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收入者存在收入水平低和保险需求大两方面特点,在基础的社会保险无法对低收入者风险进行完全的风险覆盖时,商业保险就应当成为有益补充,然而商业保险在低收入者保险这方面存在空缺,如何开拓低收入者保险保障成为文章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推广小额人身保险积极为低收入者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低收入人群风险保障的关注,世界许多著名的保险公司和组织都在研究如何向低收入者提供商业保险,一种新型的保险产品——小额保险(Microinsurance)应运而生。由于保费低、产品设计简单、定位准确,小额保险在世界多个发展中国家得到迅速推广。据国际贫困扶助协商组织(CGAP)统计,截至2006年12月,  相似文献   

3.
刘蔚 《中国保险》2014,(7):58-63
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分散地震风险、补偿风险损失的功能,但单纯的商业保险机制在应对地震巨灾方面也存在不足。因此,政府介入地震保险市场,通过政府与市场的责任分担,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筹资的地震保险基金,已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4.
周萍 《上海保险》2011,(3):50-54
商业保险机制作为一种市场化分散风险的重要手段,能够快速合理地转移风险损失,及时高效地分摊风险责任,从而发挥保险机制与生俱来的风险管理职能。因此,商业保险机制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风险管理,成为当前急需思考和解决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韩林 《中国保险》2012,(2):25-28
小额保险是现代金融服务向农村扩散的必然产物,并逐渐成为了一种扶贫开发手段,其目的并不是谋取纯粹的利润,而是不断开发更低保费的保险产品。它选择了传统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都没有完全覆盖到的低收入人群作为保障对象,将更多的低收入者纳入保障体系,为他们提供可以保障基本生存安全的保险服务,作为一种扶贫手段,小额保险不仅让低收入人群获得了保障,也让政府、渠道和服务商等"捐赠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我国巨灾风险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仅依靠政府财政救济来转移巨灾风险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商业保险介入巨灾保险的思路,并阐述了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巨灾保险的优势.以期为我国更好的应对巨灾保险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商业健康保险中,对保险经营影响最大,最难以控制的风险莫属无形风险,即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这两者都来自投保人,而且分别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发生在保险合同之前与之后的风险。本文通过认真研究商业保险中所存在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无形风险的建议,使之更好的辅助商业健康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立鹏  王婧  欢欢 《云南金融》2011,(5X):239-239
商业健康保险中,对保险经营影响最大,最难以控制的风险莫属无形风险,即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这两者都来自投保人,而且分别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发生在保险合同之前与之后的风险。本文通过认真研究商业保险中所存在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无形风险的建议,使之更好的辅助商业健康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的出台,国内掀起一股"相互保险热",各路资本纷纷涉足。本文分析了相互保险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互联网+相互保险"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互联网+相互保险+商业保险"的发展模式——结合商业保险在风险防控、资金实力等方面的优势与相互保险对社交关系的利用,兼具二者的优点又可以避开各自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的出台,国内掀起一股"相互保险热",各路资本纷纷涉足。本文分析了相互保险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互联网+相互保险"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互联网+相互保险+商业保险"的发展模式——结合商业保险在风险防控、资金实力等方面的优势与相互保险对社交关系的利用,兼具二者的优点又可以避开各自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王倩 《海南金融》2010,(4):62-64
纵观我国保险发展史,可看出农村市场的保险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相差甚远。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实施城乡保险差别定价策略有助于开拓农村商业保险市场。本文通过对城乡商业保险差别定价的探讨.认为在城乡保险市场上实行差别定价策略有利于农村保险市场的开拓,促进农村保险事业的发展,并针对城乡差距定价策略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巨灾保险的理解一、巨灾保险的属性与定位.巨灾保险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商业性巨灾保险,是商业保险机构以营利为目的,按照平等自愿的交易原则向被保险人提供保单范围内的巨灾保障;另一类是政策支持性巨灾保险,是政府从国计民生的角度出发,在特定的制度框架下建立的,为商业保险难以覆盖的领域提供巨灾保障.我国的商业保险中一直包括巨灾风险,保障对象主要为企事业单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体系.然而,即使在保险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家,商业保险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领域,对于普通居民及其房屋财产,一般都通过政策性巨灾保险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西农业保险存在的现实问题表明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这种状况反映了商业经营模式下农业保险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其原因既有农业政策性准公共品本质的影响,也有当前农业保险组织体制安排与法律制度的缺失。必须在建立多层次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中,逐步形成以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为主导,促进农业保险合作组织和商业保险的发展,构建有效的农业保险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4.
谢盈 《中国外资》2014,(4):231-232
本文从巨灾风险情况介绍、以及从中国实际应对巨灾风险的情况着手,认为开展政府参与的巨灾风险商业保险势在必行。在中国推广巨灾风险保险,将对促进社会稳定、减少财政支出、提高救灾能力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必须吸取巨灾保险开展较早国家的先进经验,同时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运作模式,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博采众家之长。本文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灾害管理的实际情况,将我国分三类区域,分别采用政府主导、政府再保险以及商业保险的巨灾保险模式,并提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商业保险方式并不适合对地震巨灾风险的转移和分散,商业保险在地震巨灾面前显现出市场失灵。基于地震风险管理的公共物品属性,地震保险在我国不应完全依赖市场化的商业保险机,地震风险管理应发展成国家支持的政策性业务,使政府供给与私人供给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配置风险金融资产和购买保险作为家庭理财和规避风险的两种形式,对于提高家庭的财富水平和提升家庭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决策除了受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外,是否也会受到家庭保险需求的影响?为检验保险需求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建立包含保险需求和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理论模型,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使用CRITIC法构建保险需求指数,分析保险需求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险需求与居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概率和投资份额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这一作用在保险收益较少的家庭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家庭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缴费金额的增加均显著提高了风险金融资产的参与概率和比重,但商业保险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决策对社会医疗保险敏感性不高;保险需求的变化对农村居民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决策影响更大。结合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商业健康保险的道德风险商业健康保险是投保人与保险人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订立合同,当出现合同中约定的保险事故,由保险人履行补偿责任的一种保险。包括疾病保险、医疗(费用)保险和收入保险三大类。商业保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补偿性质,而大多数被保险人却疏忽了这一点,认为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一样,只要因健康问题发生诊疗费用就可以获得赔付。对商业保险的错误认识,无疑加大了引发道德风险的确可能性。所谓健康保险的道德风险,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或其他有关人员以不实行为故意使风险事故发生,以致造成损失结果或扩大损失程度,从…  相似文献   

