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企业股东和管理层追求目标的差异,外部会计准则、权责发生制等因素的制约,契约摩擦、沟通摩擦和信息不对称和传统的公司管理层绩效考核系统指标单一、力度不足等因素,使得不当盈余管理行为在企业中较为广泛,其存在有损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利益。本文针对企业不当盈余管理行为控制的角度出发,从盈余管理产生的动机和当前管理层绩效评价体系的不足出发,探索有效的管理层绩效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2.
从年终考核看绩效管理年终考核是对一年工作的总结。通过考核,各级管理者可以掌握整个公司、各部门及个人的业绩情况,为公司来年的工作提供数据参考。而作为基层管理者,更需要通过考核本身,全面掌握下属的工作业绩,通过更为有效的管理方式,达成部门绩效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也是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改进与提高公司绩效水平。著名的惠普公司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4.
王冰 《民营科技》2012,(12):238-238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绩效沟通则是影响绩效管理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然而,实践中对绩效管理实施效果满意的企业却为数不多,从绩效管理实施的要点分析,未能进行持续有效的绩效沟通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现通过对某房地产公司绩效管理实施的现状分析,详细剖析了公司在绩效沟通方面的具体做法,并分别从绩效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指出公司在绩效沟通中存在的三大误区.最后,借助现代绩效管理的实践,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从公司管理层、企业沟通模式等不同角度提出了进行有效绩效沟通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敌意收购作为公司要约收购的一种形式,是指收购人未与目标公司管理层协商或者未达成共识,面临着目标公司管理层反对甚至采取反收购措施的情况下而进行的收购。它的主要特点是收购者在通过收购目标公司股东手中所持的股份,取代其目标公司的投资者地位而成为目标公司的股东,因此在法律上的效果即引起了股权关系的变更。通过敌意收购,可以更换不称职的管理层来降低代理成本。同时,敌意收购形成了规模经济,产生了协同效应。但是,敌意收购也不可避免的加剧了市场的动荡,它本身是一种中性行为,它只是实现优胜劣汰的方法和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绩效管理作为改进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工具,其本身并不存在好与坏之分,只是看我们如何利用它。吉姆·柯林斯说:"只要训练有素的人在车上,你就不用担心,车一定会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成功的绩效管理注重与企业实际情况的紧密结合,是一个系统性工作,强调持续不断的沟通,不仅重视工作结果,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工具,如何使用对实施绩效管理的主体尤其关键,成功实施绩效管理要把握八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7.
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而平衡计分卡是绩效管理过程中一种新型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在各类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选择与盈余管理均为公司印象管理行为,管理层作为公司决策的主体,其个人特征不仅会影响公司发展,还会影响公司印象管理程度。以2016~2020年沪深A股披露了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偏好特征为切入点,从公司风险资产投资程度与管理层个人偏向层面出发,探究管理层风险偏好与内控缺陷认定标准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管理层风险偏好程度越高,越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同时,为避免盈余管理行为的曝光,管理层在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选择上会更倾向于宽松。在两职合一的公司中,管理层风险偏好对内控缺陷认定标准选择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由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中,管理层风险偏好与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个人绩效概念的多维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必要手段。正确理解和定义个人绩效概念,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上,都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给出了产出绩效和行为绩效的概念,也就是说,在个人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员工做了什么,而且还要看他是如何做的。本文的核心观点是,绩效既应该包括工作的结果,也应该包括达成结果的过程中的关键行为。  相似文献   

10.
参与文化:董事会治理核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的三大误区 什么是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就是解决董事会到底该干什么、董事会如何工作、董事会和管理层是什么关系、董事会到底由什么人组成等问题.但是目前许多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还存在着误区. 误区之一:公司治理上的根本问题是权力问题.公司治理的目标就是为了获得审查控制最高层管理的权力,是为了加强对管理层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公司的绩效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使员工的工作绩效与公司的经营效益有机结合。根据公司自身特点特提出本方案。一、绩效管理理论1、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持续不断进行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就工作目标及达成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我国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财报数据为样本,通过分析管理层是否持股、持股比例、成长能力等因素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研究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问题。实证分析表明,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持股的公司在绩效表现上要好于管理层未持股的公司,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持股比例未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前者受后者的影响程度随后者所处比例区间的变化而变动。研究结论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会影响公司绩效,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程度呈区间效应。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管理层收购(MBO)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目标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手段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因而被财政部于2004年4月发文予以暂停。本文从管理层利用关联方交易把“壳公司”做大、在MBO中争得“定价优势”以及实施MBO后的盈余管理行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同时,将MBO作为实施盈余管理的重要动因来考虑,将会丰富我国盈余管理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管理层融资收购 (management -buyout,MBO)是杠杆收购 (leverage -buyout,LBO)的一种。杠杆收购是一种利用借债或其它融资方式所得的资金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 ,从而取得公司的控制权 ,进而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格局以及公司资产结构的一种金融工具。一般而言 ,利用杠杆收购来重组目标公司的实施主体 ,可以是其他公司、合伙人、个人以及机构投资者 ,也可以是目标公司内部的管理层。当杠杆收购的实施主体是目标公司内部的管理层时 ,一般意义上的杠杆收购就成了管理层融资收购。从管理意义上讲 ,MBO是对现代企业制度 (所有权与经营权…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作为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达到目标和促进员工取得优异成绩的管理方法,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探讨,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现状及作用,并提出改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对策,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管理层股权与公司绩效关系不同研究结果探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波 《企业经济》2004,(5):13-15
自Jensen和Meckling(1976)后,大量关于管理层股权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到的却是不同的结果。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管理层和管理层股权的界定不同、对公司绩效的测度不同、所采用的解释变量不同,将导致不同的管理层股权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在管理层股权是内生变量的情况下,使用单方程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OLS)所得到的管理层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一种伪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管理层收购(MBO)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目标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手段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因而被财政部于2004年4月发文予以暂停.本文从管理层利用关联方交易把"壳公司"做大、在MBO中争得"定价优势"以及实施MBO后的盈余管理行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同时,将MBO作为实施盈余管理的重要动因来考虑,将会丰富我国盈余管理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绩效管理作为改进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工具,其本身并不存在好与坏之分,只是看我们如何利用它。吉姆·柯林斯说:“只要训练有素的人在车上,你就不用担心,车一定会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成功的绩效管理注重与企业实际情况的紧密结合,是一个系统性工作,强调持续不断的沟通,不仅重视工作结果,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工具,如何使用对实施绩效管理的主体尤其关键,成功实施绩效管理要把握八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9.
MBO作为企业杠杆收购融资的一种方式,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层激励等方面被寄予厚望。中国的MBO历史不长,但已成为我国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新途径。本文在阐述MBO的概念和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分析我国开展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并与国外先进经验对比,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绩效管理圈方式相较于常规业绩目标执行方式而言,就是通过年度目标的分解,建立分解式的绩效管理圈,使得目标更加聚焦,资源更加聚焦,行动更加聚焦。一、绩效管理圈的作用1.为什么要引入绩效管理圈?根据公司过往的年度业绩目标实现情况的回顾与分析发现,虽然造成公司绩效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很多,但若从管理过程的角度看,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