面具备共性的抵押贷款汇集重组成抵押组群,经过担保和信用加强,以发行债券的方式(包括抵押债券及由抵押贷款支持、担保的各种证券)出售给投资的融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我国各地房屋登记机构和金融机构办理预购商品房贷款抵押主要是根据《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法》第3条规定进行操作,即预购商品房贷款抵押,是指购房人在支付首期规定的房价款后,由贷款银行代其支付其余的购房款,将所购商品房抵押给贷款银行作  相似文献   

20.
李某购买了某开发商开发的商品房一套,并以该预购房屋为抵押物向某商业银行申请了贷款,开发商为李某提供了阶段性担保。同时,李某与贷款银行共同向房屋所在地登记机构申请办理了预购商品房抵押预告登记。由于李某负债累累,其他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对李某房屋进行了预查封登记(即查封时房屋产权尚未登记到李某名下),在房屋所有权登记到李某名下后,贷款银行向房屋登记机构申请该房屋抵押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