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意识形态"是台湾一家著名的本土广告公司,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主张在意识形态层面和消费者沟通.由于在广告创作中引入了后现代文艺理论,其广告语言自成一格,连年成为台湾各广告奖的大赢家,并对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及文化产品的创作美学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台湾中兴百货和诚品书店近年来的广告文案为例,分析意识形态广告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2.
在广告英语的使用中,广告是广告主和消费者之间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广告主通过公开、有意的违反合作原则,使广告语言新颖独特。让消费者能够意识到这一违反,并根据字面意义推导出隐含意义,使之产生兴趣,刺激其消费的欲望,而后付诸行动,最终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王德宏  李颖 《财贸研究》1998,9(3):45-47
<正> 语言在广告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也为国内外广大广告学家所公认。广告由于其独特的性质特点,已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体——它比任何文学形式都更重视语言的运用。广告的内容分为文字与画面两大主要部分。文字部分,一般习惯称之为“广告文案”。广告文案必须充分地表达广告的信息内容,突出广告诉求,从而使消费者为广告宣传所吸引产生购买欲望。这一切都有赖于对广告语言的艺术创作来完成。  相似文献   

4.
<正> 消费过程,实际上是个心理过程。要成功地传递广告信息,首先必须使广告内容能刺激消费者的视觉,这就是所谓的"攻眼"。而引起注意只是广告成功的手段,完成"攻眼"及"攻心"的过程才能打动消费者。广告又是一门说服艺术,在了解消费者购买动机形成的心理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广告说服——"攻心"。一、攻眼——引起受众注意如何使消费者注意广告?捉住其"眼睛"和"耳朵"是广告的第一步。引起注意是广告成功的起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由百事可乐公司一则在网上流传的比较广告展开讨论,介绍了有关比较广告的定义,美国对比较广告的立法情况及国际法相关规定,再结合本案例进行具体分析,评价了百事可乐这则广告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可能对竞争对手可口可乐公司产生的不良影响,深入分析其涵义而得出结论——该广告违反了美国法律对比较广告的相关规定。文章最后就中美两国对比较广告的立法进行了比较,并根据发展现状,对中国在比较广告领域的立法完善和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 市场经济强调时间观念,不少人看广告往往一晃而过。据调查,在一则广告上,普通读者视线的停留时间仅为3秒钟。要使广告收到较佳的效果,必须讲究这"3秒钟效应",即在这短短的3秒钟迅速吸引顾客。首先,广告标题要新颖别致,耐人寻味。俗话说得好:"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一项调查表明,人们看广告时,约80%的人只看标题。只有标题具有吸引力,人们才会看内容。欲使广告标题不落俗套,富有魅力,就要在广告语言上狠下功夫。在制作广告标题时,尽力采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如成语、谚语以及民间流传的其他生动形象的语言),敢于在语言上"一语惊人"。同时,力求把广告标  相似文献   

7.
王巍栋 《现代商业》2008,(16):36-41
"买电器就去咱身边的大中"这是大中电器一则亲切的广告语,同时更是其根植京城26年的不平凡的发展道路的见证.在这则广告中,不但给消费者以亲切感,而且也体现了一个企业很便利的销售网络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8.
品牌联想推动了消费者的直觉品牌购买决策,而广告则有助于形成消费者的品牌联想,这几乎已成为定论。然而,对消费者怎样介入、贮存广告信息以及如何进行品牌学习,我们无从知晓。广告是怎样创造品牌联想的?为什么许多消费者认为广告并没有对他们的品牌选择产生显著影响?为什么消费者对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进行品牌学习没有兴趣?低介入处理理论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解释。低介入处理是一种发生在较低的注意力水平下的信息处理过程。消费者是在一种低介入处理状态下感知品牌和广告的,他们认为品牌学习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9.
广告骗局是广告主或广告公司为"利"而实施的一种非法广告行为。通常它是对事实的妄用,有时是对虚无飘渺的东西的"发挥"。尽管它声名不好,受人唾弃,但少数企业或广告却故意而为之。深入地剖析广告骗局,对消费者正确地  相似文献   

10.
洪明 《江苏商论》2009,(6):27-28
"移情"(empathy)是美国心理学家Edward Titchnner于1909年提出来的心理学命题。消费者的情感因素是影响其品牌态度和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商业广告及其翻译如能从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心理和消费者的情感出发,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打动消费者,就能起到理想的移情作用,实现情感促销的终极目标。本文从商业广告审美角度入手,分析消费者在广告审美中的心理过程,论述商业广告的审美功能和移情作用,探讨广告语言审美价值的生成技巧与广告翻译的移情策略。  相似文献   

