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艳 《新经济》2007,(4):64-65
城市兴衰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城市竞争力的增强或减弱。城市竞争力的差别造成了地区发展不平衡。各个国家为了促进自身经济增长而产生的竞争,往往转变为城市和城市之间的竞争,因为城市竞争作为国家竞争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企业竞争的载体并为其提供环境支持,必然深刻影响着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具有资源聚集和扩散功能的城市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市竞争力也随之被提出并很快受到各国政府、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贺建风 《经济论坛》2007,(18):51-52,61
一、固定资产投资与城市竞争力的内在关联的逻辑分析目前城市间竞争加剧,城市竞争力排名也愈演愈烈。一般认为,城市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城市竞争力=F(硬要素+软要素)。其中,硬要素=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区位环境+产业基础;软要素=文化+制度+管理+开放。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必然围绕着基础设施、产业基础等硬要素以及文化、管理与服务等软要素,对城市硬要素和软要素建设实施“两手都抓,两手都硬”的战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投资总额,反映的是投资的总量,能体现出规模。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规律显示,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必然会促进机制创新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从本期起,本刊策划并推出了《沿桥城市巡礼》专栏,突出宣传报道沿桥城市的形象风貌、经济亮点、明星企业、旅游资源和对陆桥区域经济合作的贡献,以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机制的创新。希望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一、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城市竞争力评价分析是一个复杂体系,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子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共同集合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对于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国内学者郝寿义将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指标划分成6大类、21个具体指标。通过整合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城市竞争力主要由以下12个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5.
城市经营是一种崭新的城市治理和发展模式,是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的政府职能转型。城市经营的目标是通过提高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的环境质量,培育特色优势,塑造城市形象,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城市经营或者说经营城市正在被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接受和实践。城市经营是社会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城市间竞争的战略选择。当今时代,人才、财富、资源的跨国、跨地区流动特性被市场机制充分激发,自然,竞争也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已从最初的企业间对市场的争夺延伸到城市间形象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经济学中关于政府角色的理论论述为基础,结合中国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的变化,探讨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模式,从而论证了经营城市是地方政府竞争必然的历史选择,也是达到提高地方政府竞争力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森林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对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起着核心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城市森林的概念和它的研究范畴,并着重分析了城市森林的综合效益,最后指出发展城市森林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建设生态园林是城市环境建设发展的必然方向。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生态园林在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的同时也发挥着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量的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着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困境。本文基于城市竞争力的视角,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模式,论述了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环境改造三大支柱的系统工程与政府、开放、文化三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有效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的思考--以运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聚散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城市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当今社会,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实力地位和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它的综合竞争力。如何积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是一个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城市战略的城市竞争力的培育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竞争力不仅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而且与城市所在的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前关于城市竞争力有各种排名,但都没有从竞争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因此不可能为城市制定自己的竞争战略与发展战略所服务。为此将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竞争战略相联系,提出基于城市竞争战略的城市竞争力分析框架,以及相应的培育与建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刘刚 《经济论坛》2007,(8):28-31
循环经济是以物质闭环流动,引领资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生态经济,它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洛阳要打造成一个生态化工业体系、生态化农业体系的新型城市,就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消费方式,这是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经济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化城市转型、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树立城市品牌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构建学习型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学习型城市和城市竞争力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构建学习型城市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学习力提高的传导,最终提升城市竞争力,构建学习型城市要以教育为支撑,立足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城市的人力资本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使得城市处于复杂的发展环境中,城市之间的竞争体现在是否具有核心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对城市竞争力概念的辨析,建立了一套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并探讨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城市竞争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模型设计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于城市系统各方面与环境中的众多因子的相互动态耦合过程中,存在一定可遵循的演变规律。城市竞争力是城市进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本文基于此构建城市竞争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模型以评价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竞争力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和谐程度,为构建和谐社会进行城市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昆明市服务业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服务业竞争力的强弱集中反映了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本质特征,并决定着该城市服务的辐射能力和区域影响范围。因此,从竞争力理论角度看,服务业竞争力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将其摆到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中心地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本文根据200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5个主要城市的服务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针对昆明市服务业竞争力在评价中的名次及优(劣)势做了详尽的分析。最后结合昆明市实际情况,对于如何提升昆明市服务业竞争力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城市化,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需要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当前,提高城市竞争力需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软硬环境竞争力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强硬环境竞争力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应重视软环境竞争力的建设。所谓软环境竞争力,包括干部素质、劳动力素质、法制环境、管理水平、诚信环境。二是协调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也就是说,既要重视引进企业,培  相似文献   

18.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它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城市资本、城市文化、城市基础设施、城市聚集作用、城市管理和科学校术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大陆桥视野》2007,(4):28-31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创造财富和推动区域乃至国家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与城市品牌呈正关系。在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港路优势和蓝天、碧海、金沙滩的资源环境优势.日照市大力建设水上运动之都.不仅促进了城市发展,也极大地提升了日照的城市竞争力。 那么,日照市在打造“水上运动之都”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昵,为此,《大陆桥视野》杂志对日照市市长杨军进行了专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经济欠发达地区提高城市竞争力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城市竞争力”的涵义,建立了以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为主线的城市竞争力结构模式,针时经济欠发 达地区城市竞争力缺乏的表现,提出了提高其城市竞争力的几点对策:培育以优势资源增值转化为核心的主导产业、转变政 府职能以改善城市经营环境、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培育城市的持续发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