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姚猛 《活力》2010,(3):9-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要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为此,拜泉县把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和近年来我国的实践证明,合作社能有效提高农村微观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组织化基础。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经营...  相似文献   

3.
王安 《活力》2014,(17):8-8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三农四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绥棱县立足以农业为主的县情实际,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分类推进,积极探索推进以家庭承包为基础,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为骨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目前全县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2470个,规模经营土地面积14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0%。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403个,经营面积58万亩;专业大户2038个,经营面积75.56万亩;家庭农场17个,经营面积5.44万亩,有力地推动了绥棱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下简称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关于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乡镇企业》2010,(8):73-76
<正>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省委今年的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意见中,就发展有湖南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作了具体部署。为推进湖南省农业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以市场为导向,以广大农户为基础,推进农民组织化进程,将会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宣城实践证明,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面向市场进行分工协作,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将会大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相似文献   

7.
《中国乡镇企业》2013,(10):44-44
日前,福建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福建将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8.
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中,生产发展是第一位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核心内容,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双增”最主要的途径。要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走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道路,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这对于促进农村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宗禾 《乡镇论坛》2014,(32):6-7
近日.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着眼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形成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格局.大力培育和扶持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二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为我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时代课题和战略任务,是实现"四化同步"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吴鑫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3):149-149
树立农业经营理念,发展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不管是直接从事农业经营的农民,还是宏观指导农业经营的各级政府,都应强化农业经营理念,坚持把农业当作一项产业去经营.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作为农村经济主体的乡镇企业,应在创新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自2013年以来,连续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本文主要围绕为什么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推进农业现代化等问题,进行初步地分析和探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现实和历史的重大任务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改革开放以来特  相似文献   

14.
王秀忠 《中国乡镇企业》2014,(4):F0002-F0002
<正>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新型农民培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随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迅速崛起,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增强休闲农业的持续竞争力,需要切实增强创意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休闲农业的竞争能力,首先要注重增强创意能力。创意能力是指在以一定的知识为其前提之下,创意者充分  相似文献   

15.
王宪魁 《活力》2014,(17):4-4
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抓住“两大平原”改革试验难得机遇,立足龙江农业发展新阶段新情况,着重从变革生产关系入手,积极探索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新的实现形式,坚持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加快建立更加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新型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释放现代农业发展活力和潜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推动农村改革第二次飞跃上趟出新路。  相似文献   

16.
依靠农民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既有效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又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实践证明,农民合作社是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结合点和有效组织载体。我们应该更大力度地把农民合作社培育成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主体和受...  相似文献   

17.
李瑾 《城郊发展》2001,(3):20-22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一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村经济正处在调整结构的重要阶段。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对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为21世纪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我们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新的农业技术创新成果,促进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现现代农业转化,这对于我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发挥农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严峻,威胁粮食安全。在此背景下,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9次聚焦"三农",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完成现代农业土地集中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和科技现代化的"四化"要求,是确保我国农业转型和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一、农业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国情之一,它直接间接地决定了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征,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性问题。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强调,要把农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江泽民主席在会上指出: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要着重抓好的两件事之一就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提高农业整体规模…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称家庭承包制),确立了我国农业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较长时期内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如今在我国,农户家庭经营能否有效转变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