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金融海啸到底给中国纺织企业带来哪些影响,纺织企业如何渡过危机?国家出台《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纺织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加快调整?澳元、欧元、日元、新元等主要西方货币持续振荡,羊毛及棉花、腈纶价格大幅攀升,纺织原料市场已经复苏?羊毛及棉花等纺织原料配额如何发放才更为合理?将于6月26~29日在四川九寨沟召开的2009年全国纺织原料信  相似文献   

2.
广阔的本土市场给中国软件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正在进行的升级又帮助他们与国外对手们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入世的临近,业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一个问题:进口棉将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调队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洋棉”的涌入不会给国内棉花市场带来很大的压力。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亚太区的一位高级官员认为:只有中国生产商们有能力为自己在世界上找到最好的原材料,他们才会真正在全球化的世界贸易中为自己找到最大的机会。而国内的纺织业界也认为:实现原棉结构的充分调整,将大大地有益于提升中国棉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和在国际上树立高品质的品牌。  相似文献   

4.
中美纺织品贸易6轮谈判都无果而终,给中国纺织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并导致前不久的广交会美国客商很少。中国企业呼吁双方尽快达成协议,以便企业及早安排原料采购(包括棉花),安排生产。面对美国的设限,也有企业呼吁,希望政府采取反限制措施,包括停止进口美棉。如何看待这些问题?10月25日,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前来参加论坛的美国棉花公司高级副总裁DeanBTurner先生。【记者】自1999/2000年度以来,美国棉花占中国进口市场的份额一直在50%至60%之间。请问,美棉出口的优势是什么?DeanBTurner先生:美国是…  相似文献   

5.
实行目标价格改革以后,棉花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国内外棉花市场的联动性会增强,国内外价差将会缩小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内,有利于提高我国纺织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企业的竞争力. 今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在新疆启动,这项改革对棉花种植有怎样的影响,又会对整个产业带来哪些影响?9月22日,国家发改委举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和市场调控”新闻发布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集中回应. “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启动以来,新疆棉花的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国内外棉花的价差在逐步缩小,企业信心、市场活力也在逐渐增强.”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文步高表示,随着这一改革的平稳推进,新年度内外棉花价差预计将缩小至合理区间,有利于减少棉花和棉纱的进口,国内棉花需求有望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中国纺织产业的强劲发展,棉花越来越成为纺织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资源。中国棉花消费量已占到全球三分之一,除了自产棉花外,每年还要从国际市场大量购买。2003年,我国进口棉花87万吨,是2002年进口量的4倍,今年1-7月已累计进口棉花187.77万吨,全年有望突破200万吨。由于中国棉花进口市场的逐步放开,更多棉纺企业开始尝试利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纷纷加入外棉采购大军。然而,由于缺乏国际贸易知识和经验,以及对国际棉花交易规则的不适应等等,也给国内企业带来许多麻烦。去年以来,进口棉花质量问题引起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有关中国企业不…  相似文献   

7.
棉价暴涨、优质棉难买、新疆棉出疆困难……近一个时期以来,棉花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棉纺企业正常生产的最大问题,企业对于棉花环节的诉求相比以往更为迫切,急盼政策施手,以解棉纺企业燃眉之急。而此时此刻,政府在考虑什么?如何看待当前的棉花市场?有哪些调控措施出手?中国棉花产业  相似文献   

8.
自打2009年开始,棉花价格似乎一夜之间成为了中国纺织工业手中的一块顽石,从大涨大跌的起伏到内外倒挂的忧心,这个家伙搅得全纺织行业不得安宁。在众多的棉纺织企业越来越感受到棉花价格给自身带来的压力后,叫停棉花进口配额的呼声就不绝于耳,国家停止或者加大棉花进口配额发放似乎成为了诸多棉纺企业的救命稻草。然而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称,中国2013年粮食、棉花进口关税配额与2012年持平,其中,棉花进口配额仍为89.4万吨,国营贸易比例33%,这一消息直接推翻了此前的市场传闻。  相似文献   

9.
《中国纺织》2003,(12):82-83
《中国纺织》:中国现在棉花问题是一个热点,而中国的棉花出现这样一个大的缺口,让中美之间的棉花贸易又重新热闹起来。从中美棉花贸易角度,请给我们分析一下,中国的棉花市场及需求跟美国棉花资源供给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走势如何?他和中美纺织品及政治经济关系有没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0.
猜想1海外纱企依旧火爆?自从棉价"摊上事"后,海外企业凭借着价格低廉的低端棉纱迅速抢占中国市场,特别是近两年来,展会上的海外企业展台前人气十分火爆,这让很多国内参展企业"分外眼红"。但随着中国棉价的稳定,以及逐步向高端市场进军,在本届展会上,海外企业还依旧会火爆吗?它们又将带来什么样的新产品?海外企业又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新措施来开拓中国市场?猜想2新型纤维是否更多?  相似文献   

