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广告业在中国几十年的发展是令人注目的,特别是九三年广告业的急速壮大,为九四年广告的发展,在广告本身、广告制度、广告的效益和广告理论方面提供了许多的实践经验。本文就是想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九四年广告业的发展提出些参考意见。文章假设为:现象(Phenomenon)与理论(Theo-ry)在进行对话。P:新年开始,报刊就开始了对各种社会现象的分析评论。广告也颇受大众和舆论界的重视,有总结过去经验的,有评论出现的问题的,煞是热闹。广告再也不是在静谧的空气中自生自长的发展,大众对其开始说三道四。  相似文献   

2.
《广告大观》2008,(8):46-51
在第三届中国广告趋势论坛上,陈刚教授提出了解决新媒体环境下传播问题的CCM理论,这是中国广告学者解决广告主传播疑惑的一次切实的尝试。在业内引起不小反响。CCM理论究竟有何现实意义,业内人士又是如何评价这一理论,为此,本刊专访了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上海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金定海、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姚曦、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刘泓、广东平成广告董事长吴晓波和安瑞索思CEO应宜伦。  相似文献   

3.
可喜的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称《消法》)已于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实施。从这一天起,中国的消费者第一次确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在法律上享有九项权利的“上帝”了。但是,当时一部分生产者、经营者的心中却不无“酸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的广告理论研究和书籍出版概貌如何?或者可以作如下这样的粗略勾勒。1979年后中国广告开始复苏。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广告经历了一个理论的饥饿期,在饥不择食之中,曾匆匆地引入过一批译介性的海外广告读物,这时可以说几乎全是"舶来货"。80年代中后期,随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广告业喜见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告联合总公司仇学忠总经理于一九九四年八月二十日,在′94国际研讨会上作的题为"改革是国有广告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讲演。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改革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二、日趋激烈的广告市场竟争。三、国有广告公司的出路与对策,限于本刊的版面,特选刊其讲演的第三部分。  相似文献   

6.
开幕词     
中国广告协会会长李东生:广告和品牌是孪生的兄弟,我觉得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这个创意非常好,曾经有一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说,品牌(商标)是我自己创造的,我像爱我的孩子一样非常爱它。但是我不能把它养在家里,必须让它出去闯荡,这依靠的就是广告。这句话把广告和商标或者品牌的关系说得非常明白。《中国广告》杂志见证了中国广告30年的风风雨雨,杂志社的张惠辛社长很谦虚地说:"30年来有无数的前辈做了很多努力,才使这本杂志能够到今天越活越年轻,《中国广告》杂志是伴随着中国广告业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广告》杂志拥有这种谦虚感恩的心态,这本杂志一定会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7.
7月28日,上海东浩集团与英国WPP集团、日本株式会社博报堂共同成立的上海广告有限公司正式挂上合资公司的牌子。 这一合资的消息在去年年底被公布时,曾引起国内广告业一片哗然。上海广告有限公司(下简称:上广)在中国广告公司综合实力排名中三次名列第一,1993年以来连续10年排名前十强。如今这面“本土广告”的风向标也悄然踏上合资之路,这是否意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告教育的发展瓶颈与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84年厦门大学开国内教育风气之先.率先引进、设置广告专业以来.广告教育在中国大陆走过了22年的历史。纵观这22年的教学历史与社会实践效果,中国的广告教育为国内广告产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构建了中国自己的广告理论架构.输送了一批批广告专业人才.为中国经济事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9.
圈内圈外     
90年代全球广告走势中国增幅最大根据最新一期出版的英国《国际广告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dvertising)报道,1990年到1999年间,有24个国家的实际广告费用增长了一倍以上。其中,中国的增幅最大,十年间广告费用增长了750%以上。1999年.全球广告支出达到了2900亿美元,比1998年增加了150亿美元,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增长率为3.4%。这是自1995年以来,全球广告支出的实际增长率首次突破3%。北美市场(主要是美国市场)占全球广告支出总额的43.7%,这一数据与十年前几乎没什么两样。然而,同期欧洲,还有亚太地区市场的广告支出占全球广告支出的比重有所缩减。非洲、中东地区市场的广告费用支出增长很快,但就总量而言这些新市场的广告支出与欧洲市场(欧洲市场占全球总广告支出的比例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告》2008,(1):215-221
专辑获奖的奥秘(2007年第1期)获奖者说:什么让我获奖得奖,要不甘心,还要有平常心(P20)朱海良优秀的作品会让人震惊(P20)李兆光好创意也是好策略(P23)周俊仲以颠覆视角突破创意模式(P26)雷少东获奖化验单(P28)黄琼基于市场事实的突破性思考(P30)陈海广告菩提树下(P31)王芳广告病人(P33)于小娟评奖者说:什么让我动心好作品要让消费者产生共鸣(P35)劳双恩如何与国际获奖作品保持区别(P36)黑马一样都不能少(P38)黄国雄2006年大盘点(2007年第2期)人物:2006——2006年中国广告突出贡献人物(入围)陈一枬:“第三股力量”,从梦想到现实(P20)何吉…  相似文献   

