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贺 《中国金融家》2012,(12):77-78
中国有句名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是非。"在顺利完成注资重组、实现"二次创业"的今天,李迎春和中华联合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用实际行动参悟古老箴言里的独特智慧。以史为镜翻开中华保险公司的历史,映现出一部现代金融企业创业史。1986年,中华保险前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成立;1993年,  相似文献   

2.
《上海保险》2018,(9):6-9
一、前言 金融企业(保险、银行、投资基金公司等)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都建立在"风险"这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之上,通常称为"风险导向(risk oriented)"的内部管理或外部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3.
李灿 《上海保险》2013,(5):43-45,57
一、员工福利计划与团体保险的关系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员工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非工资收入福利的"一揽子"计划。它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法定计划;企业出资的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人寿保险、  相似文献   

4.
北京西二环内侧占地一平方公里的"金融街"汇集了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多家前沿企业,每当夜幕来临,这里灯光璀璨。因此,这条"金融街"也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这里见证着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各项成效。  相似文献   

5.
延伸服务作为保险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经引起国内保险业界的高度重视。在保险产品同构、展业方式趋同、基本服务接近的情况下,谁能够提供优质、多样和个性化的延伸服务谁就可能赢得客户,从而赢得市场。换句话说,延伸服务已成为检验保险企业"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许闲 《上海保险》2014,(11):49-51
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保险业"新国十条",其中,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与灾害保险产品开发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新国十条"强调,"建设巨灾保险制度"以商业保险为平台,积极发展"企业财产保险、工程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不同险种,可见推出巨灾保险产品在践行"新国十条"中的重要意义与地位。  相似文献   

7.
方华 《中国金融家》2009,(11):38-39
"吸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防范业务风险、投资风险和操作风险,确保公司安全。"在中国,这已经成为各大保险企业危机之后上上下下反复强调的训言。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是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中国人保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迈出了国有保险集团整体改制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曾一度被业内人士称之为"老三险",自1980年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就一直开办着,而作为"老三险"之一的家庭财产保险曾经是财产保险中发展较快,覆盖面较宽的骨干险种之一。然而该险种近年来发展速度缓慢,所占比例日渐萎缩,无法上规模。事实上,世界发达国家的家财险普及率高达80%,我国目前家财险的覆盖率还不足10%,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仅7%,更多城市投保率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0.
林琳 《上海保险》2014,(12):43-48
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迅速,保费规模和资产管理规模不断增加,保险主体越来越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截至2014年6月,我国保险市场上已有71家寿险保险公司、64家非寿险保险公司以及10家再保险公司。激烈的竞争促使保险企业经营转型,从原来的"以保费规模为中心"转向"以风险管理为中心"。  相似文献   

11.
黄悦青 《时代金融》2015,(6):210-211
保险企业文化建设应该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适应和谐保险企业发展要求,促进企业效益不断提升,因此保险企业的文化建设应具有战略性、时代性、目的性、注重企业价值与员工自我价值的统一。保险企业在文化建设中要建立健全文化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一支学习型的文化建设团队,树立"遵循市场、服务客户"的经营理念,塑造保险企业良好形象,为和谐保险企业的构建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2.
陈劲 《上海保险》2014,(11):46-48
信用保证保险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经济的运转效率,是保险发挥社会管理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小微企业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增强小微企业融资能力。积极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保证保险,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金融机构,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不仅是自身经营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有效提升企业价值的基石,并不是单纯的风险规避。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吉林省保险企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吉林省保险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并使得企业能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各种经营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调查研究表明:近年来,吉林省保险企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保险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多,如保险经营风险,保险投资风险等,如果不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决策,那么,将会给吉林省保险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失。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逐渐成为吉林省保险企业关注的一个热议话题和任务,也成为保险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吉林省的企业风险管理的内涵、特点及现状入手,对吉林省保险企业风险的大环境进行了分析,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展开了系统的论证,对吉林省保险在管理决策中预见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绥武 《甘肃金融》2013,(12):36-39
保险企业文化是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保险企业的软实力。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国内外日益竞争的金融市场,保险企业文化对保险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保险企业的业务发展、经营绩效的好坏,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度与力度,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5.
曹炳贵 《中国保险》2014,(6):F0004-F0004
扎根江苏,服务江苏。江苏人保财险牢记"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庄严使命,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积极投身努力建设"健康江苏"的工作中,公司先后中标了江苏省各地大病保险招标项目15个,服务江苏省内居民1650万人。数据显示,2013年,江苏省在42个新农合统筹地区进行了大病保险试点,每个省辖市至少选择一个县(市、区)开展大病保险试点,纳入新农合大病保险省级试点的42个统筹地区,占全省统筹地区总数的53.8%,试点受益的参合人口达到2300万人,补偿金额8650万元,最高的补偿了100万元。  相似文献   

16.
一、"奇葩保险"产生背景及现状表现(一)""奇葩保险"概述所谓"奇葩保险",其实是来形容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些令人匪夷所思、不符合保险原理或"长险短做"规避监管的保险产品,这些保险产品通常以当前社会热点和娱乐事件为噱头,以一种特殊的、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营销手段在市场上出现。这些看似具有保障功能,但实质却损害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的险种,我们称之为"奇葩保险"。  相似文献   

17.
保险实务专业边缘化的现状,使得其实训教学隐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构建能力本位的实训教学体系成为必然。通过不断的努力与探索,构建涵盖特色军训、保险企业职业认知、"情景模拟"和"体验式营销"、保险业务培训、"3+2"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六级职业阶梯的能力本位实训教学体系,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相似文献   

18.
王彬 《中国保险》2003,(3):62-63
从竞争优势的角度审视,在与外资保险企业竞争的过程中,中资保险企业并非一无是处.在保险企业分支机构数量、营业网点的密集度、对中国市场的熟悉程度和传统客户等方面,中资保险企业都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外资保险企业相比,中资企业突出劣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经营理念方面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22个春秋、22载历练,他从一名非专业出身的大学生,成长为财产保险业的行家里手。面对保险市场的转型升级,他外拓营销,内抓管理,创造性地提出"银、险、企"对接机制,为中小企业、科技企业等提供风险解决方案,令国内同行刮目相看;他善于利用现代化知识驾驭财产保险经营,倾心育成"精英团队",助推全国最大的环境污染责任险项目落户苏州,用智慧的力量开启了区域保险的一片新天地。他就是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国际保险部、重要客户部经理、苏州1科技支公司经理王臻。  相似文献   

20.
《金卡工程》2015,(6):29-29
事件回放:近日,拉卡拉旗下金服集团完成首轮融资,融资金额达15亿元,公司整体估值超过100亿元,投资方包括太平人寿、大地保险、中国再保险集团等企业。同时,还引入了多家不同行业的企业成为考拉征信联合创始股东。易观分析:近期,伴随着"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以及国内创业板、新三板市场的火爆,极大地提升了资本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估值。互联网金融企业纷纷借机增资扩股、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