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失地农民利益、提高失地农民就业能力是农民市民化的核心和关键。在对南京市江宁区失地农民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产生原因做了具体分析,进而阐述影响其就业能力的因素,并提出促进其就业能力提升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作为我国农民市民化的一种独特模式,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一致关注。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过程既需要土地制度、就业保障制度等层面的创新,又需要失地农民自身转变生活方式,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3.
"过渡型社区"的概念、生成因素与存在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渡型社区”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社区形态,其形成过程中地方政府发挥了核心作用,并受到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过渡型社区”形成后,面临着失地农民和流动人口的双重压力,带来了不同于一般社区的整合困境,如何突破这一困境,达到“过渡型社区”的良好治理成为学术界亟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农民市民化的背景下,由于城乡社区文化的差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提出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失地农民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的急速推进,城郊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严重,尽管各地市在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是存在层次低、覆盖低、待遇少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建立省级统筹的城郊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成为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存与发展的保障,为农民市民化提供基本保障,适应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首要问题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问题,这成为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农村劳动力在市民化过程中存在哪些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土地和户籍是制约市民化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文献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鲍海君  韩璐 《财经论丛》2015,(10):88-94
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创业意向的实地调查,在失地农民创业意向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失地农民创业意向的关键影响因素;采用ISM分析方法,挖掘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并构建了具有相互关联、层次清晰的影响因素链,以厘清失地农民创业意向影响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了引导失地农民创业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创业意向受性别、成就动机、征地区位、创业行为等5个因素的显著影响。这些因素在整个系统中所处层次不同,且具有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关系。其中,创业行为是表层直接影响因素;创新导向是中间层间接影响因素;性别、成就动机和征地区位是深层根源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及可持续生计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大势所趋,失地农民群体不断扩大,如何使农民的失地后顺利地完成市民化过程,适应城市生活,享受发展成果一直是政府和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人际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失地农民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农民市民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然而在农民的市民化过程中,他们除了受到外在的体制环境的影响以外,还同样地受到自身主体性因素的制约。充分了解和把握这些影响农民市民化的主体性因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并努力清除这些主体性障碍因素,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农民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失地农民社区.由于失地农民社区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其社区治理存在着一定困境.拟从失地农民社区治理主体困境的角度,重点研究治理主体权力困境和能力困境.要突破这双重困境,必须完善失地农民社区治理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社区治理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治理主体增权;同时通过提供有效的服务增加社区治理主体参与机会、参与平台,实现治理主体增能.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我国目前要实现的目标,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征占农村土地导致了大量失地农民,这部分人是被迫式的城市化与市民化,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职业技能,失业率高,产生了一些家庭和社会矛盾,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成为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从世界经验来看,小微企业是解决低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对河南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梁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6):168-168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用土地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失地农民"的行列,"失地农民"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从目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现状入手,挖掘"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2015,(41):55-56
近几年,随着广州的城市中心的扩张和行政区域的调整,特别是从化市和增城市变为广州新区之后当地政府积极推进郊区城市化战略,在此过程中产生了数量较多的农民工和失地农民。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的广州市的增城和花都这两个新区农村富余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农民工进城从而市民化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推进郊区人口市民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时期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的过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单纯雇佣阶段、城市与流动人口逐步认同的磨合阶段和流动人口具有主人翁意识的融入阶段。户籍制度是影响市民化程度的重要因素,但仅取得户籍并不意味着完成了市民化过程,流动人口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在思维的转变才是深层次的市民化。在新的户籍政策推动下,新型城镇化时期市民化的难点集中在内在市民化滞后、城市社会承载力压力增加、如何增强流动人口归属感等方面。对此,提出三个方面对策:完善流动人口的再教育体系,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公共社会服务领域,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实证调查的结果,对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提出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加强失地农民社区的文化建设、帮助失地农民建立多层次的社会支持网络等提高失地农民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商》2015,(44):70-71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重要战略选择,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现"内生增长模式"的关健,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和核心是在人本思想和视角下更加关注农民工城镇化,即农民工市民化,中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不仅仅要探讨农民工以及城郊失地农民的身份与权利等问题,更需要关注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意愿和意识,使其更好地从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真正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为例,对目前已迁聚城市并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主要受个人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及区域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尤以婚姻状况、在城市的居留时间及找工作的困难等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可为推进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及城市化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住进城市。城市融入又被称为"市民化""社会融入"。它包括心理、经济、社会等层面与城市居民达到同一水平。通过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法可以建立起失地农民的评价体系,通过与当地居民的对比参照,分析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江西省上饶市300位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样本,对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进行分析,运用logistic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认为:结婚与否及伴侣所在地、外出务工收入及其他非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有着重要影响。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性别及月收入,而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是否接受技能培训以及工龄等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20.
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考察——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上海为例,对目前已迁聚城市并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主要受个人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及区域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尤以婚姻状况、在城市的居留时间及找工作的困难等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可为推进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及城市化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