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一体化监控系统是智能电网调度控制和生产管理的基础,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备用调度体系建设的基础。本文以某110kV新建智能站工程为例,依据智能变电站建设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按照《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的总体思路,满足了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功能、数据采集、信息传输内容和方式等要求,为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起到了应用及推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相比具有更重大的意义。通过提高电网管理自动化技术水平,进一步促进各级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并通过提高需求侧管理水平,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建设高效、节约型社会。本文从供电企业配电网现状入手,简要介绍了配网智能管理系统的功能、应用及效益。  相似文献   

3.
智能电网建设已成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对其研究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先进的IT技术和智能化科技.以及最先进的通信技术.必须将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在模型结构上统一、兼容,实现系统间的双向互动,既能分散运行,又能自由组合.在安全性,保密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在系统群中的自由定位.使得智能电网调度能充分实现信息交互、需求交互,使得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国网GIS作为电网建设的核心和基础,通过分析智能电网现状,提出智能化、多样化的数据采集和融合方式,并介绍了数据融合原理和解决了数据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制定了具体数据融合流程实现数据可视化。文章对营配贯通的低压数据融合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刘玉奎 《科技与企业》2014,(17):335-335
信息革命发生以来,能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面对能源危机,我国在大力发展电力事业的同时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政策,因此传统的电网运行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将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电网的神经中枢,电力调度系统更应该通过科学的改革,有效的推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本文首先提出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征,其次说明智能电网的智能调度系统建设的必要性,最后指出智能调度系统面临的几个关键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维力思 《价值工程》2021,40(31):28-30
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影响到智能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本文主要阐述智能电网与电力工程技术的相观概念,探讨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推动电网质量的提升与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7.
维力思 《价值工程》2021,40(31):28-30
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影响到智能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本文主要阐述智能电网与电力工程技术的相观概念,探讨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推动电网质量的提升与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王英 《价值工程》2015,(6):45-46
通过对电能量的流向分析实现电能计量装置的在线监测。在日常工作的长期积累中,通过对大量实践数据的整理,认识到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误差充分而细致地体现在电能量的变化上。实践证明,通过监测变电站的三大平衡可以有效地对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进行远方在线监测。结合电网实际运行方式对电能量运行曲线进行分析,可以实现电能计量装置的在线监测,实现计量远传数据的精细化、实用化,为智能电网中的计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我国已经迈入智能电网全面建设时期。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继电保护的运行与维护技术是保证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当前我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和维护还处于摸索阶段,如何改进继电保护的系统维护技术已成为智能电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结构及继电保护的技术要点,重点研究了智能变电站正常运行时及异常情况下的系统维护,以期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与维护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进一步推动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配电网的自动化运行与监控体系建立是未来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及主要方向之一,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发现不同终端之间存在种类不统一等问题,进而造成了大范围的参数配置与数据协调之间的问题。文章以配网自动化终端参数统一配置方法为研究对象,旨在能够为后续的相关设计及运维提供必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