18.
7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其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具体从"促进保险与保障紧密衔接,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逐步建立财政支持下以商业保险为平台、多层次风险分担为保障的巨灾保险制度"、"通过保险推进产业升级"、"运用保险机制创新公共服务"、"深化保险业改革开放"等五个方面逐一阐述。  相似文献   

19.
职工互助保险是由社会团体提倡和组织,广大职工在自愿基础上所开展的一种以互助共济、分散风险为目的的民间保险。它既有社会保险的公益性特征,又有商业保险的自愿参与性特点,并因其独有的灵活性和操作弹性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互助保险在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的过程中,对产品开发、定损理赔、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专业化管理需求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0.
党雪  石慧  徐浩  齐瑞福 《西南金融》2024,(2):89-100
推进保险业创新发展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分,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效具有重要意义。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践来看,巨灾商业保险发展可以降低灾害风险对经济的影响,提升社会的整体巨灾应对能力,促进区域内跨境商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文章解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巨灾商业保险的发展背景、制度设计和金融服务支持现状,深入分析了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巨灾商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个体覆盖问题、市场供给约束及法律保障制度缺陷,结合日、美三大著名湾区巨灾商业保险的发展经验,围绕金融高质量发展,从需求侧出发刺激巨灾保险需求、从供给侧出发释放巨灾保险活力、发挥政府职能推进高质量巨灾商业保险制度设计、探索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巨灾商业保险制度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商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