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王鸣 《经济地理》1993,13(1):43-46
1 杭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态势杭州城市是我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浙江省省会城市。1990年底市区总人口133.89万,总面积430km~2,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约140km~2,内含60km~2的西湖风景区。经过四十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的城市私家园林不同,杭州西湖湖上园林一直在一个更为复杂和动态的城湖大环境中发展与演化。民国初年“西湖入城”,使城湖空间不再隔绝,也加剧了园林、风景、城市互为影响、互为转化,最终演变成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以郭庄及西泠印社2个具有代表性的湖上园林为分析对象,通过辨析园林中建筑与空间的变化,以及相应的公共游览与使用方式变迁,试图阐明当一个复杂的依托环境发生变化时,其中的园林是如何适应、演化及转变,而这一变化又是如何在园林空间格局、园林中心空间及园林空间的公共性使用3个层面来得以具体体现的。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西湖湖上园林也逐渐摆脱单一的园林身份,发展为园林、公共风景与城市生活空间的综合体,这最终造就了西湖湖上园林不同于其他江南传统园林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闻名天下的杭州西湖,在民国时期曾一度被作为放生池。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江浙地区高僧和士绅们结成的信仰群体的努力有密切关系。该群体在民初对于戒杀护生理念的提倡,使其逐步得到官方认同,这种认同使西湖1922年被浙江省政府定为放生池。在其后日益激烈的局势变动中,高僧和士绅群体多次化解改变西湖放生池地位的企图;甚至在北伐后,面对当时杭州市政府对西湖的强力改造,该群体亦能保持部分西湖的放生功用。高僧和名流士绅结合所带来的较强的资源动员能力,是该群体维护行为生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城市湖景对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以杭州西湖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湖泊具有重要的景观生态价值,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显著,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以杭州西湖为例,采用2011年杭州市6城区649个住宅小区的相关数据,建立传统特征价格模型,并从方向—距离异质性两个维度对模型进行改进,实证分析城市大型景观中心对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差异。结果表明:①西湖对杭州市住宅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外部性效应,到西湖的距离每增加1%,住宅价格将下降0.226%。②西湖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方向异质性,平均的空间影响范围为5.62km,但在不同方向上西湖的价格弹性呈现明显差异。③在以西湖为中心、同心圆状向四周扩散的过程中,住宅价格对西湖距离的空间敏感性呈现出先急剧减小后缓慢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千百年来,杭州在人们心目中是个休闲的好地方。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今天.杭州人不再是围着美丽的西湖转,而是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杭州湾时代”。用聪明的脑袋和灵巧的双手.积极投入到推进“杭州制造”之中,并通过工业立市、招商引资等举措,在下沙、滨江等邻近杭州湾地区勾画出一道“杭州制造”的亮丽新风景.  相似文献   

6.
张平 《经济纵横》2004,(2):18-18
苏东坡被贬到杭州作通判的第二年。一天,在杭州城内开一家小店、以卖绸缎为生的吴小乙状告张二长时间不还欠款,张二家住西湖边,世代以制扇为生,由于各种原因,扇子销不出去,导致无法还债,苏东坡了解情况后,便和朋友在扇子上题诗作画,然后让张二上街卖扇,只半个时辰便抢购一空,还清了所欠债务。张二决心重振扇业,同时在苏东坡的帮助下,不断请社会名流在扇子上写诗作画,开创了杭州在扇面作书画之风气。  相似文献   

