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但过度旅游开发导致西部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退化,甚至遭到毁灭性破坏。传统旅游开发模式往往不重视甚至忽略民族文化保护。泰文提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必须基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对于旅游地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做了总结。最后以玉林都峤山为案例,对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罗颖 《中国电子商务》2014,(16):164-164
在开发民族旅游过程中,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旅游地区的民族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民族文化在被学习以及被模仿的过程中开始发生变化,这就使得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出现了断层.贵州当地政府为了保护当地民族文化,通过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促使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赣西地区的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禅寺、祖庭名山数不胜数,人文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互为补充。本文分析了赣西地区禅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从客源市场的开发、资源的整合、旅游产品的创新等方面提出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化生态旅游的敏感性分析及操作原则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晨郁  谷金明 《商业时代》2007,(20):96-97,105
生态旅游是公认的发展最快的旅游方式之一。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文化生态旅游中存在的敏感性问题。并试图从需求层次、文化梯度、保护与开发的利益主题等方面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在开发文化生态旅游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殷群 《中国市场》2012,(9):55-56
旅游业的发展给白族地区带来了技术、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也越来越使白族人民认识到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是对本民族文化自觉的全新理解。本文通过对白族节庆民俗旅游的经济效益分析、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策略和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模式,分析促进当地经济效益和文化交流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邛海湿地文化资源的梳理,分析了邛海湿地文化的旅游价值,提出了邛海湿地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类型及其开发的一些意见,希望湿地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能够缓解邛海湿地景区的压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露 《商》2013,(7Z):173-173,130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是近十几年兴起的新兴旅游形式,金秀瑶族自治县属广西七大旅游区之一的“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其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也正是落后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中会经常遇到的难题.因此本课题从宏微观经济层面对金秀县旅游业开发现状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2016,(5)
一般来说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是这个民族的信仰和灵魂所在。民族文化旅游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不可失的一部分,如今发展特色民族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旅游行业的必然,同时也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方法。而黔东南则以发展文明原生态旅游为主体,所以我们要发挥原生态旅游的特色,凭借本身具有的特色抓住机会来大力开发,争取实现经济的迅速提高。本文在原生态旅游开发中主要朝着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对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具体规划、民族旅游特色文化、少数民族旅游特色商品、以及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宣传等方面着手。大力推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宣传少数民族旅游精神文化产品,全面提升黔东南旅游文化的形象,打造一个以少数民族原生态旅游文化为主题并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民族旅游文化圣地。  相似文献   

10.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一般侧重于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后构建旅游开发模式。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多数研究很少站在游客的角度进行。本文尝试采用费宾斯多属性态度模型对游客态度进行调查,并结合生态旅游开发的特点和要求对云南湿地的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宇翔 《中国市场》2014,(51):186-188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一般侧重于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后构建旅游开发模式。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多数研究很少站在游客的角度进行。本文尝试采用旅游心理学中常用的费宾斯多属性态度模型对游客态度进行调查,并结合生态旅游开发的特点和要求对邛海湿地的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贵卿  黄萍 《商业研究》2007,(6):191-194
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在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人才素质滞后的现状。为了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从开发、利用、保护好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促进民族旅游持续发展角度,制定出资源与人才匹配的基本思路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SWOT法分析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设想,设计了6种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3类产品。根据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和次序,整合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旅游资源,形成以湿地文化、历史文化、生态产业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4.
凉山彝区是四川精准扶贫的重点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差,基础薄弱,主要的资源是"山"。本研究项目拟从凉山彝区实际出发,通过林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将林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充分挖掘山区种植养殖资源优势,在国家和地方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指引下,发挥企业主导作用,企业通过自己投资或合作投资进行林竹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和林竹生态旅游市场开发,进而带动林竹种植、加工、林下养殖、生态食品、休闲养生等产业发展,壮大地区经济,大幅度增加凉山地区人民的收入,让人民走上康庄富裕之路,让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湘鄂西地区是白族散杂居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介绍了湘鄂西白族分布的概况,从历史、文化、族源等多层面指出,湘鄂西白族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构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单元,并从聚居度、边缘性、唯一性、地域认同等方面论证了湘鄂西白族在全国白族中占有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5,(7):269-271
加强民族特色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受到了社会上各阶层人民的广泛关注,我国中西部地区民族特色文化突出,自然的生态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近些年在旅游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来说发展水平还是较为低下,民族特色文化与旅游尚未充分融合发展。本文针对民族特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促进民族特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大理白族女性体育用品进行研究,将其开发潜力和优势发掘出来,对其进行开发和营销,并提出大理白族体育用品的开发与营销将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突出民族特色重点体育项目,打造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品牌;利用民族节日的宣传,加强体育产业队伍建设,比赛等营销策略来对其进行大力宣传与营销。  相似文献   

18.
广西相对滞后地区与生态旅游资源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态旅游进行开发,可以促进相对滞后地区持续发展。在界定相对滞后地区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广西区的各地市分为中部相对发达地区、东部相对滞后地区和西部基本滞后地区,同时为各地市的生态旅游资源赋存进行评分。并指出“中多、西中、东少”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是地质地貌特征和产业导向两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19.
白族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拥有浓厚的传统特色,具备实用性和创造性、地方性和民族性。但白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面临缺乏深度和广度;盲目跟风,忽视地方特色;以品尝佳肴为主,文化含量不足;宣传力度小等问题。提出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旅游开发中要突出民族饮食文化;科学定位、凸显白族饮食文化特色;加强品牌建设和文化旅游产品宣传等建议,以促进白族饮食文化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终南山地区的旅游资源特征,将养生文化融入生态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从特色餐饮养生、中药保健养生、地理环境养生、生态健体养生以及情志养生这五个模式入手,探究终南山地区生态养生的开发模式。最后,为终南山地区生态旅游养生开发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