11.
以往我们较多研究的是什么样的广告适合受众,并且对好广告与坏广告(笨广告)的评判往往以此为标准。只是,广告创作的标准虽然有了,而且实践这一标准的路可以有一千条、一万条,但我们却仍然看见许许多多的广告是走在第一千条以外或一万条以外的路上。这种现象与广告人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很愿意设问:什么样的人适合作广告人?  相似文献   

12.
9月3日上午,中国广告协会杨培青会长、贾玉斌副秘书长代表中国广告协会,在徐百益先生的寓所,授予徐百益先生"广告人终身成就奖"。这是全国广告界的一件大事。同日下午举行了徐百益先生业绩座谈会。徐百益先生是当代中国广告界的泰斗,有69年的广告经历,现为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广告协会顾问,又是我国第一位国际广告协会(IAA)个人会  相似文献   

13.
《广告大观》2005,(10):143-146
统一润滑油自2003年1月起与CCTV广告结缘,近三年以来一直以创新的CCTV广告策略为先导,快速成长为中国车用润滑油的领先品牌,并连年保持快速增长。这一现象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统一润滑油现象”。  相似文献   

14.
广告的本质是一种传播现象,其传播的核心内容是文化,而中国元素则是中国广告创意、中国广告策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其间蕴含有丰富的广告学、传播学和文化学的理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元素回归能有力扩大广告表现张力和感染力,对提高中国广告知名度和影响力,塑造民族身份认同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营销“中国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11月23日起的六周时间里,一则以"携手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made with china)为主题的广告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播出。这则广告耗时30秒,意在强调中国与世界各国一起,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这是中国在海外用广告的形式推广国家形象的首  相似文献   

16.
《广告导报》2005,(10):94-96
统一润滑油自2003年1月起与CCTV广告结缘,近三年以来一直以创新的CCTV广告策略为先导,快速成长为中国车用润滑油的领先品牌,并连年保持快速增长。这一现象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统一润滑油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告》2005,(10):197-200
统一润滑油自2003年1月起与CCTV广告结缘.近三年以来一直以创新的CCTV广告策略为先导,快速成长为中国车用润滑油的领先品牌.并连年保持快速增长。这一现象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统一润滑油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一)前不久,孔府家酒广告被评为95年电视广告的夺魁之作。这使人不禁联想起上一次评比中获一等奖的广告南方黑芝麻糊。何以有如此联想?因为它们使人有一种灵犀心通的感觉。孔府家酒广告写今事,突出了一个"家"字,营造了极富感染力的思乡氛围。南方黑芝麻糊广告写往事,突出了一个"故"字,表现了怀归情思对现代中国人消费心理的影响,"月是故乡明","低头思故乡"。"故"和"乡"原本是孪生兄弟。在中国人心目中,故归和家乡,故人与亲情是人生一切情感之河的滥殇。它使由村落血缘生存方式积淀起来的中华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今年召开的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恰逢中国广告业恢复30周年,应该说,这是沧海桑田的30年,中国广告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广告大国。而作为中国第一本广告专业杂志的《中国广告》,见证、参与并推动了这一伟大的进程,自身也从一本薄薄的季刊开始成为集刊物、网站、丛书与论坛为一体的有影响力的专业平台。30年来,始终有一种自下而上、一往  相似文献   

20.
于斐 《广告大观》2011,(5):48-49
本文主要以韩国和中国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文化价值观(水平式与垂直式)、广告的产品类型(个人产品与公有产品)、广告表现技法(证言型、日常描述型)等不同侧面就对待广告和品牌的态度产生何种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个人产品利用证言型广告技法时,中国(垂直式价值)比韩国(水平式价值)在对待广告与品牌的态度上更加积极,而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