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孔     
《英才》2009,(5):12-12,14
荣智健谢幕 4月8日,中信泰富发布公告称,荣智健已辞任公司董事及主席。公司已委任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出任中信泰富主席及蕈事总经理。  相似文献   

2.
荣智健辞任     
4月4日,香港警务处商业罪案调查科对中信泰富全体董事展开调查,警方怀疑中信泰富董事在2007年至2008年签订的外汇合约中做了虚假陈述。在中信泰富巨亏事件中负有领导责任的荣智健决定辞去中信泰富主席一职。据悉,香港警方当天在中信泰富总部逗留约1小时后运走了大批文件。同日,中信泰富董事总经理范鸿龄亦已辞任,范鸿龄在其辞职函内表示,  相似文献   

3.
何春梅 《经营者》2008,(21):28-29
中信泰富一夜之间跌入谷底,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的身价也在一夜之间缩水33亿港元。这位出身名门一路顺水顺风的贵公子,这一次却在“澳元门”前狠狠地跌了一跤。  相似文献   

4.
应玉明 《中国企业家》2009,337(8):20-21
4月8日,老牌红筹公司中信泰富(0267.HK)创始人荣智健宣布辞去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一职,传媒和网民大都感慨万分:新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红色资本家族”居然也避不开“富不过三代”的传统魔咒!  相似文献   

5.
荣智健的离去并非意味着这一红色家族的落幕。留守中信泰富的荣家子嗣已然粉墨登场  相似文献   

6.
吴明 《企业文化》2009,(7):44-45
中信泰富套江巨亏东窗事发后,荣智健曾一度被指责“忘祖训”。对于此时的荣智健来说,“固守稳健、谨慎行事、决不投机”12字祖训再也不能忘却,只可惜为时已晚。如果学学王永庆,也许不是这个结果。  相似文献   

7.
荣智健之鉴     
由于参与澳元期权的对赌,荣智健主政的中信泰富发生了155亿港元的巨额亏损.这位以斐然经营业绩颠覆了"富不过三代"商业定律的"红色资本家"后代不仅因此丢失了中信泰富的最高管理权杖,而且可能面临十余年的牢狱之灾.从30余年商场风雨中走过来的荣智健为何如此惨败?扼腕叹息之余,人们更多的是诘问与思索.  相似文献   

8.
4月,在亚洲地区最大的公司新闻,是中信泰富董事长荣智健在香港宣布辞职,众多媒体的报道基调全是四个字——“荣家谢幕”。一向光环缠身的荣家,在危机降临之际竞得如此公众观感,实在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9.
4月8日下午6时20分,荣智健的座驾驶出他奋斗了20多年的香港中信大厦,在闪烁不停的闪光灯下,67岁的老人一如既往的平和。直到车子开了很远,他才回头看了一下。爱女荣明方、长子荣明杰还在这栋大厦里,但荣家还能否将中信泰富这艘航母控制得如臂使指?  相似文献   

10.
朱雪尘 《英才》2009,(4):56-56
“中信泰富的财务重组已经完成,中信集团公司通过购买15亿美元可转段债券的方式,注资中信泰富公司,以弥补其巨额亏损。注资之后,中信集团公司在中信泰富的股份占比从29%增加到了57%。”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2004,(12)
<正> 就在英国人胡润推出自己的“2004胡润中国百富榜”之后整整23天,11月4日,胡润的老东家福布斯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公布了自己制作的第二份内地富豪排行榜——“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似乎是为了显示自己更加严谨客观、更加有实力,这份姗姗来迟的榜单把榜首的位置留给了荣智健而不是黄光裕。荣智健家族以控股中信泰富14.9亿美元的身价荣登榜首,黄光裕以13亿元、陈天桥以12.76亿元分列富豪榜第二、第三位。  相似文献   