7.
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与对策——西湖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过去几年来杭州西湖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做一简单回顾,并从遗产价值、城市发展和旅游管理三个角度对其在申报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三个对策:①唯一能反映杭州1000多年来的地域文化特色、统领西湖美学价值和茶文化、并在国际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现象,是佛教禅宗。进而认为,西湖只有作为禅宗美学最完美的物证,才能真正认识到西湖巨大的遗产价值。②建设部门应尽快出台“景观条例”(landscape ordinance),在建筑设计和广告设计阶段就介入管理,加强历史景观的保护和恢复。③加强旅游点环境容量研究,出台相关游人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会计委派制是政府的会计主管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或企业产权所有者监督其所属单位资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制度。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园文局)自2001年10月开始试行委派制以来,经过近八年的实践,在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方面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在强化财政财务管理,推动区(局)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笔者就近年来从事会计委派工作的实践经验,对会计委派工作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婴儿潮的一代人在逐年步入退休半退休阶段,成为了广场舞爱好者中的主力群体.从商业化的视角解剖“广场舞大妈”这一细分人群,可能成为各路商家进入中老年市场的“入口”.本文立足于杭州,走访了下城区西湖文化广场、上城区吴山广场和拱墅区运河广场,探索广场舞活动本身存在的潜在商机,并提出开发杭州广场舞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西湖申遗的成功,西湖景区游客量逐年增多,在旅游旺季,西湖沿线核心景区人满为患,但是相对于整个西湖风景名胜区,游客量还是在可承受的范围,由于游客都集中在沿湖热门景点,形成景点冷热不均,造成局部交通拥堵,服务压力过大。如何有效地疏导游客,盘活冷门景点,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对管理处策划在高丽寺举办花事活动进行了探讨,摸索出一些经验。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钱塘潮”是举世闻名的壮观“涌潮”。通过文献研读,解析钱塘(杭州)“观潮”活动的赏景化发展,“观”“听”交融的艺术化提炼,“听涛”主题的风景化形塑,以及“浙江观潮”“浙江秋涛”到“六和听涛”的胜景品题确立过程,阐明“钱塘潮”如何由自然现象,逐步演化为名满天下的声景名胜。其承载的中国传统独特风景意识与听赏文化,对整体理解江涛海潮类声景名胜的形塑与发展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为在自然环境与社会条件改变现状下,如何准确评估“六和听涛”等杭州西湖声景遗产的价值,并形成对应的保护策略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杭州西湖是中国艺术史上最重要的地点之一,然而在西方语言中并没有专门对其明代状况的研究。明代300年的统治对西湖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16世纪初因扩张的农耕导致西湖空间几近消失,而至16世纪末西湖则是明代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以景观文化的新的跨学科方法角度,探讨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社会和审美进程;并将展示在这些进程中,美学、历史认同和经济发展如何扮演着不同角色,而且并不总是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13.
谢辉 《技术经济》2005,24(1):5-6
75年前,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举行了民国史上最大的一次博览会——1929年杭州西湖博览会,博览会由浙江省政府主办,但得到了南京政府的支持,受到了全国各界以至海外华侨的热情关注和帮助。湖北,安徽、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地也设立了筹备分会,安南(越南)南圻、爪哇(印度尼西亚)万隆等地设立了西湖博览会征集出品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西湖风景名胜区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特别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正确履行工作职责,严肃财经法纪以及为组织部门正确使用干部提供参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审计内容的广泛性以及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和审计手段的局限等原因,该项工作存在着一定问题。本文试从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机构,充实高素质的审计力量、坚持“先审计,后离任”原则、多渠道入手解决审计力量不足等五方面探讨了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有效途径,以期对风景名胜区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经贸实践》2002,(10):26-28
西湖博览会的举办,对杭州这座城市而言,是一次全方位的展示。  相似文献   

16.
傅贵武 《经济论坛》1997,(18):17-18
建好名城发展经济服务民众□傅贵武承德是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分别是“全国十大风景名胜”和“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发挥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优势,把承德这颗塞外明珠建设好、保护好、利用好,是...  相似文献   

17.
《经贸实践》2010,(4):47-48
杭州作为国家级风景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回顾杭州“十一五”以来节能工作特点,主要在六大节能基础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上下足功夫,使杭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相似文献   

18.
清雍正年间杭州西湖曾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整治,时 任浙江总督的李卫是其间重要的主持者。他在西湖疏浚的基础 上,修复并完善湖山内外大量的游赏景点,组建了一套以“西 湖十八景”为核心的新的西湖公共游赏体系,推动了西湖公共 园林的再度兴盛。基于历史记载,从建设者的角度,梳理李卫 督浙时期的园林建设行为,并将这些建设点进行地理空间的定 位,形象地反映当时公共游赏体系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和建设过 程。认为李卫的西湖公共游赏地建设表现出极力恢复往日名 胜,积极开发新的游赏地,注重景点之间的联系,完善公共游 赏体系,以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特点。通过这一具体案例的 研究,增加对中国古代城市公共园林建设的历史认识。  相似文献   

19.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一直是经济理论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根据1985-2006年杭州外商直接投资(FDI)和GDP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杭州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分析结果探讨外国直接投资对杭州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梁音 《经济论坛》2009,(10):78-79
杭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是旅游强市,但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辅助产业、旅游企业、政府和机遇6个方面对杭州旅游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大力提升杭州旅游产业竞争力,确保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