11.
陈“老根”     
和去年在中国热播的电视剧《刘老根》中的主人公一样,陈清渊、陈清水兄弟俩领头创办的银鹭集团带领村民走上了康庄大道,显赫的“政绩”反过来又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在历经18年之后,这种一个企业与一个村庄相生相存的经济生态实验,是否还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又会朝着什么样的路径演变?  相似文献   

12.
企业规划是确定企业宗旨、目标以及实现企业目标的方法、步骤的一项重要经营活动。没有企业规划,企业就成为市场上的“睁眼瞎”。时下又流行一种说法,那就是:“白猫黑猫(企业行为),逮住耗子(市场)就是好猫。”问题是,如果万一错误地选择了“瞎猫”怎么办?这种忽视企业规划的行为往往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那么如何进行企业规划呢?现介绍“企业规划十步法”: 第一步,明确目的。我们要干什么?为什么存在?我们将对用户有何贡献?对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企业宗旨。许多企业不重视这一点,管理层思想混乱,致使在  相似文献   

13.
近一段时间,棉花价格先扬后抑,给市场造成了很大的波动,纺织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压力也随之剧增。棉花产量能否保持良好的增势?棉价又面临着怎样的走势?近年粘胶产能也在快速扩增,并在2010年取得了惊人的成绩。那么,在产能快速扩增背景下粘胶产业的运行面临那些问题?未来将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新疆启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实施棉花直补政策,提出百万人就业计划,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会给棉农的收入带来怎样的影响?能否帮助纺织企业走出发展困境?改革中还有哪些待解难题?近日,《纺织服装周刊》记者深入新疆,为读者展现新政对棉花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影响. 棉花的一举一动牵动着纺织行业的神经.而新疆作为产棉大区,当地棉花的动态更是行业人士所密切关注的.11月24~28日,《纺织服装周刊》记者跟随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调研组前往喀什、图木舒克、阿拉尔等地针对棉花新政下的棉花产业链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05年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中国纺织业的出口经历了短暂的“释放”后,又重新受到了欧美的数量限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逐渐意识到,只有改变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树立品牌意识、加强自主创新才能真正成为纺织强国。同时,国外纺织服装业也在虎势眈眈地注视着中国市场,他们借助品牌、技术优势与中国进行竞争。3月28日开幕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06)吸引了来自海外17个国家和地区的服装企业参展。在强大的海外展团中,我们注意到以往各自参展的德国企业,此次由本国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第一次联合组团参加CHIC展,这给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信号?这个曾经坚决反对针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国家这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思路和经验?在展会现场,记者采访了德国代表团团长、德国时装协会(GermanFashion)总干事RAThomasRasch先生。  相似文献   

16.
无锡新世界国际纺织服装城一直致力于服装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特别是在引进优秀的产业人才和搭建交流平台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他们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承诺。在市场开业两周年之际,他们又给服装界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相似文献   

17.
2020年的重卡市场荣耀与艰辛同在:全年销量问顶160万辆的新高峰,政策法规倒逼产品技术变革;国六排放标准即将全面实施为新能源重卡带来新机遇,国际重卡品牌纷纷国产化使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国商用车企业通过强强合作、技术互补等形式,扩大自身优势,布局未来市场。那么,2020年,吉利携手汉马科技之后,二者将如何扩大优势、提升市场地位?2021年,他们又将如何布局商用车市场?  相似文献   

18.
我们提请企业注意:大规模投资低水平纺纱厂市场风险越来越大。目前牛仔布产业由于国内外政策、国内外市场影响中低档产品及产能过剩,投资风险较大,不宜鼓励发展。但是根据中央关于支持中西部发展的精神,我们仍然继续支持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发展,促进地区结构调整。我们向政府部门呼吁:给棉纺织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一是从长远观点看,进口棉花的滑准税率应该取消,或近期应降低滑准税率。第二既然实行了进口滑准税,是否有必要保留进口棉花配额?三是应当给农民直接补贴,农民利益能够得到保证,也给中国纺织工业一个真正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9.
经过2003年的高位整理,国际棉花市场已将目标重点重新瞄准了国内.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与消费国,在1995~1999年,棉花流通由国家宏观调控管理体制下,国内棉花价格一直高于世界棉花价格,给国内棉纺织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的波动给纺织服装产业带来巨大挑战,宏观调控、人民币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也给中国纺织产业带来空前压力,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犹如在风雨中飘摇的一叶叶扁舟,无奈与无助。市场的变化表明,中国纺织产业正进入新的调整期,但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企业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