12.
由于澳元汇率的急剧变动,如果说荣智健领导的中信泰富在2008年损失惨重,那肖亚庆领导的中铝的损失比它有过之而无不及。仅仅从市值看,曾经惊动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并购案——中铝并购力拓,不到一年的时间,中铝140.5亿美元并购的股份,已经缩水到了60亿美元。但与荣智健不同,荣的投资失败带来的是人们对他的经营神话破灭的惋惜,  相似文献   

13.
从中信泰富巨亏看内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巨亏始末 为了降低公司在澳大利亚铁矿石项目中面对的货币风险,从2007年起,中信泰富开始购买澳元的累计外汇期权合约进行对冲.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发布公告称,该澳元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因澳元大幅贬值,已经确认155亿港元亏损.  相似文献   

14.
荣智健终于挤进了大陆航空业。拥有16年航空投资经验的中信泰富(0267.HK)终于迈出了参股内地航空业的第一步。投资35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为22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国货航)是国内最大的航空货运公司,该公司也是《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实施后第一家获批的民航合资企业。然而,最先行动投资中国航空业的并不是外资,而是民营资本。2002年8月18日,东方航空武汉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在股份构成中出现了上海均瑶集团这样的民营企业。温州均瑶成为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信泰富事件为例,阐述了其交易失败过程,并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失败的原因:中信泰富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认识不足,没能很好地遵循国际惯例,使投资风险增加最终导致巨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若干应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中信泰富澳元巨亏事件的回顾和分析,讨论了汇率波动环境下跨国经营企业应如何进行避险的问题,总结了中信泰富事件的教训和结论:跨国经营企业首先应该坚持套期保值不走样;其次要改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控制,防患于未然。一、事件回顾中信泰富有限公司(CITIC Pacific Limited,股票代码0267,以下简称"中信泰富")是一家香港证券市场久富盛名的老牌蓝筹公司。2007年,公司全年净利润较前一年上升了31.08%,达108.43亿港元;每股收益较2006年增长30.24%,达4.19港元;每股净资产较  相似文献   

17.
刘建强 《中国企业家》2009,337(8):134-134
王家卫重新剪辑发行了《东邪西毒》的终极版。这时候,中信泰富董事长荣智健也结束了长达半年的煎熬,写了辞职信,等待可能会有的惩罚。这时候,西安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迎来了两年多来上交所的第二次公开谴责,还没有像上次一样表示“我有罪,我没管理好公司”。鉴于荣老板与郭老板一东一西,义部有搞垮公司的不传之秘,故假“东邪西毒”为题以彰其绩。当然,比喻本身不可能周严,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郭老板与荣老板都不能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8.
网文     
中信泰富,从炒矿到炒汇2008年10月27日资源和资本是对休戚与共的兄弟,在经济增长的盛宴之中,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投资曾被视为餐后的甜点,现在,隐藏在甜点中的毒药开始发作。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信泰富的巨亏,中信集团在2008年下半年就已经历巨大考验。然而,这给了中国中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孔丹以及他领导的中信集团很多渡过金融危机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企业之声     
《河北企业》2005,(12):39-39
<正> 中信泰富出资12亿港元入主石钢从有关方面获悉,今年以来一直传说纷纭的石钢股权转让一事终于有了结果。港资企业中信泰富(267.HK)近日在港宣布,以12.82亿人民币(约12.31亿港元)向河北国资委收购石家庄钢铁80%股权,并认购石家庄钢铁新注册资本1.96亿人民币(约1.89亿港元),收购及增资完成后,将持有石家庄钢铁65%股权.这是迄今为止河北钢铁行业最大规模的港资并购案例,石钢将由国有独资企业变身为港资控投。据透露,除中信泰富外,河北国资委及河北众富亦会参与增资,分别认购1.34亿人民币及3.41亿人民币资本,交易完成后,河北国资委及河北众富分别持有20%及15%。股权转让及增资完成后,石家庄钢铁的投资总额及注册资本分别为40亿元人民币及20亿元人民币。今年6月30日,石钢80%的国有股权就在河北省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当时报名的企业只有中信泰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