11.
张庆娜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8):100-101
"广告"一词源于拉丁语advertere,著名的市场营销协会给广告所下的定义是"广告是特定的广告语通常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对产品、劳务或观念等信息的非人员介绍及推广。"美国广告协会(ANA)将广告的目的归结为"ACCA",即:"认识,理解,说服,行动"(awareness,comprehension,conviction,and action)。从词汇、修辞和句法三方面来说明英语广告独特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广告只注重介绍产品功效的理性诉求,很容易使人产生"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印象和逆反心理。而富有人情味和艺术性情感诉求的广告,通过激发消费者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有效地克服消费者的心理抗拒,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广告影响,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一、情感广告对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媒介卷入度对广告产品的态度能产生独特影响。如果广告没有干扰消费者欣赏内容的进程,消费者愉快的媒介内容体验会对广告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5,(3)
大多数消费群体的信息都是闭塞的,使得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和跟风心理。有些已经具备市场环境的商品,就是因为广告没有很好的定位,很快就被其它同类产品的品牌所竞争出局。有时候广告的问题本身就能帮助产品明确目标市场。广告刊登之后立即引起巨大的反响,这一则广告之所以奏效,是因为它对一部分消费群体想听的话有准确的了解,并把这些话用清晰、简单、有力的语言表现的出来。要创作出出色的广告,就必须对产品、市场竞争、消费者、消费行为等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邹真俊 《中国市场》2005,(2):110-112
品牌精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让品牌价值沉淀,通常通过广告、促销、公关等手段建立的品牌效应仍然会处于浮躁的层面,来得容易去得更快,并没有在消费者的心智模式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往往由消费者冲动购买然后集体购买兴趣转移,很多"广告名牌"迅速消失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对品牌进行精细化管理,笔者在管理咨询工作中接触到特步(中国)有限公司,对其品牌精细化管理较为推崇,在此愿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6.
由于互联网使用日趋普及,许多广告主也开始增加在互联网上投放广告。过去的研究大多以点击率来评量广告效果的优劣,然而目前过低的互联网广告点击率是无法真实的反映出广告内容是否真正传达给消费者,也无法了解消费者是否有能产生购买意图。现行的研究对于互联网广告曝光率对使用者造访次数、网页阅读数、停留时间等广告效果之关联性却较少加以讨论。因此,本文试图发展出探讨广告曝光率对广告效果的影响,探究出不同广告特性及内容的互联网广告曝光率与广告效果之关联性,以便作为后续广告曝光效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各类广告铺天盖地而来。一则优秀的广告会令人赏心悦目 ,让人回味无穷。但是 ,目前充斥于我们视听的多数广告使人感到乏味 ,甚至会使消费者产生抵触情绪导致负面效应。一、负面效应的表现形式1.定位不准 ,经营思想错误导致全线溃败。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经营应以讲质量、讲服务、讲信誉为本 ,广告仅是宣传媒介而已。但有的企业靠广告的轰动效应起家 ,又企图靠此维持生存与发展 ,在市场浪潮的冲击下 ,到头来只能是溃不成军 ,一败涂地。2 .言过其实 ,自欺欺人。一般而言 ,消费者对广告不可能是绝对相信的 ,所以广告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现在,消费者对移动广告及相关促销信息的态受在日益升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趋于认可移动广告。他们的兴趣正在逐年上升。而年轻人是接纳力最强的群体。  相似文献   

19.
杨礼浪 《商场现代化》2006,(14):131-132
一则万宝路的香烟广告,使得"美国香烟牛仔"的形象数十年来常盛不衰,他那粗犷豪迈、自由奔放、奋斗不懈的"真正的男子汉"精神,带给人们(现实的和潜在的消费者)一个多彩多姿的动感世界.一则太阳神的广告片"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带给人们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爱的天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商业社会中,广告充斥着每个角落.这些广告有的平庸无奇有的却表现独特、新意怡人,从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产生如此差别的原因,除了设计、制作方面的因素外,广告创意不平的高低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告己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随着模因理论的逐渐发展引起了许多广告人的注意,在模因的作用下广告语言也产生了社会化的效用,模因成为广告设计者们频频运用的手段之一。本文用举例分析法,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研究英语商业广告语,根据何自然提出的模因分类标准对英语广告语言模因进行整理和归纳,并最终分析英语广告语言成功模因的原因,旨在丰富英语广告语言模因的内容,使消费者从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角度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广告语言,为英语广告创新者提供有力的广告创作理论依据,为将来的广告语言设计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